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石铲遗址是农业祭祀场地 关于此类遗址的性质,原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该遗址是石器制作工场;另一种意见认为是农业祭祀活动场地。持前一种意见的人认为,这些遗址出土遗物全是石器或石料,没有发现陶片和其他质料的文化遗物,石器中最多的器物是石铲,石铲多是完整的,很少发现使用痕迹,因而推断为当时的石器制作工场。持后一种意见的人认为,出现大石铲的文化遗址周围缺乏可供开采、制作石铲的石料,在当时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不可能从较运的采石场将石料搬运到这些地方来再加工制作;如果是石器加工场地,在场地内必然会留下待加工的石料和石器半成品、边角料、废品及废弃的加工工具,几处遗址中都没有发现这种现象;再从石铲堆放形式来看,有直立或斜立排列组合的,均刃部向上,柄部向下,由数件分别构成一定的队列,石铲与石铲这间互相紧贴,或间有体型校小的夹在其间;有的灰坑分上下两层围圆圈深埋石铲,石铲被埋在1米多深的地下,绝不是一般的存放工具的现象。因此认为石器加工场这说不成立,而奇异的堆放形式必另有深刻的寓意,合理的解释就是与农业祭祀有关。 隆安大龙潭遗址总面积5000 多平方米,已发掘的820平方米中发现灰坑20个。T1AH3是圆形竖式坑,深1.7米,口径1.88米,平底,坑壁修整光滑。坑内填黑褐色土,夹有少许红烧土块、碎炭及一些石铲。石铲放置分上下两层。上层石铲在坑深0.96米处,圆圈直径约0.52米;下层石铲置于坑底,圆圈直径约1.2米。坑的南壁有一条长3.23米、宽1.02米斜坡式通道。TB1H1也是圆形竖式坑,口径2.1米、深3.33米,是最深的灰坑,北壁连有斜坡通道,宽0.9米,靠近坑壁有两个阶梯。坑内填黑褐色土,结构紧密,含较多的红烧及炭屑。在坑口以下深至1.6米时,有一口径30厘米、厚10厘米圆圈形烧土层,上盖石铲一件;坑深1.9米的正中心,又有径、厚皆有30厘米的红烧土层,其上堆放一组石铲,排列颇有规律;在坑深2.05米的地方,再次发现呈圆形的烧土,直径42厘米、厚20厘米,上置数件石铲。这两个灰坑的周围没有发现柱洞痕迹,坑又较深,不适于居住,根据坑内烧土石铲放置情况,又不是窖藏,但其有斜坡式通道,可供上下,石铲在坑中排列有序,不是随意丢失,坑内石铲、烧土重叠数层,应是多次使用所致。有相当部分石铲被埋在地表2米以下的圆土坑内,这种灰坑与一般废弃坑有所不同。TC1H3也是圆形竖式坑,坑内含木炭较多,石铲层层叠压;TC1H2打破TC1H3,是椭圆形坑,周壁竖立大型石铲、石片护壁,坑内密集有序地竖立排列大型石铲及石片。在竖穴之处,也有成组的石铲按直立、斜立、侧放、平直等方式排列,直立都是铲柄朝下,铲刃朝上,一件挨一件互相紧贴,有的中间用小石铲间隔;有的围成圆圈或∪形。 那淋遗址,1973年秋发掘34平方米,出土石铲43件,文化层底部放置较精致的大型石铲,几件并排放在一堆,刃部朝天,石铲与石铲之间用废石铲或小石铲衬垫。中部有一件未经烧烤的三角形小泥盘,盘中放置一件精致的小石铲。 武鸣县太平乡葛阳村附近的塘灰岭发现,一组22件石铲排成一个椭圆形,刃部都朝上,柄部朝下,内底有一层灰烬和红烧土(12)。 忻城县宁江三堆与水寨村之间的三堆遗址呈圆包状,每堆土中都有木炭和火烧土地,其中一堆在1.2米深处发现石铲10件,平置围成圆圈形,刃朝内,柄朝外,圆圈中间有火烧土;在深1.8米处发现一件平置于松土上的石凿(13)。 隆安县乔建镇麻风坡遗址有一处长方形坑,坑壁贴着许多石铲,底层也摆着许多石铲;古潭乡内军坡遗址,有一处底径达8米的馒头状石铲堆积,堆放残碎石铲约4立方米。(14)据发掘者彭书琳在考古工地统计,能分辨出柄、肩、腰、刃部位的有3438片,不辨其形的碎片6000多片。 以上遗迹既不是居住遗址,也不是墓葬,显然是祭祀活动场所。尤其是内军坡那种4 立方米的石铲堆积,残片石铲总数上万件,不能不令人想到四川三星堆的祭祀坑。 我们认为,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大石铲的出现,肯定与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关。象Ⅰ型石铲,大部分轻重适中,石料多为砂岩和石灰岩,与新石器时代其他磨制石器相同,应是农业生产用于起土的实用工具;Ⅱ型石铲,大部分正面光滑背面粗糙,正面的下部多为平刃,背面的下部多为弧刃,应是很理想的破土工具;Ⅲ型厜铲出现花肩,也只不过在与木柄接合增加捆绑的牢固方面有所改进而已。但是作为一种实用的农业工具的石铲,在使用过程中其作用越大也就越带有神秘性。农业祭祀摆设这类工具,用来祈年、拜日、报天,向大地祈求丰收。但到后来,祭祀用的石铲从生产用的石铲中分化出来,为取悦被祭祀的神灵,制作得越来越精致美观,越往后越追求形式美。以致到后来脱离生产实际,造出一些与实用绝缘的象征物来。那些用板岩、页岩或用玉石制作的石铲,形体特别硕大或特别短小,棱角特别分明,打磨特别光洁的石铲,显然不是实用工具,而是纯粹的祭祀用品。因此,桂南大石铲有一个从实用器到祭祀品的转化过程。而且在很长时间内实用器与祭祀品共世并存。实用石铲一直用作祭祀,但专门用于祭祀的石铲则不能用于生产,而是一种神器或权力重器。发现石铲特别集中的地段应是当时农业祭祀的活动场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