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张万连的个人网站
$ U( U* T2 i* ^: ~1 H
1 I- \$ O6 _7 U3 t% y3 ~8 Z+ R7 G' o) W如果说人是猴子变来的,并没有人吃惊,可如果说人是由鱼变来的,你信吗? ' b4 M3 _$ t) d- Q
, A U; J% g1 [5 t 我们先来讲一个在古生物界广为流传的故事。) b6 w: u4 f! x, P. n
! O3 s( m4 r& e8 f 1938年12月22日,在南非小镇东伦敦海港一条叫“阿里斯蒂”号的渔船上,一位在当地博物馆工作的年轻女孩拉蒂迈仔细地挑选着海洋生物标本。突然她眼睛一亮,一个20世纪生物学上最富有传奇色彩的海洋探险故事拉开了序幕。
: J L$ Y# \' U2 l: t6 i0 G r
6 f# o& m. p, C3 \1 L9 F5 S 让拉蒂迈小姐兴奋的是一条全身闪耀着逼人蓝光的怪鱼。与所有现存的鱼类不同,这条鱼身上覆盖着坚硬的鳞片,它的鳍变得似腿非腿似臂非臂,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陆生脊椎动物的四肢。拉蒂迈把鱼运回了博物馆,让人鉴定,可谁都不认识,博物馆鱼类学家史密斯博士又恰巧外出度假。圣诞节前夕的南非,天气炎热、潮湿,鱼身美丽的蓝色开始褪成褐色,如何保存这条怪鱼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镇上只有太平间和食物冷冻库具有足以容纳这条1.5米长、58公斤重的大鱼的冷藏设备。在请求帮助都遭到婉言拒绝后,拉蒂迈找来了少许福尔马林,用它把报纸浸湿后包裹鱼身,以延缓鱼体的变质。
: z1 B% Y$ Y. a4 K* J
# q" W% ^; G- `0 p; q/ O 12天以后,拉蒂迈的信终于到了史密斯的手里。透过拉蒂迈所画的粗略素描,史密斯一眼就认出,这是一类生活在远古时代的鱼类——空棘鱼,人们认为这种鱼在大约6500万年前就同恐龙一起灭绝了,人们对它们的了解仅限于化石了。史密斯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判断,立即拍电报给拉蒂迈,让她精心保管标本。遗憾的是,史密斯担心的最坏情况已经发生了,蓝色的怪鱼已成为一具剥制标本,只保留下来皮肤和内部骨骼,而内部器官和组织都作为垃圾倾入印度洋中去了。
) \1 E& S, v4 Z1 u1 g
- j# u/ L8 @$ @1 ?( c p+ }; x 这条鱼被史密斯教授命名为拉蒂迈鱼。此后,史密斯夫妇用了14年的时间,走访了非洲东海岸所有的小渔村,贴了无数画着拉蒂迈鱼的招贴画,悬赏100英镑,寻找第二条拉蒂迈鱼。直到1952年,也是一个圣诞节的前夕,拉蒂迈鱼在科摩罗群岛终于再次现身。为了尽快获得这条鱼,史密斯甚至惊动了南非总理。南非总理立即下令派军舰和军用直升机取回这条鱼。当载着拉蒂迈鱼的直升机降落在南非首府开普敦机场的时候,南非总理亲自赴机场迎接。他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噢,我们的祖先原来就是这个样子啊!”( I: `( B4 T, o- }
" U3 O. y) w; L6 @3 L: I
鱼类是怎样从水中登上陆地的?它们是怎样变成包括我们人类在内的四足动物的?这是古生物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人们从拉蒂迈鱼身上看到了4亿年前的鱼类在向陆地进军所作出的准备。
0 c) F8 O$ ?* j1 I& {2 D, x
, l1 ^7 k$ M* n b* q% I( a5 g p9 m 在大约3.6亿年前,一群勇敢的鱼终于爬上了陆地。它们学会了用肺呼吸,鳍也变成了四肢。它们具有既能在水中栖息又能在陆地上栖息的两种生活特性,所以人们称它们为两栖类。两栖类的出现是鱼类登上陆地的第一步,是脊椎动物在进化过程中的一个巨大的转折和革命性的飞跃,具有划时代的不可估量的重大意义。所以古生物界非常重视两栖类的研究发现。/ P9 x8 P4 Y) {( h# O, h
; A. _* f7 c1 o9 [+ l9 C: M2 E& P7 `1 j 两栖类分有尾两栖类、无尾两栖类和无足两栖类。其中有尾两栖类俗称蝾螈类,无尾两栖类俗称蛙类。辽西一带曾发现了包括三燕丽蟾、葛氏辽蟾、北票中蟾3属3种无尾两栖类化石,同时发现了3属4 种蝾螈类化石。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