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早期的玻璃器即西周、战国时期的料珠、管珠、蜻蜒眼、琉璃壁、耳铛、琉璃杯、琉璃瓶、琉璃剑首等。我们在发掘的战国墓中多有这类器物出土,有些出土时为破碎状,我们基本是以三甲树脂渗固粘接修复的。对于时代稍晚,破碎的玻璃瓶等器物,修复有一定的难度,还是采取粘接修补的方法。开始先用聚乙烯胶带条从容器的口部着手进行拼合,逐步粘为整器。再以一种小型小钢针,两头点502胶暂时粘固于各个碎片之间,将碎片暂相互粘接拉固为整器,缝隙间渗无色透明树脂粘固,可以配置10%的聚甲基丙烯酸酯粘接,将其溶于二氯化乙烯195M,冰醋酸5ml的溶液中,混合成为胶液。若口小的玻璃瓶形器,有残缺部位需补配,器腹处可预留一条分界线先不要粘牢,将器物分为上下两部分。这样便于制作内衬模,内衬模可用牙科蜡片或艺术造型蜡片从内部贴敷。用小修刀类工具在酒精灯上烧热,修出蜡模内型,表面涂滑石粉。再以透明度高的甲基丙烯酸甲酯或异丁烯酸甲酯调固化剂和色料后填补在内衬蜡模上,24小时后去除内蜡模,再用水砂纸轻轻磨平填补面。将分界线涂胶,粘复整器。如果无条件配制专用粘玻璃胶,其它胶一定要选无色透明胶,如庄洛胶、502胶、丙酮稀释三甲树脂,氯仿溶泡有机玻璃胶等快干胶。
早期的玻璃由于含有氧化铁,多为黯色。我们在清理出土的玻璃器物时,常会看到器表已失去透明的质地,表面蒙上一层微白色混浊薄层或淡红色的膜,这是古代玻璃器常见的“脓化”现象。我们处理过多件战国时期的小件料器饰物,如“蜻蜓眼”、串珠之类,实则为低熔点的玻璃,含碱性物质,这种碱有一种吸湿性,受地下埋藏土壤中水分浸袭,器表碱性化出来被积聚在石英上形成富集层。这类物质的洁除,最好将器物烘灼热,用l%弱硫酸或5%的柠檬酸洗刷。器表如有有机物质腐蚀的污斑,可用5%的过氧化氢去除,蒸馏水反复浸洗,最后用乙醇浸渍处理。
玻璃器还有一种“流泪”现象,主要是玻璃器体内含有一种碱性极强的碳酸钾水珠从玻璃体内流渗出来,它可以加速玻璃的腐蚀,使其失去透明性。可以采用2%弱硫酸,浸泡几天,清水浸洗后再换乙醇浸洗,以根治玻璃的分解。便于在于燥的环境中存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