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者看看茶几上的石铲,眼前浮现5000年前盛大的祭祀场面,祭祀活动连续时间3天,有祭天、祭地、祭水、祭爱神等内容。祭祀那天,方圆几十公里的古人都聚集一起,带来祭祀品及可交换的工具或农产品,人们在巫师的带领下,跳起舞,唱起歌,祈求丰年与健康。晚上,挖个大坑,铺下几片石铲,在坑里点起篝火,年轻人手拉手,围着坑,跳起舞,唱起歌。如果那个姑娘看上那个小伙子,姑娘可以到小伙子身边,拉小伙子的手往林里去。野合,是祈求多子多福的行为。后世仍有野合行为,从出土的汉代石刻,可以看到野合图,但,没有祭祀场面。到清代,从春宫画里仍然看到野合这种遗风,春宫画成为母亲赠送给女孩出嫁的陪嫁品。古代年轻人的对歌习俗被传承下来,现在的对山歌,来源于此。古代的祭祀活动,具有很大的意义。首先,祭祀活动固化地域与血缘关系,部落的凝聚力得以加强;第二,提供商品交换的机会与平台,促进社会的发展;第三,为年轻人提供择偶机会与平台,人类的群婚制走向对偶婚,不同部落间的通婚得以加强。石铲的出土,它带给现代人很多信息,让现代人了解古人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习俗等。 老者放下手中的小茶杯,看看茶几上的石铲。这把石铲,古人以人体作为设计的模本,柄部像是人的头部,器形斜肩而束腰,双肩对称,有袖,肩下逐渐内收成弧形,舌部弧线柔和圆满,像是女人的裙子。这是石器艺术中的最高水平,牙璋的制作工艺大概相同,但,牙璋器形要小得多。石铲的制作工艺像一颗璀璨明珠,在历史长河中闪烁着光芒,成熟的石器制作工艺,为夏商周的玉器文明打下基础。 这把石铲与广西博物馆收藏的那把石铲尺寸差不多,大概小5cm左右,器形基本相同。可惜,这把石铲的下半身还留在广西的土里,天各一方。也许,这辈子,它们再没有见面的日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