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403|回复: 5

原始人打制石器的技术(转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2-7 21: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始人打制石器的技术(转帖)
原始人打制石器的技术石器的出现与原始人砍伐树木、製做木器有一定关系。不少学者提出在旧石器时代之前应有一个木器时代。但因木器的保存十分困难,至今已无法找到这类遗物。包括旧石器时代人类如何加工木材、製做工具的情况都已无法搞清楚了。不过,石器作为製做木器的工具,对它的研究在一定意义上是可以反映原始人的技术水平的。
  不少人曾对考古学家手中的石器提出疑问:这些从外形上看与普通石片并无多大差别的东西,你们根据什么去断定它是人工加工过的而不是因自然力碰撞所引起破裂的普通石片呢?
  所谓石器,一般是从石料上打下石片,再经过加工而成的。它是原始人依其需要而製做的,製做的過程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的行为。所以从出土的石片和石核上可以看出,凡是经过人工打制的,它们都有台面、打击点和在石片上出现凸起的半锥体等特征。这些特征只有在人工打击时才能出现。因自然力碰击而破裂的石片上是不可能出现这些特征的。
  据研究并经模拟实验证明,若选一个圆形或椭圆形砾石为原料,打制人们需要的石片,第一步是在砾石上打出一个平面。这个平面被考古学家称作台面。第二步是沿着台面的边缘打下石皮。然后再选择合适的部位,用石捶打击,即可打下石片。它的劈裂面出现微凸的半锥体,且有许多波浪样的弧形纹理。被打击而产生石片的那块石料这时称为石核。石核可以不断地被打击,打击出一块块的石片。这些石片依人们的需要作些必要的加工,就成了一件件石片石器。
  石器虽然是由岩石打制而成的,但并不是所有岩石都可以製做石器。据研究,旧石器时代的先民在选择石料时,已经注意到选择那些硬度大,又有一定韧性和脆性的岩石。地质学家根据岩石的软硬程度不同,分为 10 个级度。旧石器时代的先民往往选择 6°u33267X 7°u30340X岩石作为石器的原料,使所作的工具具备必要的硬度。对韧性的要求,是为了避免太脆的岩石在使用时容易断裂,不能较长时间地使用它们。原始人选用这种硬度较高,又有一定韧性与脆性的岩石为原料,说明他们对石材的鉴别与选择已有了一定的知识。
  燧石和火石是打击石器最理想的原料。因为它们的硬度达到 7°u33267X 8°u65292X性韧而脆,打下的石片常常具有刀口那样的利刃。不过,燧石和火石在我国分布的范围很小,各地遗址中很少见到用这两种石料製做的石器。经鉴定,我国旧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石器,所用的原料有数十种之多,但以石英、硅质灰岩、角页岩的数量为多。原始人製做石器都是就地取材。由于石英和石英岩在我国分布很广,量也很多,因此各地先民多选择它们作原料。石英的硬度较大,达到 7°u65292X可分为结晶(水晶)和块体(脉石英)两种。石英岩是由砂岩变质而成的。北京房山口店发现的北京人遗址出土的石器中,88.8%是用石英作原料製做的。山西芮城匼河村一带出土的石制品,除少数为脉石英外,其余都是石英岩制成的。兰田人遗址中发现的石器,大部分也是用石英岩和脉石英打制的。
  硅质灰岩和角页岩也是製做石器较好的石材,但这两种岩石在我国分布的范围不大,所以只在个别旧石器时代的遗址中大量发现。例如贵州黔西县观音洞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出土 3000 余件石制品,其中约有 65%的石器是用硅质灰岩製做的。其他有脉岩、燧石等等。山西丁村发现的旧石器时代中期遗址,出土的打制石器中 95%是用角页岩制成的。其他有燧石、石英、石英岩、玄武岩等,但数量都很少。
  打制石器的原料一般都采自河滩上的砾石(或称鹅卵石),它是山区的石块在自然力的作用下被搬运到较低的地方沉积下来的圆形或椭圆形的岩石。它包含各种各样的岩石,所以河滩地成了选择和製做石器的理想场所。丁村遗址 1954 年发掘出土的石制品达 2000 余件,1976—1977 年间又发现了石制品 1000 余件,以石片和石核为多,具有加工痕迹的石器只有 6.6%,说明这里可能是当时的石器制造场所。到了旧石器时代晚期,原始人对石器的需求增加了,于是又出现了从原生岩层中开采石料来增加原料的作法。广东南海县西樵山和山西怀仁鹅毛口等地,都发现了从原生岩层采掘石材製做石器的场所。
  旧石器时代的石器製做一般都是用石块或砾石,直接打击石核,从石核上打下石片,再经过人为加工制成的。这叫直接打击法。据研究,我国旧石器时代的打制方法有锤击法、砸击法、锐棱砸击法、碰砧法、投击法等等。所谓锤击法是用椭圆形砾石作石锤,直接敲击石核边缘产生石片的方法。砸击法和锐棱砸击法都是先在地上放一块扁平的砾石为砧,再将石核置于石砧上用手握住,另一手握住石锤,砸击石核上端,产生石片。不同的是砸击法将石核(一般是脉石英)垂直置于石砧上。锐棱砸击法是将石核稍稍倾斜地与石砧接触,然后用石锤较扁的一侧砸击石核的另一端。用上述方法打击出石片,再经加工即是原始人使用的各种石器。加工修理工作,最主要的也是用锤击法,具体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用石锤直接敲击石片和石核的边缘使之形成刃口;另一种是将需要修理的石片或石核放在手上,用食指垫在需要加工部位的背面,然后用石锤轻轻敲击。用后一种方法修理,能使石器的器形变得比较规整,刃缘匀称。原始人主要用上述方法制成各种实用的工具。如用于挖掘块根和掬掘鼠洞的大尖状器;切割、刮削用的刮削器;用作砍劈、敲砸、挖掘等多种用途的砍砸器;作投兽捕猎用的石球等等。原始人用这些方法製做不同的石器,表明他们能依不同用途製做出不同形制的工具。这是10 万年前原始人萌发的智慧的火花。
  到了旧石器时代晚期,原始人製做石器的方法有较大的进步,出现了间接打击法。这种方法是在石锤与石核之间以木棒、骨棒或鹿角为中介,即将这些中介物置于石核的边缘,用石锤打击中介物,间接受力于石核,从石核上剥离下石片。用这种方法打制的石片,一般都较细小,多数石片薄而长,两侧边沿接**行,背面有一条或两条纵脊,横断面呈三角形或梯形,刃口十分锋利。同时还出现了较先进的压制修理技术。它是将需要修理的石片握在手上或置于石砧上,用一根带尖的硬木棒或骨棒抵住石片边缘,靠手腕的力量挤压,使之形成非常规整的石器。用这种技术修理的石器,加工痕迹精细、小石片疤(修理過程中剥落小石屑的痕迹)排列有序。
  用间接打击法打下的断面呈三角形的石片,经过加工可以制成箭镞。山西朔县的峙峪、阳原的虎头梁、沁水下川等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中都发现了打制的石镞。峙峪遗址距今约 3 万年。它出土的石镞是迄今所知我国年代最早的打制石镞。石镞的出现,表明了人类已经掌握了弓箭这种复合工具。
  弓箭的发明对原始人具有重大意义。它是原始人在製做工具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掌握了较高技能的产物。它已具有了动力、传动和工具三个要素。所谓动力是指使用者借拉弦的动作将功转化为势能(拉开了弦),起到动力的作用。瞄准目标后,使用者将手松开,拉开的弦向前弹射,势能就转化为动能,把箭射向一定距离的目标,这时的弓弦起到了传动的作用。箭镞射中目标,达到了使用者的目的,这就起到了工具的作用。将这三种要素集于一身,使得狩猎者能在较远的地方向捕猎对象发动进攻。这种狩猎方法,既避免了人与兽之间的直接接触,又可在捕猎对象处于静止或不设防的状态下瞄准射击,命中率更高。因此,弓箭是原始人与自然界的抗争中一个有效的手段。在火器发明之前,人们一直将它作为重要的武器之一,正说明它的发明对人类具有重大的价值。
  打制石器技术的改进,使石器的数量与品种都增多了,而且由粗笨趋向精巧。例如刮削用的石器,为适应不同需要而製做出端刮、凹刮、凸刮、边刮等等不同形状的刮削工具。
  旧石器时代晚期出现的钻孔和磨光技术,也是原始人製做技术的一个进步。山顶洞遗址中出土的钻孔小砾石,中间的一孔是用尖状器从砾石的两面对钻而成的。它的钻孔不圆,两面的圆孔直径也不同,一面为 8.8 毫米,一面为 8.4 毫米。这一发现说明原始人对较厚的对象,已经掌握了从两面对钻的方法,以达到製做工具和装饰品的目的。山顶洞遗址中出土的七件穿孔石珠,製做相当精致。它是先将小石片的边缘打击成方形或多角形,再将一面或两面磨光,最后再用尖状器从背面钻孔制成装饰品。钻孔技术移植到骨器上,于是出现了骨针等用具,从而使缝制衣服成为可能。磨制技术的出现,为製做有棱有角具有特定形状的工具创造了条件。旧石器时代的磨制技术只见于小型装饰品。当磨制技术被用于生产工具的製做时,社会就进入了新石器时代。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3-2-7 23:58: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2 23:35: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下载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3 07: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22 04:53:1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26 19:04:02 | 显示全部楼层
资料共享 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石器网 ( 冀ICP备10012798号-1 )

GMT+8, 2024-4-27 00:43 , Processed in 0.05143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