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帖
+ f ?5 B: \ g4 K% I3 n2 U' c' D# S* A
《中国古镞鉴赏》8 o; m) i# g1 I8 u" ]
! \ j( Y2 L+ ?$ E5 ^, o
孟润成/长征出版社
/ v B1 _6 R2 _% {3 d1 f2 y
0 }9 p# Y* u3 u& z0 G- [6 s. }, L
# [$ U U8 k+ C5 C( N6 u! } 原始人在长期的生存斗争中发明了弓箭,这一发明大大增强了人类渔猎活动的能力,是人类技术发展历程中的一项重大进步。0 F2 o t% X* ?; Q
# j4 Y# W: u9 O
《周易》上说的“弦木为弧,剡木为矢”是对弓箭原始形态的生动描述。关于弓箭的起源,专家学者们提出了多种推论,目前还难以证明哪一种推论更为合理,但是可以肯定,这种组合工具的发明必然建立在对弓、弦、箭的性能及其相互间作用关系的认识基础上,需要长期的实践摸索和经验积累。弓箭的出现表明人类已具备了机械蓄力的知识。考古发掘证明,早在2.8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生活在中国山西峙峪一带的先人就已经使用弓箭,并且能够打制出锋刃锐利的石质箭头。从此,掌握了弓箭的原始人类在与捕猎对象的争逐中有了“决定性的武器”。/ {2 f/ W2 _5 p9 [$ u
; h" ^3 n) o1 ?7 {( R" [& h 随原始氏族部落间战争规模的不断扩大,弓箭逐渐从生产工具中分离出来成为原始兵器。在中国古兵器家族中,弓箭是历史最悠久的成员之一,从新石器时代晚期一直延用到清代中晚期,历数千年而从未间断。在冷兵器时代,作为射远兵器的弓箭,具有射程长、射速快、准确性高和杀伤力大等优点,其他兵器难以比拟。从实战需要出发,弓箭还被赋予更多用途,如指挥作战、传递信件、实施火攻,施放有毒烟雾等。到了火器时代,以火药为推进动力的箭如虎添翼,在战场上发挥了更大的作用。5 G9 r3 C) e/ k+ C. W2 p- _( e- F0 v
: E6 R, e2 a1 W( `5 C
在弓箭的基础上人们又发明了弩。弩操控简便,射击精度高,一旦出现在战场上便发挥出巨大的威力。依张弦和发射方式的不同,有擘张弩、蹶张弩、床弩、车弩等。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出土的高车上配备的错金银青铜弩为我们认识战国弩提供了不可多的实物资料,立射弩俑和跪射弩俑为我们再现了两千年前横扫天下的秦军中弩兵的雄姿。% {1 o$ G1 |* t. ?* L, [
5 u- F* G( f( c( s! ^6 |
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弓箭的发展始终伴随着中华文明前进的步伐,为社会生活诸多方面留下了深刻的影响。对中华民族历史的研究离不开对弓箭的了解。深入研究弓箭发展史有助于加深对中国古代战争史、古代兵器发展史、民族和民间习俗等的认识。
) H/ N# [" k: b3 W
) Y# i0 m" s) d) \& y" z 箭,古称矢、镝,由镞、杆、羽、栝四个部分组成,用弓、弩发射。箭,本为竹名,此竹节间距离较长,质坚韧,适于制作箭杆。因常用以制矢,故称矢为箭。“矢”字在甲骨文、金文中就是一只箭的形象。
; }2 }; c# U/ a( [: L( ]# J: p1 a$ L2 T! ?7 V$ S
镞,又称矢镞、箭镞、箭头,安装在箭杆的前端,锋刃锐利,具杀伤力,依型制变化也可具备其他功能。除了削木、竹为箭的原始形态,矢镞主要用石、骨、角、蚌、铜、铁或其他金属材料制成。相对于弓箭而言,镞式的变化更大。
. ^ W& }; _& V* x% G3 v# n" a
e! M# l h0 x2 i4 n$ e# f, A 因年代久远,清代以前能够流传下来的古代弓箭实物已难得一见,近几十年考古发掘出土了少量弓箭实物,让我们得以一睹它们的原貌。历史上,在商、西周墓葬,特别是春秋、战国、秦墓葬中常随葬弓箭,但令人遗憾的是竹木制的弓、箭杆大都腐朽无存,唯有箭镞得以保存下来。著名的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箭镞就有4千余枚13个品种之多,举世闻名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在已经发掘的面积里出土箭镞竟多达57699枚,这些宝贵历史遗存为今天人们认识和了解古镞提供了难得的实物参考资料。
5 q/ t. z4 h# G" i4 }& g
1 [# @# y1 s& Q7 Q& o 一般而言,媒体对考古发掘出土的箭镞往往不作详细报道,经常一笔带过,更少提供实物图片,使人难窥古镞全貌。近些年来,一些专家学者在报刊和有关学术著作中陆续发表了关于中国古代弓箭、箭镞的文章和论述,增进了人们的了解,引发了更多的兴趣与关注。令人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热爱收藏的人把目光投向中国古代箭镞,大有形成一个新兴收藏门类之势。但是,在古镞收藏领域至今尚无专著问世。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古代箭镞,积累相关的收藏鉴赏知识,《中国古镞鉴赏》力求给您这方面的帮助。
8 \' q! V5 o6 _8 Q6 E) |1 W9 s2 b, ?% {" [
本书共收录500多枚民间收藏的中国古代箭镞实物,以实物图片方式向世人展示丰富多彩的中国古镞世界,读者可以从中领略古镞发展演变历程,感受古镞收藏的独特魅力。全书按制作材质将古镞分为三大部分,石镞和骨镞、青铜镞、铁镞,这恰恰代表着中国古代箭镞的三个重要阶段,同时也是中国古镞发展演变的时代顺序和全部过程。2 ^7 m5 \1 O1 C5 y8 Y
# M' t* x& t/ T) T: S- S 读者不难发现,中国古代箭镞工艺精湛,型式繁多,不论石镞、骨镞,还是青铜镞、铁镞,都曾经达到非常高的制作水平,世界上少有哪个国家能够与之比肩。我们为祖先的非凡创造力感到骄傲,也为我们祖国拥有如此悠久和丰富多彩的古镞文化而感到无比自豪。古镞虽小,却蕴涵着极其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它反映了不同时代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有助于人类认识自己的历史及其演变过程,从这点意义上讲,它既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博大精深的中国箭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因此,弘扬中华箭文化,并与全人类共同分享这一珍贵文化遗产,是我们炎黄子孙所肩负的责任与使命。
4 `- U6 X& B1 ^! Q8 n! [) \- c1 L8 Y0 u
中国古镞历史源远流长,古镞文化博大精深。本书仅仅为您提供了一把开启中国古镞世界大门的钥匙,其中蕴藏的无穷奥妙有待我们进一步探索和揭示。 |
评分
-
3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