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124|回复: 17

瓷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9 23:35: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hank 于 2010-8-9 23:37 编辑   e" l; q) o, t! a

  A) f( ^! U- I不久前讨论过陶币。很巧的是笔者近日收藏到十几枚“瓷币”(1821-1875年间)。9 N3 U; D' K( x/ m
查了手头的藏书,只见汉代有过瓷币的纪录(见附图),网上亦有出售汉瓷币的消息。5 Y1 L7 s( |; U5 V& X. X* @
除此外,笔者还没有其它朝代的瓷币资料,希望有网友提供相关信息。
! d, y- r  _( W0 N2009年广东博物馆曾展览过一些“猪仔钱”据说很希罕,(摘要后附),和笔者新收藏到的瓷币极其相似。“亚洲钱币”上有相同意见的文章,都说是猪仔钱,但该刊物的一位资深藏家有不同意见,认为是赌场用币。本人认为设置这种“代用券”,只限制于公司内部流通(购物,赌博)这点就已构成剥削行为。

猪仔钱——华工血泪史的见证

白芳

《中国钱币》2008年第1期

' K( ^0 s* ]% ?% `
在百万海外移民的历史中,最为悲惨、辛酸的一页莫过于鸦片战争以后的“猪仔”贩运。“猪仔”又作“猪崽”,是广东方言,指被掠卖的华工。囚禁华工的地方,称“猪仔馆”,运载掠卖华工的船只被称为“猪仔船”。华工们在号称“浮动地狱”的“猪仔船”上遭受囚禁并随时受到死亡的威胁。历尽苦难折磨,被贩卖到东南亚、美洲、南非和澳洲等地作苦力。这些华工为西方殖民者垦荒、开矿、修筑铁路,他们吃苦耐劳,却饱受歧视与压迫,地位等同奴隶。雇主付给华工低廉的工资多以物品代替现款,有时也支付“猪仔钱”,但这种钱币并非实用货币,它只能在雇主的种植园或矿山企业中流通。“猪仔钱”在国内甚为罕见,广东省博物馆珍藏的五枚“猪仔钱”,是本馆华侨后裔杨豪先生从菲律宾带回的,它们见证着南洋华工辛酸血泪的历史。

这五枚钱,均为瓷质,通体施白釉,底部为素胎,在浅浮雕纹饰之上涂有薄厚不均的蓝釉。五枚钱有两种形制:一种是圆形的,有三枚,正面中浅浮雕有龟、鹿、鱼三种纹饰,背面刻八卦纹一周,中央印一“钱”字(封二上);另一类是不规则形的,钱币按照纹饰本身形状烧制而成,共两枚。一枚为蝴蝶形,一枚为宝瓶形,其背部铭刻有“秘钱”二字(插一上)。这种瓷质的钱”是种植园内流通的代用货币,它通用在该种植园内的一切交易中。不同厂矿流通不同质地的“猪仔钱”,如种植园用瓷钱,锡矿用锡片,①糖厂用银纸,②它们都起到代替货币的作用。

东汉原始瓷币.jpg
0081.jpg
0276.jpg
Gambtoken.jpg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0-8-10 00:04:39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HANK这里见到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10 00:26: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赞古
& Z( W6 p8 p* R) g* z, k# ^6 z& H5 |3 I8 V

0 @2 m) ?! n8 |2 l$ E  h1 d早在这登陆了,老朋友!: d* A# {& y" P
谢你多次给我加分。" K. Y* T0 w3 p
晶体恐龙蛋找到没有?
" Z2 P, Z- @% q! F2 [/ E5 k还是想听你对我发给你的海贝图片的评论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0 00:37:4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资料啊,这个必须顶。学习了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10 03: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瓷钱正反面
IMG_1205.JPG
IMG_1212.JPG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0 06:32: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久前讨论过陶币。很巧的是笔者近日收藏到十几枚“瓷币”(1821-1875年间)。6 P, J  N2 u8 k- ?) K
查了手头的藏书,只见汉代有 ...
# Z% P' @" Z+ ]% u! ~: [hank 发表于 2010-8-9 23:35

5 a' ^6 ?) h. L) W8 U但这种钱币并非实用货币,它只能在雇主的种植园或矿山企业中流通。“猪仔钱”在国内甚为罕见,广东省博物馆珍藏的五枚“猪仔钱”,是本馆华侨后裔杨豪先生从菲律宾带回的,它们见证着南洋华工辛酸血泪的历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0 10:02: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hank
. S' d; S+ n& k& ?! p. e
2 @2 l( l* x% n9 t# D2 n
3 Q$ P% j+ J$ [8 j2 l    猪仔钱肯定比较稀少,应该是当年回归华侨带回来的,见证了当年许多风雨创伤,世态炎凉~~
  d# C1 f" k+ Y1 S, E! U$ \在那里发的海胆很漂亮~~叫人爱不释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0 10:51:1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0 11:15:05 | 显示全部楼层
坐个板凳学习一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11 00: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高地 #7 赞古:
. G2 L2 E" C8 n8 P( `$ h- R谢回应!
; ~; f& `  j; Q4 o" n" Z
" L  p( n* W" z! D- c“猪仔钱”在国内在少见的原因是这种“钱”只在南洋一带橡胶园内部流通。当地政府允许发行的年限,根据该地历史文献说是起于1821,而终于1870年,到现在也已百把年头了,当年可能有不少,由于其价值低,做工粗,现今的存世量不会大。但从上世纪80年代,由于其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逐渐引起藏家的瞩目,英国伦敦博物馆也有过专展,一些历史上有名的大橡胶园的单枚瓷币竞有拍卖到100欧元的高价。如果到缅甸或马来亚旅游,也会有机会在地摊上见到类似瓷币,但很多是旧青花碗底的残片磨成,近年也出现新烧制的,很易上当。有一些祖上传下的是真货,但个个都雷同,属于统货,此类瓷币有过93枚被拍卖200欧元的纪录。在国际市场,类似的瓷币被称为暹罗“赌币”。5 z: J, e: ~% N
世界钱币史一书上提到三种瓷币,其一是古埃及的瓷币,其二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德国地方城市铸用过一种红色的瓷币,很精致,其三就是这里说的“赌币”了。其实还有更多的国家流通过瓷币,笔者找到过日本,英国用过瓷币的史迹。
100EUR.jpg
Company Kyowashinkou Porcelain Co in Kyoto and Seto Co..jpg
Germany Porcelain Notgeld Sachsen 1 Mark 1921.jpg
Mine2.jpg
Mine.jpg
porcelain piece from Leipzig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12 23:06: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ank 于 2010-8-12 23:27 编辑 ; P3 J+ n1 T8 i! A" I

* C% P0 }6 _* }7 b% T! o关于“猪仔钱”的种种:# F$ ~+ |; B  u, O  O9 Z$ ^) j
1)瓷币上的币值,既有用中文记值的,也有用泰文记值的。中文的有:钱,方,宋派等。方和宋派是南洋本地货币的汉语音:“钱”(Salung)、“方”(Fuang)、“宋派”(Song Phai)、“派”(Phai)。也有使用“分”(银元的1/100,相当于1/10钱)、“文”(中国制钱1文,相当于1/100钱)、“巴”(海贝,相当于1/1600钱)来标记的。汕头是此种瓷币的主要产地。* D/ M% P: M2 {6 L. E" M
2)瓷币另面是图案或中文如:安顺,华源,利发,源盛发,美利公司,丰利公司。大都是种植场的名字符号,这些种植场大多由某姓某地(如闽,潮,客家帮等)的华人会党管理,有时称会馆,对外又称公司。有篇论文讲得比较深透,摘要点如下:  歷史上華南暨南洋地方性語言中,「公司」含義具有許多方面,與今天大不相同。公司是政治性、社會性、經濟性、文化性的組織結社,如在檳城的福建漳州海澄三都新江社的「龍山堂邱『公司』」,有神秘私人會黨的「公司」;有前往南洋殖民地荒疆從事生產、拓墾、經營的礦山與種植園苦力勞工,組成在生產、再生產事務上自治、互助之「公司」;有在華南與南洋海域間從事遠洋貿易的海商海事「公司」;有超越地緣村社、家庭、宗族樊籬,而為喪葬互助事宜結合的義山「公司」;有承包地方煙、賭、酒等嗜癮性消費之事業稅餉的“餉碼承包公司”。  , a" O" u- d( H% u
3)“卖猪仔”的历史:中国人向南洋迁徙,明朝初年业已兴盛,此后络绎不绝。李汝珍的“镜花缘”一书里就用文学的形式讲过明代的海外移民现象。清代,在1760年(乾隆二十五年)至1820年(嘉庆二十五年)的六十年间,每年进入西加里曼丹的就在三千人以上。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初,清朝政府同英、法等国订约,允许华工出洋,及至1893年(光绪十九年)清政府宣布废除海禁旧规,出国的人员骤增,纷纷进入美洲、非洲、澳洲,南洋,到1890年(光绪二十六年)在南洋华人已有300万。
# E1 r+ n9 ^0 e8 f- \+ G. u而在清政府宣布废除海禁旧规之前,华工输出是非法的。1814年英美废除(黑)奴隶贩卖法,南洋一带就开始了由华人黑社会组织的劳力卖买现象,这是继非洲黑奴后又一次残酷血腥的劳工贩卖。猪仔具有一拐二卖为奴的特点。猪仔被拐骗或绑架而来,又被当作牲畜一样贩卖,成为西方殖民制度下的契约奴隶。这种奴隶被蒙蔽在一定契约形式下,名义他们是雇主与雇员的关系,实际上是主人与奴隶的关系。“猪仔钱”由1821年开始合法发行到1875年被叫停,也正就反映了这段历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南方古猿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0-8-13 14:54:0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3 16:37: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高地 #7 赞古:7 L# ~. u% s6 x0 W. f
谢回应! 4 M6 @# \% k# E$ @8 I
7 Z5 f) }+ n  L6 Z3 y2 q
“猪仔钱”在国内在少见的原因是这种“钱”只在南洋一带橡胶园内部流通 ...- j3 m5 i& X5 O: w4 P
hank 发表于 2010-8-11 00:22
好字,欣赏~
9 m$ l/ W+ I$ k: H) M9 y  g5 b5 @4 c# Y- B) X

5 P3 p. g8 G  B* `* L5 ]/ r3 j$ B
" H& B, r5 w2 t$ u! U+ J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13 21:49: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3# 高地
0 p% T5 x: H2 L: f* d, _4 k) W# G1 P% f0 c) Q/ G
谢!但从没见过钱字的这种写法,猜想是海外不规范的中文。! r% \  L4 Z* d3 v* d( F
但大多数的瓷钱由汕头一带制作,应该不会这样。
7 B8 |8 n( q7 S从青料发色又能看出什么?
IMG_1205.JPG
0081.jpg
100EUR.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1 20:5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品种 顶下  我说下1图的主要还算在代用币.在我国过去的一些钱庄 赌坊 妓院等都有代用币的材质有铜铁 竹木等材料.东北的陶币是政府发行的具有流通性最起码在当地在那里都可以兑现的.然而代用币限定了他的流通性,就象某公司的餐票只能在他的餐厅去用 出了公司就没用了.这种代用币还是有收藏价值的我在日本网站见过一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石器网 ( 冀ICP备10012798号-1 )

GMT+8, 2025-11-26 14:54 , Processed in 0.108835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