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 |
发表于 2010-4-27 21:38: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以石清心 于 2010-4-27 22:30 编辑
X, h' E" W$ P6 {8 u% _9 g
. T8 y- F6 u G. @) t; {' f4 S% \2 f! g1、表面与自然搬运形成的表面完全一致,看不出丝毫的人工制作迹象
+ v# o! l; `. D" H* `' a6 K1 x。。。。- X% i0 ?, C+ l, l& V
4. 仞部特征一般是石器特征最多的地方,这里如果是人磨制过,其痕迹很难消失,而你朋友和你的这些,没有丝毫磨制痕迹,最起码我一点都看不见 J% i P# j' a* G$ X9 L" P5 W
仅就这一点而言,农夫老师应该还对邕江流域的了解还不是很深,或者说,对水冲石器还没有深入的研究。
/ N& }6 J7 ] H9 O. J除了旧石器和死水坑里的个别石器,还能看到上面的磨痕,绝大部分的水冲石器是无磨痕残留的,那么如何判断呢?可以从出土、出水的同类型器皿、出水地点、包浆情况、造型等等来判断。' A. K1 H6 R# F/ t9 C- i% l, c2 p
老师所说的“你朋友和你的这些,没有丝毫磨制痕迹”,清心可以说,清心发的这些梨皮石器在本地,无论考古专家、石器、奇石爱好者都是毫无疑问的本土石器。出水地点集中(主要右江流域)、同类出土、出水相互印证、包浆造型符合石器特征(磨制的石皮有种特有的浆糊状的包浆)
% \1 B. o4 g( |+ F当然,专家不算数,还是事实说话,请看老师质疑的:“先入为主”的“石头”2 E# e, K) [4 N, g1 w! R/ v, d {7 l
这类石斧是邕江流域典型石器,器型传承清楚,出水地集中,水坑大量出水。
. {3 o0 h; `4 J, H4 G但如果放同类型的,老师也许会说是“凑巧”又冲出了这样的型,清心就拿网友的玉化新石器来对比吧。3 c; m2 }1 _: {3 W
$ x5 X3 M7 o5 Q, G+ |/ f& |# n, y v- L- t" O5 J v
请看下图上列中间的哪个- |7 d* c; K+ H# Y& P4 k
8 \, A9 Z! I( u7 Y! J4 W. j0 y. F
; {4 J. P: x: b4 z9 e再看同类型的小石器& \" t! k9 C' K. I( V
) t8 e# F1 \ W3 [; t
, i: N1 _% O, [/ ~$ t
但,要说明的是,这些大部分都是无法从上面看出磨痕的!难道都不是石器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