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748|回复: 30

❤❤中国三叶虫大全❤❤大家一起补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14 15: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帖子是中国三叶虫大全,大家一起完成
 楼主| 发表于 2010-8-14 15:23: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阿牛飞刀 于 2010-8-14 15:37 编辑 / ?3 f- c) C/ a0 t' o

+ Z: Q: W8 O1 ]5 C: |5 Q1 @                                                王冠虫
# g2 w  Y% ^4 [/ j) R; [6 d- u! ]/ T" k

6 s: o5 f' h& d% {, E/ `
" S1 f  J0 ?' }! E7 G6 ^2 z  古无脊椎动物。三叶虫纲的一属。头部边缘有一列突起的小瘤,状似王冠,故名。尾部中轴分节较两旁肋叶分节数目多,完整虫长3-6cm。我国南部志留纪地层中最多,日本也有发现。
' U; h' X0 P2 E9 y0 O0 d/ r5 @5 \% I/ T% {& E; X+ a
  补充
* t& W+ K- r) i1 O
6 P& C. V5 B, A  A8 K/ Z/ ~, N/ l/ S/ F  王冠虫(coronocephalus)完整虫体长3~6cm,头甲三角形,具三个呈“品”字形排列的半球形突起,遍布粗瘤。主产川南、黔北、鄂西,皖南也有产出。时代属中志留纪。5 k6 ~) w5 Y$ Y$ t2 V

2 Z7 i4 J5 p& k$ c: Q$ B% [, e1 ]- P) i
( b# {& P6 J4 G) ^+ b; g

' }$ n7 ~. o" d4 h. J
- m4 n1 K1 O5 q" }- T3 R! L7 K5 a
* b. F. ~3 G4 c(摘自老左的帖子)
4 R& ~( b  w0 P6 A2 [6 W5 Y$ 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14 15:24:27 | 显示全部楼层
                                                                沟通虫 $ Z& M0 x4 h- s3 S5 i
  沟通虫(Ductina)属于已灭绝的海生节肢动物三叶虫纲。个体为长椭圆形。头部半圆形,背沟微显,向前扩展,在接近边缘处转向后伸,与后边缘沟在颊部相连。颈沟两侧呈深坑状。胸部11个胸节,尾部半圆形,尾轴锥形,在前部分节微显,后部不显。体长2.5~4.5cm,最长可达5.5cm。沟通虫以水中微生物和泥沙中的有机物为食,生活在至今约3亿8千万年以前的中泥盆世早期。- b3 ~0 x8 X: P: g. R  h/ I

+ q6 b: C0 ^  x5 N% K3 @" k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14 15:29: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阿牛飞刀 于 2010-8-14 15:31 编辑 ; N3 x+ a( I, W3 ?; |3 r! W; B
5 r; V, S* }3 Y* _
莱德利基虫
: l- d. r( X' R( K. z7 u3 n6 {" ?% n. Q. l
* }5 u$ x; P3 ?  莱德利基虫 Redlichiida * |) b) A: _8 Y4 @% |7 K3 V* l0 {
  分类:节肢动物门→三叶虫纲→莱得利基虫目 8 w0 _4 r3 Y/ G+ y
  时代:早寒武世至中寒武世
6 M( H1 W8 X; c  莱德利基虫是三叶虫纲中的重要类目。它们是典型的东方动物群,我国此类三叶虫的种、属,数量之多是世界其它地区少有的。与大多数三叶虫一样,莱德利基虫主要以海藻等低等植物,或以小动物和动物的尸体为食。平时以其扁平的身体配合成对附肢贴伏海底向前爬行,在岩层面上能够找到它们卧痕、爬痕,以及借助海流作用侧向移动的痕迹。 + _; `6 ^7 w+ d- p; g
  莱德利基虫的背甲上还有许多长刺。莱德利基虫从头部起开始装备长刺,首先是一对从头盖起延伸,向身体两侧呈弧形弯曲的颊刺。其次是胸部两侧各肋节末端都依次排列着的肋刺,肋刺的多少与该种莱德利基虫的胸节数相等。虽然不是所有的莱德利基虫都具有尾刺,但是尾刺还是莱德利基虫的重要威慑装备之一。不同种属的莱德利基虫,还有一些不同的针刺结构。如中型古莱德利基虫就具有中刺,是从其第9节胸节处长出,直立背轴之上的一根锋利长刺,这一中刺与长过其身体的颊刺相互搭配,构成了立体式的防御体系。
7 `% z" I6 J, y, s4 A' U+ _; o
" ^' J1 B8 h: l. L6 {
. Q/ H/ \# f5 r1 ?4 _& H3 k/ J% A9 ^
ac2fc3c4db4ab8d839db4980[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14 15:35: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阿牛飞刀 于 2010-8-14 15:37 编辑   N9 m- s2 E% k3 O' I- m: g" a$ H/ O
& K$ G9 e" r) t) x+ z
古油栉虫属
" g" R' e7 @3 G8 r/ h7 ?6 b  分类地位:古油栉虫属(Palaeolenus)是节肢动物门三叶虫纲莱得利基虫目的一属。
6 s; T1 F/ _: k6 U% i+ m* p5 j! Y3 \  Q' ?* R
  化石分布:早寒武世中期,中国及欧洲南部。中国主要产于南方下寒武统中部。
- i( o* t' B) m( m; ~; k6 X& K2 w$ G# F# \0 d6 s+ k' D. q9 ^
  形态特征:头部半圆形。头鞍长方形,前端或略为扩大,头鞍沟3~4对。眼脊长而明显,与眼叶相连,后端延至头部后边缘沟。内边缘发育。固定颊宽平,活动颊窄,具有颊刺。尾部小,中轴宽,分为1~2节,肋部小,宽仅为轴部宽度的一半2 q7 D/ \% q) ~9 E
2 S( ~1 P* H  I" F! L6 x
; }1 a5 T& h( p4 B$ e$ e/ T

0 R; Z0 }" O) ~& U  }3 C" q
8 K9 [) |7 f" R, q3 ]6 ?' t1 f) r) f( E$ H, d& V7 N

7 d/ @5 t1 C+ x# r; M/ A% d' x: _. p, x% W9 J6 `3 v
6 x; I: A/ s. a8 N6 e

2 o$ \2 S6 B' R4 m& J' s9 w+ c4 h2 M, V* s8 S

: e6 g( h: W: z4 H(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14 15:37:2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慢慢添加我有事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4 16:02: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阿牛飞刀
+ w. D7 J: G  G' N( O- q
- r* ^; e' z: C3 N( S4 X: Q/ M0 U" e1 ~+ l! ^3 V- E
    东西是阿牛的嘛!很好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14 17: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 忘时 * s; x2 W+ j- B( P5 s" W
& F! K1 \3 o) _1 g7 `
- m* g$ S8 ^9 j, T- Z$ A
不好意思我的东西拿不出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4 18:37:3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 阿牛飞刀 , S' Q6 H  a6 P1 p" [8 H
* s- _* ~3 L8 B$ W7 n
; d& P1 G: |# S& ?. t! I
    慢慢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14 19:59:5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的,谢谢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14 21: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 忘时
$ q. l& A: w8 c
, e# D& n$ ~5 h$ ?$ S0 C
6 O8 f' ~; K$ u5 t2 V    好的,谢谢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14 21:4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德氏虫
4 M  ]) m' h! p5 v" g  三叶虫纲、褶颊虫目的一属。头部宽,头鞍长,头鞍沟短。固定颊宽,眼叶位于头鞍中部相对位置,眼脊狭。外边缘宽而凸出,无内边缘。面线前支作弧形切于前缘;后支向后斜伸。颊刺由间颊角前方伸出。尾部呈半圆形;中轴向后徐徐收缩。肋沟深,各肋节向后伸出长短不等的侧刺。壳面具疣点。中寒武世晚期及晚寒武世早期。中国主要产于北方中寒武统上部张夏组和上寒武统下部崮山组。, U# ?; U5 Z! k! S3 `/ F4 [
2 }) T" q" y0 s6 O& f* P

/ e; J9 Q$ W- u: V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14 21:42:16 | 显示全部楼层
彗星虫
& }: I/ Z# }/ _4 w& b2 m# W3 R. {/ i& V$ e
  彗星虫
  @7 e9 t: ~4 L! J  拉丁文名:Encrinurus[en--kri-noor-uhs]
% P% _2 c7 B* c  分类:三叶虫纲,镜眼虫目,彗星虫科
+ P% z+ I4 n. L  生存年代:4.39亿年至4.1亿年前(奥陶纪到泥盆纪)
  n8 R1 O/ h* J  生存地点:世界各地 $ u, K- d" z' I
  名称含义:“海百合尾巴”,因为它的尾部像另一种叫做海百合的动物。   C2 g  Z) K4 h/ M3 B0 I- Q
  简介:这种三叶虫体长约5厘米,头大,过着底栖生活,结构特殊之处在于其眼睛长在肉茎上
( N3 ?2 x. Q5 H; ]3 q) D6 K% G( [2 r, T

' i( r; |) O+ b) U- d/ ]* V
1 z( d! m. ^) ?; B( Y, F/ A, s$ i% Y6 n" R2 b$ {4 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14 21:44:36 | 显示全部楼层
[size=100%][size=100%]Eoredlichia[size=100%][size=100%] 始莱得利基虫属
* z) V* x7 z% E+ U1 d9 @
' D$ }, K- R2 R! c
) ^, u5 E. N2 w1 C9 ^2 T

  j2 ?% @! T. ^* k! J4 T$ l

[size=100%][size=100%]~~ 简介~~

[size=100%][size=100%]* 始莱得利基虫属
% N$ Y1 F$ U. P& Q- O
[size=100%][size=100%]头鞍部位向前逐渐变小;有三对头鞍沟,后两对长而深,从基部向后倾斜,最前一对浅而窄,不显著;头鞍前叶很圆;固定颊窄,活动颊宽大,具有长颊刺;眼叶新月形,后端与头鞍不相连;胸有15节;尾小,略呈椭圆,有1或2对小凹坑。' A, J% g/ X+ v3 s! l5 F3 w  a5 U
[size=100%][size=100%]本属仅见于中国云南、四川、陕西南部、摩洛哥、西班牙北部,以及法国南部等地的早期寒武纪地层纪录;澄江生物群中的本属化石目前已知仅有「中间型始莱得利基虫」一种([size=100%][size=100%] Eoredlichia intermedia[size=100%][size=100%](Lu, 194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14 21:47:50 | 显示全部楼层
[size=100%][size=100%]Yunnanocephalus[size=100%][size=100%] 云南头虫属
5 Q# _: _& U2 A$ c* f2 ^0 x1 x' s, J; U

; M9 s9 B0 [. |5 y
( N  F0 k" T  i

3 @6 u/ @" C& s& c# x3 f+ ~
[size=100%][size=100%]~~ 简介~~
[size=100%][size=100%]* 云南头虫属
[size=100%][size=100%]虫体小型,一般体长小于2cm;虫体前端宽圆,后端狭窄;头大,略呈椭圆形;头鞍宽度向前逐渐变小,鞍前叶钝圆状;头鞍沟有3对,但有时不明显;颈环宽;眼脊粗,由鞍前叶向两侧延伸;固定颊宽,活动颊小而窄;颊角处圆弧状,无颊刺。
2 M9 i; `& I& B- f6 ~) v[size=100%][size=100%]头与胸节腹侧均有双支形附肢,但附肢结构不甚清楚。 [size=100%]胸部位有14体节,肋沟浅而宽,除最后轴节外,均有侧叶与粗短的边缘侧刺;大部份轴节上均有1个小刺瘤。 [size=100%]尾部小,由2个不完全轴节所构成,中轴近四方形,侧区小而近似三角形。
! w& ]- T# y3 O[size=100%][size=100%]澄江生物群中的本属三叶虫仅有「云南云南头虫」([size=100%][size=100%]Yunnanocephalus yunnanensis[size=100%][size=100%](Mansuy, 1912))一种,化石纪录见于中国云南地区几个不同地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石器网 ( 冀ICP备10012798号-1 )

GMT+8, 2025-10-14 21:20 , Processed in 0.27165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