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0-7-22 07:40:22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义初螈+ [ _/ o9 n4 F, ~* I p
) G# \0 }. l8 {) r" w
2003年3月,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特聘教授高克勤博士和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尼尔·舒宾教授对在道虎沟发现的另一种蝾螈类化石进行了合作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刊物英国《自然》杂志上,论文题为《最早的冠群蝾螈类化石》。 ! _1 c3 H7 a' l9 s; I9 N) L: `5 }8 t5 d
高克勤等把这种蝾螈命名为“天义初螈”。他们认为这种蝾螈是有尾两栖类动物中的一个原始类群,所以以“初螈”作其属名。种名天义为化石产地所在的宁城县的县城。高克勤称天义初螈是该类群已知的最早化石记录,可归入隐鳃螈科,与现生蝾螈中的大鲵,俗称“娃娃鱼”有直接的亲缘关系。现生蝾螈和青蛙一样,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而成体后在陆地上生活,用肺呼吸,这个发育变化过程叫“变态”。但是,大家并不知道古代的蝾螈是否也有这样的一个变态过程。而科学家在天义初螈化石中发现,其中只有幼态持续型的个体,没有变态型的个体。从这些保存完好的幼年和半成年的个体化石上,人们还可以清晰地分辨出包括眼睛、外腮和胃中内容物等软组织特征,甚至连它们尾部的褶皱都依稀可辨。此前,这类动物的最早化石记录是距今6000万年左右,而高克勤认为道虎沟化石产地属于中侏罗世地层,距今1.6亿年,按此,这一新发现把隐鳃螈科的起源时间推前了1亿年。但新的同位素研究直接提取化石层中的火山灰测年,得出的年龄小了许多,是大约1.32亿年,还属于白垩纪早期。看来有关年龄之争在一段时间内还会进行下去。
$ w3 z8 b( s7 }# T, o: a* g) V; Q3 y2 q
2003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专家在凌源市的热水汤,发现了与道虎沟相似的化石层位,并且也发现了蝾螈化石。王原博士鉴定后,在2004年《科学通报》上发表论文认为,这些蝾螈化石也属于天义初螈。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