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划分新旧石器人类历史还应参考的几个标准:
3 ^/ E4 C) q; I) ` o- e6 W. _
5 V5 e& ?$ e& k" b1 }' S 划分人类历史以石器为标准是最次、最小、最片面的标准。即是以考古发现的石器为标准,而考古未被发现的木器、土窑洞等,这些远古时代的确存在,现无论从各方面推证是客观事实的,却视而不见。这也是导致人类起源论、文明观混乱、片面的重要原因之一。: a4 ^/ ~2 f5 W# q; b( `
" {) |8 R2 [" @3 H 我们是否深入地想过,在石器时代人类“穴居”的年代,人类居住的山洞,有几个是人工挖凿的,天然石洞有多少有多大可容纳众多的人类居住,石洞是否在水源附近。严格的说,人类是伴着木器进化而来的,进一步说,没有木器就没有人类的进化,人类的文明,无论是保存火种、人工取火、狩猎、建房、取暖、熟食,以至建造金字塔,无一不与木器有关。而木器的可燃性,易毁性,使人类历史学家忽视了它的存在,等等。所以,划分古人类历史不能单一用石器作标准。笔者认为划分人类历史,应综合参考以下标准:$ ^' M: h) t- T* E$ E/ C
; k m5 U; v6 @# {5 x! ~( z' d8 q6 E (一)近水源时期与远水源时期
' O& p+ C @% `- B' S: ]) u) Q0 T/ Q q3 y) d8 `
远古人类几乎每天都生活在水源附近。狩猎、游牧远涉他方,要有相应的容器盛水,而容器的大小,又取决于运输工具,离水源生活近远,标志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如现在的航天飞机上的宇航员在太空生活,是最远水源的时代。
6 X2 S0 y$ g9 L# h% ^; P B
& E8 u& C0 ^4 c$ x" \4 b$ [6 O 古文明均产生于水源边,之后人类才以高原的人工池泊、水井为水源,以此定居、农耕、游牧。这都说明水源的重要性。利用天然水源与人工开凿水源,是近水源时期与远水源时期的分界线。" d' ^# O$ Y" a" ]
3 a6 ~3 L. V' W7 v% \
(二)旧木器时期与新木器时期
$ x8 ?( x2 `4 P* N [8 a" A5 Q7 g. U' e j/ Q% C. l
旧木器时期可使为人类对野果的食用,以木棒对野兽、利用木棒挖凿洞穴,利用木柴保存火种、取暖、熟食等时期。新木器时期即用木器为原料人工取火或种植,建房等时期。
* T# T* Y7 l+ C6 _( Q& S5 [$ C5 k8 _) V h& l0 w% f
(三)旧火时期与新火时期
: @6 ]% S: y) t. c
) G+ ~9 z) W9 ?: M 旧火时期可视为人类只会利用天然火来保存火种。新火时期可视为人工以各种方式取火,且或利用煤炭作燃料。
! g9 f2 F# E- G3 l+ U
! i$ a* |5 O; k) W& q (四)近热、温带时期与远热、温带时期4 W7 c( V: R6 M d
5 W, B% q1 Q: v# `. ?, W; z) M0 P 人类最大的特点是没有可御寒的体毛,古人类只能在热、温带生存,人类能否在零下10度渡过寒冷的冬天,是这两个时期的分界线。能够在低寒带生存,标志着人类居住、御寒的技术提高。! z% H j; M6 f
7 P1 ~; t+ I8 Z* i$ F! ~9 g) Z! y
(五)旧冶炼时期与新冶炼时期
" x& R4 T8 G, n0 b) u* G/ C2 x( U) `
土陶器的烧制可称为旧时期,青铜器冶炼可视为新时期,陶器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对水的保存与扩大利用,铜器的出现,使人类对矿石有了新的认识,锋利的铜刀等武器出现,使人类有了对付猛兽,征服同类的物质基础。
n _3 s1 d+ {' Q6 K, W9 y
x- s) q2 ^/ ^4 B1 C6 ^ (六)食物采集时期与食物生产时期
; w, o1 g# x( `1 Y. v' L& X& [6 M) l) c' e
狩猎与采集野果为食物采集时代,游牧、农耕为食物生产时期。狩猎、游牧、农耕三者互相影响。农耕范围的不断扩大,标志着游牧和狩猎范围的缩小。
5 ]- p J( d+ K
4 m4 t$ i7 _+ d7 M (七)旧居住时期与新居住时期
9 E9 H$ g. N2 M( R+ ~0 `3 w: S% y; J% v3 _, z" e
旧居住时期就是人类利用天然洞穴或建造简陋的草、木、石房时期。新居住时期即人类可以人工挖洞,建造较好的草、木、石房。居住环境对人类的生存繁衍,人类文明的产生、发展传播,意义十分重大。人类无体毛的特殊体质,使人类从古至今一直追求良好的居住环境。任何动物的生存,除自身占有一个空间外,第二个空间(区域)就是休息、生育的栖所。第三个空间是觅食的活动区域,这些区域的优劣、大小决定其生存、兴衰之命运。人类也不例外。利用天然洞穴与人类能否建造成片居所以保证大规模农耕生活,是这两个时期的分界线。
/ X0 e! o* P# R" n: ~1 M8 |3 l( a
) W( [+ Y W0 l. b" K: i" x% } (八)新旧石器时期与金石并用时期
' J* F6 P' a; {2 y& ^9 F" k' V
% Z. o: Y8 L3 ]8 @% l- F 这两个时期是我们比较熟悉的,虽然石器不如木器轻便多用、但其特殊作用是可以保存几十万年,有利于考古研究。铜器的出现具有划时代意义,又使人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 L. F V& H0 d/ F* I: L- x3 D
% G9 a5 F; S* d# u 以上八项标准,各自的作用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大小不一。任何一个旧时期进入一个新时期,都标志着文明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所以划分人类历史应综合各种标准,不能单一的以某一类器物为标准。7 Y& x; p2 O- ]' @# ^! |
6 a, ?7 h5 w# p( _% T- l5 r
四、从火或青铜的出现探寻现代人类起源地3 t9 P8 D1 R! F6 W5 c
* P, T3 _' w6 `. ? 在古人类不会利用天然火的时期,人类的无体毛之特殊体质,表明其只能生活在热带、亚热带或温带的夏季。人群的规模不会很大,从人的牙齿上看人非食肉动物,人以采集野果、昆虫为生,茹毛饮血的时代几乎不存在。狩猎活动应是从人类会利用火的时期开始。因此,人类在无火的旧石器时代,移动采集野果、昆虫生活,不会产生太大的人群,人群太大食物没有保障。随着火与铜的出现,人群规模不断增大,人类的文明产生有了一定的基础。3 v# m8 {) x& o) ?, Q% ], H
8 S8 i% W7 f- L4 m/ g4 I D1 V: G
从人类用火取暖观点看,越炎热的地区,人类对火的需求越不强烈,故对天然火的利用及人工取火产生,距寒带愈近,可能性愈大。但人工取火产生于寒带几乎不可能,因为彼时的人类不能在寒带生存。故人工取火最大可能性是人类在温带冬季时因取暖利用天火,产生人工取火。) L+ f- l4 C4 c+ d
+ J9 R B5 C5 ?. x* c" x
人类从利用天然火,保存火种发展到人工取火究竟跨越了多少万年,我们现在难以定论,但50万年前的北京猿人洞穴内有用火的遗迹。一万八千年前的山顶洞人会人工取火。在七万年前消失的尼安德特人也会人工取火。在十万至二十万年前,尼安德特人的足迹遍及亚、非、欧、美地区,在中国南方,也曾发现过尼安德特人的遗骸。何时起尼安德特人会人工取火呢?我们可设定为二十万年前后。7 |+ z& W% _ U' e8 q
: ]! C( }& _0 _% Q* u 人工取火是人类进化中最具有质的飞跃。推证人工取火年代意义十分重大,究竟是何种人在何处发明了人工取火,这应是现代人类起源及文明产生的关键环节。用自身器官使用工具及靠近火源取暖是许多动物都有的本能,但人工取火使人类彻底地与其他动物分开,具有划时代意义。
1 E, W+ i7 I/ y' ^ U) R( b& F6 F3 `& l7 g( q$ X
现代的基因科学依四色人种已知的线粒体DNA突变速度研究证明推算各色人类的共同先祖生活年代在距今14万—29万年,平均为20万年前后。现代各色人种及可能产生于那个时期已掌握人工取火的先祖群体,因此,结合考古发现的尼安德特人,我们设定人类会人工取火的年代在20万年前后。) p! l, U: N4 v
0 e1 e% N l6 J$ l7 }, s# L- ?/ b 那时这群先祖住在何处?在20万年内如何生存、繁衍,度过漫长的冰期发展到现在?首先一点,离不开火,没有火,生活在寒、温带的人类在漫长的冰期里,是难以存活的,故我们应首先从火的利用论证现代人类起源。0 l* {( z6 ?7 z+ W a3 i
& a3 m/ s6 V( W8 p B7 j) Q5 r) c 从利用火、保存火到人工取火,人类可能经历了几十万年,在利用火的过程中,产生人工取火,农牧生产,使人类由食物的采集者变成食物的生产者,进入文明时代。
3 B7 P9 _5 I* m% [0 X8 R$ Z; q5 R( X; J
在几十万的利用天然火,保存天然火的漫长历史中,人类为了度过漫长的温带冬季,肯定会无止境的滥伐木材,以保证火种延续,保障取暖、熟食,所以凡能用作燃料的树木,都会被人类无情地摧毁。特别是冬季的火源会将万顷森林化为乌有,使之成为荒漠、戈壁。热带草原也会成为沙漠。曾经是草原的撒哈拉沙漠和曾经是森林的塔克拉玛干就是明证。被毁掉的草原、森林由于地理、地质、气候等原因无法成为耕地,使人类不能从食物的采集者变成生产者,失去了植被就失去了野果、野兽,人类只得再去寻找植物再去烧林取暖。
% f' m- N" a& M i% E3 [# ] P0 q; N
5 T; m3 C- |0 h: ^ 几百万年前的黄土高原上植物茂盛、物产丰富,而如今黄土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整个高原黄秃秃一片。其地层内有大火烧焦的土层,说明也曾遭过大火的浩劫。但由于黄土的特性,高原未变成沙漠,黄河与黄土高原又塑造出华北平原,平原又成为草原牧场、农耕良田,同时高原已可发展农耕、牧业,这一特性也是全球绝无仅有的。这一特性使此区域的火从50万年前至今就没有熄灭过。7 ~( I% i% G5 m! U4 K! ^+ V: i
) ^. q' i7 S3 r u D7 X 自从人类掌握了人工取火技术后,一部分人类持火种可以走向低温带甚至寒带。北京人、山顶洞人、尼安德特人的火无一不是在低温带发现。火的发展表明人类可以顺水源成群的走向寒带或热带狩猎、游牧、农耕。
( Y" ^3 N4 Q! i7 l, y2 W$ x8 }+ ^% Q0 N/ W+ E @
有了人工取火技术,持火种的人类可以征服植物,战胜严寒,走遍全球大陆有水源的各个地区,但是却难以在低寒带或热带发展农业。持火种的人类可以使同类(可能被称作野人的未掌握火技术的人类)逃离原住地、或者同化同类,但难以消灭同类。同时,更不能征服猛兽,仍需与猛兽作顽强的抗争。猛兽仍是人类的主要天敌。而人类的近亲(或远亲)—猿类的生存也受到威胁,由于人类对火的扩大利用,使其他不会用火的人类及其它动物的生存、发展的区域进一步缩小。6 o1 O6 D6 h1 P6 X$ Y! M
$ e1 [1 ]$ [' h* z9 N
当某一区域的人类造出铜器并会驯兽、种植时,动物界、植物界又发生了新的变化。一手持火,一手持刀的人类在地球上所向无敌,更加大胆地走向全球。火毁的土地上可以发展农耕,可以去茫茫的草原上放牧,去原始森林狩猎、征服猛兽,以至在资源枯竭时,残杀猿类或落后的同类,以保证其生存、发展。现考古发现众多的猿、原始人后代在哪里呢?是自行消亡了吗?北京猿人头骨上均有打击伤痕,难道是别的动物所为吗?我们只能从达尔文的进化论中寻找答案。; E/ t3 m7 c# i% [* ^7 O
' ?) P5 m k# b& ^7 o) B 黄河地区出现的青铜炼技术在全球遥遥领先(摘自《全球通史》语),青铜器的出现表明煤的发现与利用,使燃料从地上发展到地下。虽然会人工取火的尼安德特人消失了,但黄河地区的火却一直未灭,且越烧越旺。“火”又象征着光明,没有火产生的明,也就不会产生所谓的文,“文明”是以明为前提、为基础。文明之一的明在黄河地区,历史十分悠久。现黄河区域内山西芮城西候渡遗址发现最早人类用火遗迹,以及黄河地区内考古发现的陕西大荔人、山西许家窑人均为20万年—10万年前的早期智人。晚期智人(距今10万——1万年间)的柳江人和山顶洞人(形成中的黄种人)均在这火的周边,这一切均说明此区域火源、人种及产生的青铜器具有古老性与连续性,是世界其他地区不可比拟的。以此佐证黄河谷地是现代人类主要发源地。 |
评分
-
7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