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以石清心

老动动的石器证据暨与职业农夫商榷

 火..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7 21:38: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以石清心 于 2010-4-27 21:56 编辑 4 V( S) E% w9 y
9 t  ^4 h5 d  v6 [8 r; d
首先回答第二个问题(因第一个和第四个都属于痕迹问题,后面统一回答):
1 L# g7 u. x: l1 |2 A形状虽然与一些人工器物近似,但细推敲又什么都不像,其柄不能手持,不能绑木棍,合理性上说不通
) C) {& S0 d3 [3 e
2 |0 I( ?5 W9 F) w
也许是图片的角度问题或者无法有效参考大小的问题,农夫老师仔细推敲后得出了“其柄不能手持”的结论,实在是有失片面。
; D) l5 G' I: K. o请看
+ I7 g6 a3 Z1 i8 h0 G" C DSCF2050.JPG 1 L5 D/ M# D. r0 P1 F& [4 q; a
DSCF2051.JPG - n( D- n6 h5 @
可以看出,不仅可以手持,而且十分的合手!(这也是判断石器的重要标准)" h0 I. }; a( P; M$ D& r
其二:”不能绑木棍”
; e# f4 t' M2 C' p# Y绑木棍的问题要看具体的石器大小用途等,但象小型的是完全可以绑的,而且可以绑得很结实!当然清心就不自己绑了,参考国外的同类型石器就知道了。
0 r! u! X6 }3 i, q$ E3 B请看图中的第一个同类型石器,不仅可以绑,还很实用!(器型和老动动的不敢说一摸一样,也基本一致了吧)
% I- P" o/ i6 K6 T
10030514368726e53961ca74c9.jpg ) c6 [& d$ Y* l# z% i6 I$ ~  U

: I# J) H) i, B8 o所以,这类石器,不仅可以手持,还可以捆绑在木棍上。这点应该可以解释清楚了。[/colo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7 21:38: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以石清心 于 2010-4-27 22:04 编辑
' M0 `: e: @  e$ Z! T+ X1 R- U% R/ w
2 o" S0 P! W7 v) k3.        外形轮廓以及表面均为不规则的曲线或者凹凸面,不信大家可以试试,磨制这样的表面和轮廓比磨制规则的表面还会费力气,出现这样的表面没有任何道理
( {0 j& k- |- T$ D8 R2 H% x3 L
# G' V: b6 i# S3 I4 {不知道农夫老师是如何理解表面的不规则和凹凸面的,这类梨皮石石质是邕江流域最硬的石质石材之一,对比同一河流的一般石头,除了鹅卵石,这种曲线实在不是奇石所能有的了
# D# t! h5 D+ U' P0 K% e3 \ DSCF2042.jpg , h; y& S5 Y& `
DSCF2045.jpg 9 P, F( {9 `5 p5 N" y
DSCF2043.jpg
9 m$ I$ s& H8 P$ m, N9 y DSCF2044.jpg - k; B& f  K$ d: u) R  I; f
' ?0 G" \; J# M! y8 W" |  Y
不知道老动动的哪个石头另一面如何,但清心敢断言,绝对不会有凹凸的面出来。除非是自然或人为破损。(请老动动发背面图)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7 21:38: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以石清心 于 2010-4-27 22:30 编辑 4 ]/ t$ m" e  ~1 v
" i( V" j. k: Z8 t$ F6 ~
1、表面与自然搬运形成的表面完全一致,看不出丝毫的人工制作迹象
- o( a# Z* L3 m, Q' c' j。。。。
( D9 ?% |* F4 ^4.        仞部特征一般是石器特征最多的地方,这里如果是人磨制过,其痕迹很难消失,而你朋友和你的这些,没有丝毫磨制痕迹,最起码我一点都看不见
2 j, N  ^3 C: Z7 O. ?( W
仅就这一点而言,农夫老师应该还对邕江流域的了解还不是很深,或者说,对水冲石器还没有深入的研究。& j( W* z% n& S! g) g
除了旧石器和死水坑里的个别石器,还能看到上面的磨痕,绝大部分的水冲石器是无磨痕残留的,那么如何判断呢?可以从出土、出水的同类型器皿、出水地点、包浆情况、造型等等来判断。- ^9 b$ i+ S* K/ a' C; G% B% @/ _
老师所说的“你朋友和你的这些,没有丝毫磨制痕迹”,清心可以说,清心发的这些梨皮石器在本地,无论考古专家、石器、奇石爱好者都是毫无疑问的本土石器。出水地点集中(主要右江流域)、同类出土、出水相互印证、包浆造型符合石器特征(磨制的石皮有种特有的浆糊状的包浆)
- r" t1 `, k  \4 _( \, r. u, Y7 Q4 @当然,专家不算数,还是事实说话,请看老师质疑的:“先入为主”的“石头”% _  w: R( n. `( G
这类石斧是邕江流域典型石器,器型传承清楚,出水地集中,水坑大量出水。
, m9 _, M& I3 D1 E3 g7 A7 B+ j. {: Y但如果放同类型的,老师也许会说是“凑巧”又冲出了这样的型,清心就拿网友的玉化新石器来对比吧。
' b; ?; k0 t2 j& m, R* {) @! r$ q DSCF2035.jpg
' W6 R4 Z/ u$ S. G
( w; {, |1 W6 e请看下图上列中间的哪个' u4 a5 {( Z$ v. t- c  t/ s
10010200141d7ceda36549b221.jpg 2 y1 z5 g! K3 e
4 M" ]' ?1 O- X
再看同类型的小石器! X$ h2 g" B  X( u6 T6 ^% p# ~
1001252230981981709df39c46.jpg
3 d( l0 A5 @# Y9 |* M
/ V/ A( _4 b% H但,要说明的是,这些大部分都是无法从上面看出磨痕的!难道都不是石器吗
10012522309d8a5d19b13a863d.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7 21:38: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以石清心 于 2010-4-27 22:41 编辑 + K0 F7 d' }" _, k4 Y3 F1 Z

: p0 }. m6 b- u$ [4 K+ ]: `/ o6 _  @' p1.看不出哪里有一丝一毫人工痕迹,完全和自然形成的痕迹一致;1 h& z. h' X* N- z' s
2.器形明显不合理,那么宽的刀背实际使用会很重,而且毫无意义!
2 `: Y9 n1 y9 y9 H& B, u* `3.宽刀背和尖状仞部是否定它不是石器的直接证据,如果是尖状,如匕首,直接做成尖就得了,古人不会这样费劲磨成这样的
2 @& M0 A. F# f5 R 100425132771408b5d2512bfb1.jpg
4 K2 m4 _  G& l% h, X) v  N4 C/ Z8 D3 V, F8 x
===================
: A& g, F( H3 w3 m* z7 \6 ?' O集中回答老师的上面三个问题
, p# C2 i4 o! a  z7 _" T

4 n4 P" W" r7 f3 d" w- k( A第一个:已经回答,参考上面(清心用80倍显微镜扔找不到许多玉化石器的磨痕残留,靠这点来判断出水器物是行不通的)
$ y& J  V. U! w' L7 g- ~" O$ M4 I第二:器型不合理?那么宽的刀背实际使用会很重,而且毫无意义?
3 u- a  `( _+ B  E% i# }8 V# v% ]2 k# r请问老师看看市场上的任何一把斧头或者杀猪刀,那一把实用器没有刀背?而且现代的很多都是精钢制造,还有很厚的刀背,令砍砸更加有力、刀体更加坚固,何况老动动的这把是石质的呢?任何一个人看了都很难有觉得刀背没有用,没有意义的结论。如果磨薄了,哪倒真是变成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啦
# Q" Z* d  n2 K2 ^6 W; S8 x) G第三:如果是尖状,如匕首,直接做成尖就得了,古人不会这样费劲磨成这样的?* p: C; O6 h$ Y6 |$ B- T3 l
农夫老师,这不是尖,这是有砍砸功能和刺的功能的器物,是一个收边的弧形。就像杀猪刀一样的,可以砍骨头,同样偶尔也可以刺,但你能说为何杀猪刀有个尖,为何不做成匕首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7 21:38: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以石清心 于 2010-4-27 22:49 编辑
7 L- f) s7 q# S& X0 l, o) w# r' n2 \( A' V0 r4 e5 Y+ L* z9 k" J
邕江流域的石器传承很好,梨皮石器是其中一种典型的本地石器,不仅硬度之大十分罕见,而且不是出水一件两件、而是成千上万件!出水集中于一些贝丘遗址或古人类活动频繁河段(邕江下游处的又是另一些类型的石器),出水坑常同时出水大量石器。
6 S; Q# [; b2 P8 L参考同类的梨皮石器
4 d5 Q9 G8 h9 a
' V% h5 c" w/ B3 `6 o7 t$ C
DSCF2046.jpg ; H' \6 k' J" l1 v; i
DSCF2047.jpg ! x" i7 k. u4 Z- ?
DSCF2029.jpg 9 @7 ~" b7 h) B; |# W
DSCF2030.jpg
4 [8 Q8 s) J" K' {+ m" v+ v3 e. q DSCF2031.jpg
+ b4 R! u2 k: s+ f DSCF2032.jpg   o. x( `5 O# y" T8 S0 d8 l
DSCF2033.jpg 2 L, L/ t9 L6 c7 _1 D3 _
DSCF2034.jpg 7 s+ H+ p$ U  o4 q6 E( S' N
DSCF2039.jpg
, d+ j9 y* N( e5 n" ? DSCF2040.jpg   A" z+ ?4 J9 z; C
DSCF2041.jpg
DSCF2047.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7 21:38: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以石清心 于 2010-4-27 23:16 编辑 - w5 P* i0 W4 b9 A' @5 ~
' B0 q% R, ], p* j+ h) Z
再参考本网爱好者的帖子,同一水坑出水的东西。难道又是“凑巧”冲成了这些东西,又凑到了一起?
) D1 g4 D& h' i1 ?http://www.chnshiqi.com/bbs/view ... &extra=page%3D1
$ p! p) l) r9 d) t 1004251720709ce5a34fa662a9.jpg
8 S# y1 W1 {' O% ]3 r  n0 H+ T! H3 i# H, g3 T' ^
补充一点:
. Q7 i  E' l7 O7 q对于老动动的石头,清心认为大部分不是石器,因为石器的判断要有很严格的标准和参照。要批判对邕江出水石器绝对否认的态度,也要警惕对邕江出水石一律套以“石器”的帽子!总之,最后的结论一定要严谨的思考、充分的论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27 21:47: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27 21:50: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职业农夫 5 V& v1 I3 X' S* ^# y
& a2 \! w. G0 L" P0 V2 g  y: h
: }: I# W' K4 K$ _. x4 R. f. z
    你现在这种心情   我说什么有用吗     清心拿了这么多证据  在你眼里不就是碎石机 ...
. F/ V& @# \6 h  {7 L, v大石锛 发表于 2010-4-27 16:30

$ Z9 @  [, B; |; Y, H" E
* I3 z/ c1 G3 E/ e+ u; j
( Z7 R% K! H7 R5 N, h6 H# S    封谁和谁的年龄大小无关!壮人多次骂人,不该处理?他是被三次警告自动被封7天的.你那里骂你你也不警告是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27 21:52: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职业农夫 ' R# S  _7 W7 k0 T0 [: D- S

* H* a8 X7 T8 N. _2 [# j
7 @9 F% k4 V/ a$ T2 L$ x5 g. c7 R9 o    你现在这种心情   我说什么有用吗     清心拿了这么多证据  在你眼里不就是碎石机 ...
2 C3 |1 ~$ D. f6 Q5 l大石锛 发表于 2010-4-27 16:30

0 S6 C3 V. u) {( z' {) G
" G) y. u9 w0 ?
8 U+ }# ~$ ^, Y" h9 R    我的心情很正常,放心.即使我的心情不正常,你也该给大家一个表明你观点的说法啊  ?技术性的理由一个都没有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27 21:58:2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心情很正常,放心.即使我的心情不正常,你也该给大家一个表明你观点的说法啊  ?技术性的理由一 ...
& l" n! X8 G; G职业农夫 发表于 2010-4-27 21:52
; }% t! Y* Q& r2 c
" I0 H. U) l  M9 y0 A+ E* C

/ q# Y5 H) M" ]   你怎么还在这儿,我发了个盘子叫你去看看,快去快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27 22:33:22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回答第二个问题(因第一个和第四个都属于痕迹问题,后面统一回答):$ r8 u7 C5 ^3 ?2 |. L4 i; b; ?
形状虽然与一些人工器物近似,但 ...$ ]4 E4 y! W( p1 O% C; l
以石清心 发表于 2010-4-27 21:38
9 G+ N/ Y9 b0 y, @

* a: {* D; J4 u$ q% k. j8 U2 H+ n6 g7 F
    我看到的是十分不和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27 22:37:2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几个完全是石器,人工痕迹明显,而且很漂亮,这几个的表面和其他的几个表面比较,很容易看出区别( H7 ]# v, @* q0 }& T' `' K- _  L
!
00000000.jpg
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jpg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27 22: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玉质或者玛瑙质的玉器人工痕迹很明显,你怎么就说没痕迹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7 23:19:2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玉质或者玛瑙质的玉器人工痕迹很明显,你怎么就说没痕迹呢?3 [% ~: C# ?" B7 s5 ^. |/ s
职业农夫 发表于 2010-4-27 22:44

+ x+ H8 j  u  c; I1 T- o% Q! q$ q. x& _6 G
============================
8 @; T* J0 {9 D1 O( e不清楚老师的人工痕迹何指?
" \( L3 b9 _& k+ g如果是器型,清心所发的梨皮石器已经是本地十分典型的器型了。: M9 M/ u2 K9 O' y- r" @( T
如果是老师的磨痕,真的,是无法看出的,因为千年甚至万年的水冲早已把磨痕腐蚀冲刷干净了。希望老师来本地实地考察。
* Z; ~) P9 @0 D) _$ `7 t6 ?' q1 b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27 23: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度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石器网 ( 冀ICP备10012798号-1 )

GMT+8, 2025-11-6 21:28 , Processed in 0.10233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