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城市猎人

中国三叶虫(整虫)大全(三叶虫图片和资料有三叶虫爱好者陆续补充中)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2-7 01:21:14 | 显示全部楼层
您很有才,很有水平。。。。。。。。。
" ?$ l: b$ D5 e, }32℃野鸽子 发表于 2010-12-26 18:46

* k* Q3 M9 _0 F7 j
$ \9 y4 ~0 n$ t  B1 P/ p2 Y- A8 t" n5 e# o& f. g1 A
    过奖了
& [5 `* K% d5 B" e比不上鸽子的小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7 09:25:21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没见多鸽子化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14 21: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0# 三叶虫 9 {$ k7 W* D- u0 }9 A4 U
+ o1 G# `4 D  S# E* Z

" V, C6 r$ s8 l* J# w) M2 o    这张图片好些地方都发,应该还有其它的好的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28 23:27: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2 23:18: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9# 城市猎人
% O1 p' O3 ?" s3 }% B% f4 L. E# Q+ Y. K

. p9 o; p4 ^7 ]6 I    这种虫在湘西是很多的,入网以来在本地找了好几个地方,目前确定了三个地方,一个就是这种张氏虫多,一个就是莱德利基虫多,还有就中节头虫多,另有球接子的地方还没机会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3 07:03:34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3 07:04:01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3 10:03:46 | 显示全部楼层
再看一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6 11:34:2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我也来顶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6 11:42:12 | 显示全部楼层
沟通虫(Ductina)( [6 {0 J2 T# x/ P6 \8 \  ~) K$ d; ]
属于已灭绝的海生节肢动物三叶虫纲。个体为长椭圆形。头部半圆形,背沟微显,向前扩展,在接近边缘处转向后伸,与后边缘沟在颊部相连。颈沟两侧呈深坑状。胸部11个胸节,尾部半圆形,尾轴锥形,在前部分节微显,后部不显。体长2.5~4.5cm,最长可达5.5cm。沟通虫以水中微生物和泥沙中的有机物为食,生活在至今约3亿8千万年以前的中泥盆世早期。
( E. X. Q/ n: s8 J7 ], e产自:广西南丹,时代:中泥盆世早期8 j2 ~4 f, V; x% @7 K; C* V
77777.jpg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6 11:46:42 | 显示全部楼层
古莱德利基 (Redlichiida)
. b/ D; e( {' `* _5 c& z莱德利基虫是三叶虫纲中的重要类目。我国此类三叶虫的种、属数量之多是世界其它地区少有的。莱德利基虫的背甲上有许多用来防御的长刺。首先是一对从头盖起延伸,向身体两侧弯曲的颊刺。其次是胸部两侧依次排列着的肋刺。虽然不是所有的莱 德利基虫都具有尾刺,但是尾刺还是莱德利基虫的重要威慑装备之一。中型古莱德利基虫具有中刺,是直立在背轴之上的一根锋利长刺这一中刺与长过其身体的颊刺相互搭配,构成了立体式的防御体系。( K, U. |4 L$ e
产地:云南澄江,时代:早至中寒武世
( L  s& d' |3 w, 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6 11:49: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6 11:53:0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古油栉虫(Palaeolenus)
6 h5 A2 ~4 ?  O7 Y4 A* E特征:头部半圆形。头鞍长方形,前端或略为扩大,头鞍沟3~4对。眼脊长而明显,与眼叶相连,后端延至头部后边缘沟。内边缘发育。固定颊宽平,活动颊窄,具有颊刺。尾部小,中轴宽,分为1~2节,肋部小,宽仅为轴部宽度的一半。
# Z2 m- Y# S8 ^0 I' b: E% s( k产地:云南澄江,年代:早寒武世中期
# A  T. k- |& E) ~% C0 o1 t' G 151.jpg 6 H$ B9 e5 p$ |; X7 `) ^

: N0 B! ?2 X8 W. P; K 152.jpg ( e2 {8 m; v$ H( M; B% r/ L
8 q* ^8 V6 E2 S3 z
153.jpg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6 11:56:16 | 显示全部楼层
云南莱德利基 (Redlichiida)
3 t9 p  N- I4 B- Q$ |莱德利基虫是三叶虫纲中的重要类目。我国此类三叶虫的种、属数量之多是世界其它地区少有的。莱德利基虫的背甲上有许多用来防御的长刺。首先是一对从头盖起延伸,向身体两侧弯曲的颊刺。其次是胸部两侧依次排列着的肋刺。虽然不是所有的莱 德利基虫都具有尾刺,但是尾刺还是莱德利基虫的重要威慑装备之一。中型古莱德利基虫具有中刺,是直立在背轴之上的一根锋利长刺这一中刺与长过其身体的颊刺相互搭配,构成了立体式的防御体系。8 t; z6 O. B9 g
产地:云南昆明,时代:早至中寒武世
. W* J. w  f/ {8 `) g/ z 154.jpg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6 12:02:32 | 显示全部楼层
毛屯虫 (Maotunia )3 T4 T& {% X8 F8 i* ^  X) L1 r
特征:此品种三叶虫为中国化石猎人唐永刚老师2007年发现,经过南古所权威三叶虫专家袁金良老师鉴定,为首次发现的此品种的完整三叶虫。其保存地层属寒武纪张夏阶,中寒武世,距今5.1亿年左右,保存精美,被誉为中国最精美的三叶虫之一,得到了广大化石爱好者者的喜爱。
# s$ l4 x% ?; }+ }5 Z4 V. Z& H% p产地:山东临沂,时代:寒武纪2 [! f9 x: k) P; M4 b' A
155.jpg / k" L2 X- K1 ?0 w( d6 D  U  z5 {
$ A! M9 U# u# \7 ^/ ^9 \
156.jpg ! M# b1 j0 J, m5 ]/ N& R: O( m- E
. `5 W1 i0 D3 S1 B# ]. w* q
158.jpg

评分

3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石器网 ( 冀ICP备10012798号-1 )

GMT+8, 2025-10-14 16:34 , Processed in 0.518286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