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6995|回复: 26

半坡文化遗址——中国石器行(西安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6-4 13:12: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西安市东半坡村发现的遗址,属于仰韶文化类型,这是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中期的一种文化。因日用陶器以红陶为主,上有彩绘的几何形图案或动物形花纹,又称为彩陶文化,1921年首先在河南渑池县仰韶村发现。西安半坡遗址面积大约五万平方米,分居住区、制陶作坊区和氏族公共墓葬区三部分。房子有氏族公共仓库和家庭住房,住室内有烧火的灶,居住区外围还有排水的壕沟。制陶的窑址计六处,以红地黑花的彩陶为主。墓坑计250处,按血缘序列安葬,随葬品多是尖底瓶和陶罐。此外还出土了大量石制和骨制的生产工具。这是黄河流域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村落遗址。
% `" ~7 v& e7 J  F7 }3 e       半坡村遗址于1953年春被发现后,1954年开始发掘,1957年清理完毕,于次年在遗址上建立了一个巨大的半坡博物馆。村落遗址略呈椭圆形,北端为氏族墓地,南面为居住区,该区的东北边为制造陶器的窑场。居住区内的建筑有一定的布局,房屋有大有小,大的面积达120平方米左右。这种大房子在一个村落中,只有一间,可能是氏族(或部落)首长的住室或氏族(或部落)议事集会的场所。从墓葬的发掘情况来看,没有男女合葬现象,而是男子们埋在一起,女子们埋在一起,说明了这里在这时实行族外婚。! M: C& S9 B0 b# o* ^
      半坡的时代是一个女人地位高于男人的时代。女人掌管着农业,在生产中起主要作用,她们是氏族的管理者。在她们的管理下,先祖创造着人类社会的第一个阶段——母系氏族社会。
2 l& D# K% v% L4 T       距今六千多年前,渭河的支流河水畔,有一座古老的氏族部落——半坡。这里东依白鹿终南山,可常年进山打猎;北边是开阔的平原地带,适合于发展农业;河之水流经这里,为半坡人提供了大量的水产资源,也是一个绝佳的捕鱼场所。经过考古专家测定和实物分析,半坡村当时是处于亚热带气候条件下,气候温暖而湿润,终年绿树葱笼,很适合人类的发展。/ ?/ ?4 d% h4 o, a
这个半坡部落已经有人口400-600人,在当时的社会来看,已经是一个颇具规模的部落聚集地。半坡人的“村庄”被一条大围沟分成三部分。沟东是制陶区,北面是集体墓地,大围沟围住的,则是居住区。
% j4 D6 w$ M8 j       一座面积约160平方米的大房子是整个半坡部落的中心,前面是一片很大的中心广场。这座大房子是氏族部落的公共建筑,是大家举行集会、商讨事务的地方,氏族部落首领及一些老幼都住在这儿。大房子与所处的广场,是整个居住区的核心。大房子四周遍布着一系列小型的房子,所有房间的门都朝着大房子而开,分区、布局极有章法,其建筑形式也体现着原始人由穴居生活走向地面生活的发展过程。小房子里住着过婚姻生活的妇女以及不确定来访的其他氏族男子,当然,也会有男女相对稳定的对偶婚,但绝不同于后来的一夫一妻制,子女仍旧是只知其母,不知其父。
8 h+ o, k2 s  w6 r+ l) \7 @/ B考古学家还在半坡发掘出了近万件生产和生活工具,就其种类看可以分为农具、猎具、渔具、炊具、食具、纺织具;就其材料看可分为石质、陶质和骨质。从这些出土的工具来看,半坡人不仅从事农耕、渔猎、采集等,同时还要进行制陶、纺织、工具制造等生产活动来维持生存。
$ n) s- _) j; X. W春天,半坡人用石斧、砍伐石器砍倒树木,芟除杂草,并放火焚烧地面的残余物,再用石铲翻掘土地,石锄和尖木棒挖穴种粟。到了秋天,半坡人用石镰或陶镰收获庄稼,把粮食储藏入公用的窖穴中。如果需要食用这些粮食,就把它们用石磨盘、石磨棒脱皮碾碎。在遗址中就出土了半坡人盛粟的罐和粟腐朽后的遗物,证明半坡人学会了栽培粟。1 _1 W) j* B% n
       在村子的中间,还有一个保存火种、吃“大锅饭”的地方。这些火种在一个很大的连灶坑中,由椭圆和圆形两部分组成,中间相距1米,火道相通。两个灶的侧壁和底部都有很厚很坚硬的红烧土层,因为这里被长期使用才流下了这样的痕迹。这些遗迹仿佛使人们看到一幅画面,展现了半坡人日出共同劳动、日落围着篝火唱歌跳舞的原始社会的生活场景。
" ?4 n# V" C! D3 R, ^       从出土的许多石或骨的箭头来看,半坡人已学会使用弓箭,并大量驯养了狗。“农闲”的时候,男人们带着驯养的狗去树林里打猎。女人们则会到野外采集植物的果实,或者到河边用自己发明的渔叉、鱼钩甚至渔网捕鱼和螺蛳。被驯养的猪悠闲地在圈栏里闲逛。姑娘们用部落人发明的尖底瓶沉入河里汲水。4 q/ x4 b( S" b$ U1 [
       半坡人是出色的匠人,会制作各种有用的陶器。在半坡社会中,陶器的使用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制作技术上也已经采用了模制法和泥条盘筑法。在半坡时代的后期,半坡人逐渐以慢轮修整器口器形,使器形更加规整。半坡人的陶器主要用于生活用具,他们已经制作出了做饭用的陶甑。这种陶甑与蒸锅在原理上并无区别。
5 A6 w# M2 {/ N1 t( Y       半坡人已经有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追求,有自己的精神生活。从出土的陶器上,我们还看到,他们有了抽象的刻画符号。陶器太单调了,于是他们在上面印一些类似麻袋或粗布的纹路。他们具备了原始的数列和多边形的概念;他们制作了最古老的乐器陶埙,闲暇时来上一曲。彩陶上画着游动的鱼,奔驰的鹿,这是渔猎的写照;陶器外壁有图案逼真的抽象画,笔划流利疏朗,显然具有装饰的作用,这就是工艺品了;他们还在陶器上刻画上自己崇拜的图案,例如人面鱼纹图案,人面涂彩,口部衔鱼,三角头饰,或许这就是半坡氏族的图腾或族徽。所有这些,在6000年后,都成为文物重见天日。7 b# ]' l; F4 N2 @0 _+ R6 }
初步的“纺织”已经在进行,天冷的时候,大家穿着麻线般粗的纤维御寒;天热时,我们的先民们更多的是光着黝黑的脊梁,把蓬乱的头发用精心磨制的骨笄别在头上。( t9 ?. g( h1 o# \* e: ^2 N
       原始部落的大家庭生活是温馨的,也是时刻受到外界威胁的。野兽、自然灾害以及大大小小的其他灾祸,时刻威胁着半坡人的生活。为了抵御野兽和灾害,半坡人修建了大型的防御工事——围绕半坡村落的大围沟。这个大围沟宽7-8米,深5-6米,底径1-3米,全长300多米。沟的内沿高出外沿约1米多,靠居住区的沟壁坡度很大,外壁则接近陡直。这显然是挖沟时有意为之的。夏雨时节,村落积水可以疏导到大围沟中去;而遇到有野兽袭击或外族侵袭时,大围沟便成了第一道防护的屏障,这堪称后世城壕的先驱。- O1 |4 t2 J  Z: _3 [* h  v8 O4 Q
       大围沟,起初应是为了防御敌人进攻、野兽侵袭、洪水泛滥等重大灾难或灾害而修建起来的。随着社会的发展、自然灾害和氏族矛盾的不断增加,人们的防御意识也随之不断提高。在这样强烈的保卫家园的意识支配下,后来的人们更是不断创新,围沟渐渐地被高大的夯土城壕所取代。再往后,人们就地挖土,既筑了墙又建成了壕沟,并在壕沟里注水,形成护城河,从而形成了更加完善的防御体系。大围沟让半坡人有了远离外部危险世界的安全感。对此,至今无法解释的是,如此浩大的工程,在没有运输工具,只有简单石制和骨制挖掘工具的半坡时期,是如何完成的?有人计算了一下,整个大围沟的废土量,放到今天,用能拉3立方米土的卡车去运输,也需要来回3600多趟。& K# Q" i5 P6 l& x0 d, \: Q/ g
        半坡人是否和其他部落发生过战争一直是学术界争议的一个问题。也许,村落和村落、氏族和氏族之间也会争夺猎物,也会有矛盾和冲突。9 d) Z9 N) R# U$ R% d% b# W, ~, K, i
大围沟的北面是墓葬区,这是一片完整的氏族公共墓地。墓中死者一般都头部向西,以单人葬为主,也有二人、四人葬;有仰身葬,也有俯身葬;有直肢葬,也有屈肢葬,以及瓮棺葬。在半坡人的丧葬习俗中,对儿童的丧葬习惯十分特别。半坡儿童大多不葬于公共墓地内,而是置于瓮棺内,考古学称之为瓮棺葬,从而形成了半坡人的一大特色。由于当时自然条件很差,人们的生活十分艰苦,加之疾病流行,儿童死亡率是很高的。儿童夭折后,大人先在房屋附近地上挖个坑,放个大陶瓮或罐,把孩子尸体放在里面,上面盖个陶钵或陶盆,并在当中凿个洞,可能是供死者灵魂出入的通道。较大的孩子则用两个陶瓮对起来埋。孩子埋葬在房屋附近,这充分表达了父母对子女的眷恋之情。半坡出土的儿童瓮棺共有73个。
4 g$ H4 z/ Y. x6 J
/ y' g9 V; V  l5 L
1.JPG

评分

3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3-6-4 13: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半坡文化遗址——中国石器行(西安段)
( J& q1 x' j  k' S8 `+ {+ o
DSC05176.JPG
DSC05180.JPG
DSC05182.JPG
DSC05183.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4 13:13:48 | 显示全部楼层
半坡文化遗址——中国石器行(西安段)+ t5 M0 t. M" G
DSC05185.JPG
DSC05187.JPG
DSC05190.JPG
DSC05191.JPG
DSC0519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4 13: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半坡文化遗址——中国石器行(西安段)
& k/ z) U" I- U8 V
DSC05193.JPG
DSC05194.JPG
DSC05195.JPG
DSC05202.JPG
DSC05204.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4 13: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半坡文化遗址——中国石器行(西安段)/ a( H# W8 K: }
DSC05205.JPG
DSC05206.JPG
DSC05207.JPG
DSC05208.JPG
DSC05213.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4 13: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半坡文化遗址——中国石器行(西安段), \0 _, _' b# n6 Y# u- I
DSC05215.JPG
DSC05285.JPG
DSC05286.JPG
DSC05361.JPG
DSC0536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4 13: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半坡文化遗址——中国石器行(西安段)
" k1 i; M4 L8 u* \/ _$ T
DSC05363.JPG
DSC05364.JPG
DSC05365.JPG
DSC05366.JPG
DSC0537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4 13:17:54 | 显示全部楼层
半坡文化遗址——中国石器行(西安段)! M; t* c! W+ v& f
IMG_20130527_183447.jpg
IMG_20130527_183628.jpg
IMG_20130527_183956.jpg
IMG_20130528_082953.jpg
IMG_20130528_083222.jpg
IMG_20130528_083617.jpg
IMG_20130528_083632.jpg
IMG_20130528_083646.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4 13: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半坡文化遗址——中国石器行(西安段)
) ^; s& \) h, V: O+ K" S
IMG_20130528_083646.jpg
IMG_20130528_083704.jpg
IMG_20130528_084831.jpg
IMG_20130528_084841.jpg
IMG_20130528_084859.jpg
IMG_20130528_085005.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4 13: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半坡文化遗址——中国石器行(西安段)
5 Y6 }. e; N/ N) O+ [8 `& _
IMG_20130528_085021.jpg
IMG_20130528_085041.jpg
IMG_20130528_085049.jpg
IMG_20130528_085136.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4 13: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半坡文化遗址——中国石器行(西安段)2 t; A# ]( ~- j/ u
IMG_20130527_183921.jpg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4 18: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学习/ F9 o  r( {; K

4 b3 O- r! w1 p* o* }3 h+ L赵哥辛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4 22:12:39 | 显示全部楼层
参观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5 19:37:38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赵哥辛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8 16:34:17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石器网 ( 冀ICP备10012798号-1 )

GMT+8, 2024-12-23 11:22 , Processed in 0.252324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