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萨满 于 2010-4-29 18:06 编辑
$ u" ^# Z+ Y5 G8 D q, M6 v$ a3 J: O$ ?# U0 o% h6 s5 R
登山、野营、出外郊游 ,最不能缺少的东西就是背包。好的背包除了让人精神焕发、神采奕奕外,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携带很多东西、解放双手、保持身体平衡,使得行程更加安全舒适。然而如何在大大小小、形色各异的背包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却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在头脑中建立一些关于背包的概念,能让你安全舒适地走上旅程。 : F# l& X9 y6 l6 S K$ b
一、背包面料--不只是"面子"
+ ]5 P4 f6 q; K3 e. f% Z8 `6 _" _
目前背包常用的质料为"尼龙"及"Cordura"两种。帆布虽然较耐磨,但因容易受潮、湿了不易干燥且质量较重,所以已经很少使用。尼龙布质量较轻,不会吸湿、发霉,干燥快,强度也不错;缺点是不耐磨且怕火。Cordura布也是一种合成尼龙布,但它在耐磨及强度上的表现比尼龙更好,同样也不会吸湿、发霉及沾黏雪花而且快干,但比尼龙稍重。
) E% K! t2 \/ q
, Z; a) `$ i7 X7 V+ Z
; @9 K( U) Q2 L6 D; Y+ N/ H) q& A 二、容量--不只是能带多少东西 . D7 e/ ^% O/ ^ x& M
L7 Q3 G: s) {+ ?
容量是选购背包的重要因素:容量大小不够用,把物品挂在外面既累赘又容易丢失;而容量太大则打包时背包不易扎实,行动时包内装备会因移动而影响平衡。所以,选择背包容量首先要建立个人的装备列表。
3 L, H% ~- S* y 在登山过程中的某些装备如雨衣、保暖衣物及睡袋等是不随时间消减的物品,其大小重量都比较稳定。然而粮食与燃料则属于消耗品,随活动时间的增加而减少,这种物品的数量对背包容量的影响非常大。
l2 K5 I8 m. j* l 现在有些背包采用"弹性容量"设计,即使在活动数天之后背包依然能打得结结实实,也使得这种背包可以适用于不同的活动领域。一般而言,中小型背包并不需要此项设计,而且也没有人这样设计,如果要改变其容量大小可以由加装侧袋或调整压缩侧带来调整。; i/ U1 r( J. e# S% Z
8 E- F$ R5 @) U& E# c9 x4 Y- }! R) W- f
8 U$ J. L" Q3 }2 ^& q. ] 三、背负系统--背包的骨骼
/ Q3 M h1 r: ]! H% L$ \9 U- K" v0 f
背包背负系统并不能完全解决背包的重量问题,它的主要功能是将重量合理分配到身体的各个部位,避免重量集中在肩部。另外它还提供背负重心调整,以增加行动时的平衡和安全。中、大型背包通常以背架为中心构成背负系统,背架又可分为外架式和内架式两种。
- s8 i9 ^/ S5 \. y* l 7 u0 A$ g) d' X% c* g5 g4 M- p
外架式背包
9 y5 _" T! `( t8 C, a- L3 {0 a3 f# u' {
* k. X- v4 \, x1 w 外架式背包是将背袋固定在一个坚硬的框架(铝合金最常见)上,有拉紧的尼龙肩背带及臀部固定带。这种背包重心偏高,约在肩部或肩部以上。高重心设计虽然对于需要高度平衡的场合不适合,但在平坦的路上背负感觉会比较舒服一些。这种背包还易于物品的装填取用,且能够使重量由肩部及臀部共同承担。由于外架式背包是用架子背负,所以背部通风性良好。# f4 c6 C) I% P/ P& H0 t
4 j' {4 c1 D9 l
框架在某些情况下会变得很不方便:例如钻行于密林、竹丛时,背包容易被勾住卡住;在攀登或滑雪时易突然重心移位失去平衡。总之,外架式背包比较适于长途走平坦路途的时候。1 F( `% H7 w1 F1 m- z/ {6 A4 B4 {
6 L7 Z; m. x5 P# r
内架式背包' h( K. _- @" q) V6 o# @% M3 U
8 {0 j. W7 [8 A. x4 W4 [( k 内架式背包重心稍低,大约可以调整在肩部和臀部之间。适用于需要保持平衡的攀登场合,可防止背包在肩膀高度晃动。
I! }. V% P, D* l: c* J8 b; Z( }9 R/ ^- C" q
; n% u& p( x1 m7 b' e. t; g7 p: m
四、背包选购--因人而异、因地制宜, p% e5 k, p$ A$ V7 N4 ^
+ U) ?$ ~1 ]' {- g" c* r
肩背带的调整范围必须和背部的长度相符合,才能使重心落在理想的位置;臀带必须能扎在胯骨上。背起背包时还应能从后面看到臀部及双腿,身材较娇小的女性要特别注意这一点,不要背起背包时从后只能看到背包及小腿,这是非常错误而且危险的。
6 a: S( l' V6 ~; _0 I3 H# Z2 } 购买背包之前,应先将所有调整带松开再加上重量,因为若无重量就无法知道背包背起来的感觉、背负调整范围是否合适,背上背包后应检查内藏铝条弧度和背部曲线是否吻合,如果不合则检查铝条是否可弯曲;若可弯曲则使用一段时间后铝条自然会弯成与背部相合的曲线。肩背带和背包连接处须低于肩膀5-8公分,而且肩背带和背包间的空隙要小。胸带则可调整肩背带在胸前开合的宽度,并使肩背带能在肩膀上较舒服的位置,且能防止背包晃动。善于运用这些调整带和装填技巧,可以把重量调整到肩部和臀部之间,使不同的肌肉部位都能分担重量。
/ |5 E |1 Z2 y- E9 d! M* r$ U$ A: f/ I z, l+ [: Z
当把背包调整到最合适的位置后,应检查头部的视线如何?是否能抬头望而不会碰到背包顶部?戴上头盔时是否仍可仰望到天空?背包和背部接触部分是否舒适透气?还应该特别注意肩背带、臀带的垫子宽度和品质。- q9 N9 j' d0 n3 t. @, c6 P
% ~0 I& n- x" L' K- B" u
另外,还有一些细节需要注意:
6 i/ f5 `4 P9 Z" Z' ~$ \% \6 k/ S6 P* d$ |4 r
是否有双层底布之设计,此一特点可以大大延长背包之寿命。! V& s" s$ Z* j+ ^1 P. n8 U7 F8 l
是否有拖吊环,挂冰斧环。多日的长途跋涉及行走时,背包是否有弹性容量之设计。 是否有压缩侧带之设计,当装备减少时它可束紧背包减少背包容量,以防止行动时背包内装备移位晃动影响行进平衡。# p. w- y9 W! L" y" C/ S
是否有方便携带冰爪、雪橇、雪鞋、登山杖的设计。4 C' y& u2 ?( Q$ b- H: i- v5 N. \
是否有可拆装侧袋,此特点可使背包容量弹性加大。
2 W* w0 J7 @+ j: ]4 ^- n 背包是否有胸带设计,在困难及恶劣地形它可以防止背包移动。
, V# H1 f5 E; b5 F, `- { 如果背包是用于攀登或密林中,则应选择外形平滑的背包,以免被树枝或岩石缠绊。
% ?6 x& p3 T! d9 ]; M 背包布料材质应坚固、耐磨,比较能符合野外活动的需求。1 Y& ^# [3 Q* n7 R9 {$ c
背包的拉链是否会直接受力?如会直接受力那它的受力限制如何?如果拉链出现故障背包是否还能用。
/ m2 H* m" s3 C9 f8 `$ @
7 s0 Y* C1 S. z5 h, v5 n 五、背包装填--大有讲究
# T- _1 c$ `+ d
. c/ f: V- N* m3 E- S, B 背包装填不良会影响使用的方便性和舒适性,或造成重心偏移和背包损坏。因此,装填背包时除了先将各种物品依用途分类外,还要注意两点:第一是左右平衡重心稳固;第二是存取方便。
; \( p6 p m9 i& ]' X$ G! G( j o 4 O* E: q* _ i) c9 B7 ]0 K4 P
以下是装填原则:
! j6 D) o/ J. a" V9 t
. S/ D! @& k: R( l- C* u0 Q1 q# [+ Z 1、质量较重的物品放在中上部且尽量靠近背部,可使重心紧靠背部以免有被后拉的感觉。体积大、质量轻的物品可以放在最底下,这样不影响重心;另外由于重物压在上面,所以使用一段时后背包会较为密实。
4 F8 `4 z$ S2 W) O$ l! n, a 2、坚硬物品不要放在贴背的部位,否则如为内架背包时则会直接顶到背部而很不舒服,甚至跌倒时会伤到背部;如为外架背包时则因坚硬的物品与背架仅隔一层背包布,则很容易把背包布磨破。
+ P/ @" m0 ]- c: R5 C! i 3、背包左右放置的物品重量应该相仿,以免重心偏向一边。雨衣、饮水及当日使用的东西应该放在最上面或最容易取得的地方。
9 k' N, z8 [3 N6 X# e4 Z 4、有使用物品分类袋的观念:将同类物品或同时使用的物品放在同一袋中以方便取用,零散的小东西更该如此。7 c8 r& ^& U+ q
5、养成定点放置的习惯:不但整理背包较快,而且即使摸黑也能在背包中摸出想要的东西。
9 F! n. W' m- @8 j- W 6、尝试改变装填方式,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背包外吊挂,因为这不但会影响行动安全而且也不美观。 ?; ?4 l) a8 K1 O- z
' H/ ?$ u g4 `6 t 六、背包上肩、下肩--招势有讲究: g) w! g- U$ _$ [
: ?5 A. E- s) X N7 O* e# ~; w5 `4 P
背包上肩与下肩是使用大背包的基本动作。较常用的上肩方式有:双脚站弓箭步,双手提住肩背带将背包提到前脚的大腿上,一支手先穿入肩背带上肩以单肩撑住背包,随后另一支手亦快速穿入另一边的肩带完成背包上肩的动作。
+ M. f7 t1 P1 [" W 另一种常用的上肩方式为:将背包拖到较高的地方,人只要稍为蹲下便可将双手同时穿入肩背带,站起后即完成上肩动作。完成上肩动作后不要着急前进,应对背包的各种调整带作适度调整,以最舒适的背负状况前进。背包下肩则属反向动作,放下背包时应轻轻放下,重摔很客易损坏背包。; V+ X) Q7 }* {: f( V. M' P( c0 Q5 u
第二种上肩方式不但省力,而且可以作为不放下背包的短时休息,我们在半路休息时常会将大背包靠在路边较高的地方。以方便上下背包或不放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