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960|回复: 26

转 【这里是新疆】新疆孛罗古城:尸骨与黄金并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3-7 14:58: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家家户户盖房子时都能挖出很多尸骨。”, V0 Q5 d9 p" Z- c# c6 c, G- Y
“我们小时候常拿死人骨玩。”
, }% {/ Z1 N) T“对面村子挖出的的尸骨比我们村还多。”

多年前听博乐的朋友说,他们那里有个神秘的村子。

那是一个座落在尸骨堆上的小村庄。

除了悚人的尸骨外,这个村子还先后挖出了不少黄金珠宝和文物。

这是个什么样的村落?

前生今世遭遇了何等变故才演变成今天的尸骨与黄金共存?

强烈的好奇心驱使我要一探究竟7 E( X5 c5 h  o9 t# b
……                                 

这个神秘的村子位于博乐市达勒特镇,名叫“破城子村”名字也透着浓重萧条。

中午到达博乐市,向路人打听,我需要到东郊客运站坐车前往达勒特镇。

穿过博乐市闹区,走到东郊客运站。

% Y+ A. r" \2 ]6 r3 Y
车站很小,售票员用算盘与笔来收钱记账。

她会特意询问每一位购票的旅客“坐金杯还是大发?”大发车是个小面包,能乘坐数人,金杯则比大发高一个档次。

从东郊客运站到达勒特镇有27公里路程,车票只需5元钱,无论乘客多少,到点就发车。

通往达勒特镇的公路开阔平坦,道路两边种满杨树。

林带两侧是望不到边的农田,在冬日里都盖着厚厚的积雪,天空湛蓝,像平静的海平面。

冬季路面如镜,27公里的路程似乎走了很多时间。

司机双手紧握方向盘,盯着路面,一言不发。

车辆如冰天雪地里的一只寂寞小甲虫,小心翼翼的前行。

在一个名叫“查干树木”村的村口,司机停下车,指着路西的方向

“朝前走一公里,就是破城子村。”又朝北指“走1公里,就是乌兰托哈东村。”       11111.jpg                                          

% X* Z) F  `4 }( E: P1 w; c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4-3-7 14:59:33 | 显示全部楼层

此时太阳斜挂西边树梢,夕阳把树林抹成金黄色。

这片树林周围的三个村庄(查干树木村、乌兰托哈东村和破城子村)都沉默着,

村民屋顶烟囱里钻出袅袅青烟,摇摇晃晃,像睡着了一般。 222222.jpg

穿过树林,拐到低洼的农田里,顺着田埂朝破城子村走去,厚厚的积雪在脚下吱吱做响。

农田中,有的地方已经犁过,有的地方还种着棉花,有的地方长着一米深的枯草。

一群奶牛散落在田间地头,有的还在专心致志的吃草,有的已经三五结伴,排着队朝村庄走去。

一群羊在聚精会神的吃着冬天的枯草,寒冷也好、傍晚也罢、都影响不了它们的食欲。 33333333333333.jpg


+ @/ a. d9 V: z! `- O; i4 f; u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7 15:00:57 | 显示全部楼层

新疆冬季里的白天格外的短,不过才下午5点,天空却迫不及待准备降下夜幕了。

徒步约3公里,翻过棉田,翻过几个土城,便进了村子。

那是一户人家连着一户人家的小村子,都是平房。

一户人家到另一户人家间只有几步远,路面上的积雪被打扫的很干净。

住宿成为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我决定借宿在当地村民家,这也是我习惯用的方法。

村子里借宿,当然是找村干部帮忙最为妥当。

向一个约摸七八岁的小男孩打听村长家,然后小家伙把我带到一户人家里。

院门是用枝条编的,矮小宽大,翻门而过轻而易举,新疆乡村的院门嘛,防君子不防小人。

喊了几声后,一个约摸五十岁的男子走出来。

他叫李辉国,不是村长,是这个村的会计,也是破城子村老居民。

我说明来意,他说没问题,不过,要等他把手上的资料整理完,我可以先进屋烤烤火。

得知我是冲着“破城子”村的神秘而来,他就笑了。

他告诉我,破城子村有一个很鲜明的特点,村民们清一色是汉族人,这在达勒特镇的几十个村落里,是绝无仅有的。

“别的村子有汉族,有哈萨克族,有蒙古族,也有维吾尔族,就破子村村民全是汉族,而且籍贯遍布全国十多个省份。”

村民口音很杂,有河南口音,有四川口音,还有甘肃口音。

他们都是60年代和70年代从内地来到这里的,从此在这里扎根落户。

不但自己村的人家都相互认识,很多人还和邻村乌兰托哈东村的人熟识。

李会计忙完,带着我去找借宿的人家。

我们在小村子里七拐八拐,顺便把村子看了个大概:

破城子村没有楼房,家家户户住着平房,都带着宽大的院子。

院子里有菜地、有棚圈,角落里大都搭着简易旱厕,猫猫狗狗之类的家畜在院子里卧着,个个显得懒洋洋的。

为我提供借宿的是一位阿姨,李会计和她聊了几句“这个丫头外边来的,没地住,在你这凑和一晚……”

阿姨抱着小孙子,很是爽快“好。” 555555555555.jpg

" X; O2 R2 ^/ H/ a
444444.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7 15:02:3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天吃完早饭,阿姨带我去找一个叫“赵曰财”的人,据说,他是对破城子村的“神秘”最为了解的人。

赵曰财六十多岁,中等个,偏瘦,很乐意的讲述他所知道的点滴。

就在前两天,他在院子里挖坑埋木桩拴家畜。

挖了几下,两只人的头骨夹着土壤被铁锹铲出,两只人头骨嘴里的牙齿还在,瞪着已变成黑洞的双眼,让人毛骨悚然。

他把人骨捡到一旁,继续干活。5 S- r6 W: a, c$ E6 J
埋好木桩,他转身回屋,这一天对他而言,和以往的任何一天没有什么不同,即使挖出了人骨头。

在这个动动土就能挖出一堆尸骨的村子里,赵曰财已居住了38年,其间,多少次看到死人的尸骨,他已经记不清了。
% p& @. y2 g1 D$ Y( u, I) D0 U在他眼里,这些尸骨就如村子里的一草一木,不值得大惊小怪。

“我们这个村子,就是建在尸骨堆上的。”赵曰财说,语速缓慢使他显得平静如水甚至有些漫不经心。

但破城子村村名的来历极其简单——村子里有座破旧废弃的古城。

[去古城的路上] 111111111111111.jpg 在古城北面,是一片低洼的农更地。在三十年前,洼地是一条干河床,乌兰托哈东村站在河床岸边与破城子村隔河对望,诉说着与破城子村相同的遭遇——它脚下的尸骨比破城子村还要多。用“遍地白骨”形容乌兰托哈东村脚下黄土似乎并不为过。 盖房子打地基;翻地犁地都能带出白骨。有时一挖挖出好几个人,往前走几步再挖,又能挖出几个人。 在年龄上了40岁的村民中,大多数人对尸骨话题已感到厌倦和老套。 “我们小时候常拿死人骨玩呢,有啥稀希的。”一位妇女说。在她的记忆里,死人骨是她那一代人童年里不需要花钱买的玩具“有时把骨头捡了一堆,头身子、胳膊、腿的拼到一起“ 村子里为什么会有大量尸骨?这些掩埋凌乱的骨骸,即不像正常的埋葬,也不像是正常的死亡方式,“他们”究竟是什么人?从何而来,又为何命丧于此?这些疑问在破城子村和乌兰托哈东村的村民眼里,只是饭余饭后的众多谈资中微不足道的一项。村民们最关心的,是庄稼的长势和收成。 聊完天,赵曰财带我去古城,其实就是一个被铁网围起来高土包。因古城位于达勒特镇,故取名为“达勒特古城遗址”

5 X3 Z1 u* e# K5 _( C& e! w2 w. v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7 15:03:08 | 显示全部楼层

222222222222.jpg 通过村里的一条主干道,便能直达古城。

路边黑色电线杆上挂着路牌,显示经过多年的风吹雨打,上面的字依稀可见“宝城路”,可见古城出宝不是吹的。

赵曰财说,在70年代,古城保存的还不错,东含查干苏木村,南至破城子村南边,北边是乌兰托哈东村。

古城分为内城、外城、外城延三部分.


& k: `- |) w; l8 }

城墙残垣高有3米,宽有4米,城外分布了8个暸望台,每个暸望台占地曰有20米。后来由于开垦荒

地,这些暸望台都被推平了,70年代末开始,不断有村民来古城取土做肥,古城被破坏的体

无完肤。

$ M$ b; z- E) d1 Z6 E

如今,古城只剩下屈指可数的几断残墙断壁,站立在茫茫白雪中,透出无限苍凉

( u  F8 T/ F9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7 15:04:06 | 显示全部楼层

走到东边,两处断墙相对,中间有个大口子,60年代时,这里是个城门。而古城东面脚下的低洼田地,以前则是干河床。

赵曰财认为这是古城的护城河。

33333333.jpg 444444444444.jpg 赵曰财在古城里发现了水晶做坊遗址,并捡回了一袋水晶,有的水晶已经打成心形的装饰品。

而根据文物专家推断,这些水晶至少有几百年的历史。


0 [/ b- S: P9 [4 ~( 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7 15:05:22 | 显示全部楼层

赵指出当年发现水晶做坊的地方] 11111111111.jpg

( E$ F5 N/ U% z# S

但在70年代到80年间,人们文物保护的概念很淡,80年代未,古城引起当地文物部门重视。

考古人员在古城陆续发现了很多珍贵物品:
5 ?3 U" p9 I* r) H经专家测定,这些金银财宝里,有元代瓷器、玻璃器皿;

有12世纪时期察哈台汗国的金、银、铜币;

有宋代银铤、铜镜,有宋代代表性的皇宋通宝、政和通宝、圣宋元宝、太平通宝等古钱币。

一些在金银钱币上,还印刻有“布拉特打造”的字样。


$ H9 E4 B0 l1 `. ~) d* i% O

专家断定,不断涌出的大量珍贵文物和白骨,都是达勒特古城所剔,古城脚下的破城子村和

乌兰托哈东村也被外界传说成“家家都有宝贝。”

2 F! Q! ]8 o" T7 a1 P: b

外村流传着很多关于这两个村子神乎其神的说法,全和古城有关,流传颇广的故事大致有以

下几个:

! B5 F" F4 i* e. t. m
一个村民从古城挖出一堆金条,却不认识那是黄金,一次没钱买酒,就拿了一根金条到镇上的商店换了一瓶2块5毛钱的白酒。


5 E* j4 i, L/ {7 |) b5 ]

一次,有外来民工到古城干活,挖出好几只陶罐,里面装满用黄金打造的金币,那人当即扔下工具,抱着罐子狂奔而去,再没人见过他。

+ E9 h1 A% Y& \8 P9 L8 n& c

还有个人,在古城干活时,挖出一个古代头盔,头盔用黄金镶边,那人把头盔上的黄金撬下来拿到内地卖了个好价钱。

  u3 }6 S# F" D

这些说法可信度如何暂且不论,但确实有人在古城里挖出过金条,这人便是乌兰托哈东村村民居马巴依。


7 s7 ^/ P" ^$ ~6 s- {6 E' M6 E* w- ~# G) E

1月10日下午,一路打听,我找到居马巴依家。

居马巴依放羊去了,他的老伴、55岁的莎丽莎汗在家中,她回忆了金条事件。

+ }& V' l# y, Y9 f6 {3 ^# 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7 15:06:35 | 显示全部楼层

莎丽莎汗爱笑、待人很热情]

3333333333333333333.jpg

80年代以前,古城周围并不像现在这样布满屋舍田野开阔,而是长着大片茂密的鲁苇,显得

阴森,很少有村民到那里去,也没人想到这片芦苇丛中竟会有一个规模庞大的古城。芦苇丛

以外的土地,大多是白碱地。

. C+ D7 f- p2 v) Z" M: S9 a  J& Y

居马巴依老人觉得自家地里土不肥,庄稼长的也不好。

见那一片芦苇长的又高又大,断定那里的土质一定很好,便去那里取土拉到地里做肥料。


8 U* o( z$ y' f6 v& b2 h6 @

(后经测试,达勒特古城附近土壤之所以特别肥沃,是因为那些土里含有大量的磷,而尸骨

变成粉沫后便含有高量的磷。)

! `# [) i# ~9 R3 G) J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7 15:06:49 | 显示全部楼层
土的时候,挖出8根金黄色的长条,沉甸甸的,居马巴依以为是铜,也没觉得稀奇,就
& R+ V9 d1 V- b$ k! V扔在院子里给小孩当玩具,打算等到冬闲时缠在马鞭上做装饰。
" ~' S! A; G/ W; Q, i5 ?% p% @ ! N$ n9 ~. y: R7 R
直到有天有人来串门,认出那是黄金。5 k$ _5 ^$ l0 @4 z! X, [
相对挖出白骨而言,挖出黄金的消息令人振奋,并迅速在达勒特镇传遍。
, {7 T4 T# O9 R6 b! ] “天天都有别的村子的人到我们家看金条,我们烦的很,也担心会带来祸事,就把黄金上交了。”
) t: t' V* A6 Q) I* P: q
* r' a8 u2 N, ?+ X; M莎丽莎汗和丈夫并没因挖出金条而暴富,但她没流露出丝毫遗憾和失落“那本来就不是我们
% H2 I% K! _* J" ~- U的东西。”倒是我的数码相机引起莎丽莎汗的好奇,照相时,莎丽莎汗搂着我的肩膀,笑的开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7 15:07:25 | 显示全部楼层

破城子村民李廷铮也在古城取土时,收获了一对黄金手镯。 5555555555555555.jpg


4 T! u2 p) k" {* R

1979年春天,李廷铮把堆积了一冬天的“古城肥”撒干做肥料时,竟撒出一对扣在一起的手镯,黄闪闪的,一点也没生锈。

他认出那是对黄金手镯,有着漂亮的纹路,古朴大方。

这对手镯在李廷铮女儿手腕了戴了很长一段日子后,最终也交给文物部门了。


. w4 E1 z2 p6 w% c/ p7 T4 ?

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的古城周围,随便转悠一圈,便能捡到有孔、无孔的古钱币。那个时期

,村子里每天都流传着,谁谁家挖出宝贝啦。后来,博乐文物部门到村子里征集文物,破城

子村村民大约献出很多件。

  R% _: v9 o  f/ ^4 P2 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7 15:07:3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对黄金手镯如今在博物馆里。]
4 r9 `- W0 K6 g5 `& g# p& z& I  l   \2 i7 ^( \( y+ m( F+ ]# f' b
财富与尸骨并存,使达勒特古城越发神秘,便达勒特古城缄口不言,化作巨大迷团默默卧在
' f( k8 q; Q+ Y6 N年复一年的时光里。2 ^5 s# w! J0 q3 d

, m: k+ }$ R) u$ j博乐市文物管理局局长的韩雪昆,是最早关注破城子村古城的文物工作者。$ V' l. k2 I3 f: q/ x9 G3 g. K
他介绍,古城便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孛罗古城,也是古代博乐城。
' J& y# O. L7 A ( z: _% I. E6 m8 ^, ?/ E' G
随成吉思汗西征的侍从耶律楚材在1219年的回忆录《西游录》中记载:“……有一座叫不剌的繁华大都市……”
6 l4 l; z  D* H: p耶律楚材记录的不剌城和现在的达勒特古城的地理位置十分吻合。& R0 `5 I  g6 j2 r5 o- y) i$ U

4 A8 B% w6 G( u& v1 r7 F2 \孛罗城的钱币制造业也相当发达,钱币多为金银铜打制,钱币的铭文是“不拉特打制。”,
& {- ~9 g2 [, F7 t+ v" d8 }“不拉特”即“孛罗”的谐音。在波斯语中,“不拉特”的发音还是“钢”的意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7 15: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达勒特古城地表中,散布着大量冶炼铁渣、铁矿石和烧成玻璃状的炉壁,还发现了钢铁窖

藏,说明孛罗城是历史上天山北部重要的冶炼基地,或许,它与“孛罗”是波斯语“钢”有

着某种深刻的联系。

66666666666666.jpg

在达勒特古城地表中,散布着大量冶炼铁渣、铁矿石和烧成玻璃状的炉壁,还发现了钢铁窖

藏,说明孛罗城是历史上天山北部重要的冶炼基地,或许,它与“孛罗”是波斯语“钢”有

着某种深刻的联系。


7 }# N; o- e8 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7 15:08:25 | 显示全部楼层
破城子村和乌兰托哈东村大量的尸骨会不会是孛罗城的城民呢?如果是,他们为什么大面积; e+ _9 n: W9 W2 z  b& b
消亡在这里?孛罗城又是如何消失的?0 l1 E+ D' W! R) g
7 y3 X7 B# p9 Z3 S
有说是孛罗城毁于战争。/ m! L+ i- ]: Z
如果战争令孛罗城消失,那么,敌人走时,为何没带走城中的金银财宝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7 15:08:39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达勒特镇老人中间,流传着孛罗城消亡的两种说法。
* C8 t( y! N% _2 f9 k: {一是博尔塔拉河突发洪水,把孛罗城淹灭了。8 w2 K6 ^& @& b
但发现白骨的地方位于城市的上游,如果死于洪水,他们应该是被冲刷到下游地区才对。
8 L: {1 r: M, G 4 j0 n7 \" y* G: q* ]  o! e. [. H
第二个说法是屠城。元代末年,新疆北部战火连年不断,政治文化中心和军事重镇的孛罗城
) e* w  @. `+ a0 z- E6 z,成了各个势力争夺的焦点。% T  S* D; Q3 W% V0 T# z2 y4 N; K

# {: ^- S  _4 d. p5 G% y孛罗城战略地势险要,敌人久久不能攻克,孛罗城出现内奸,在夜里悄悄打开城门,把敌人迎进城中,敌军兵不血刃的就占领了孛罗城。
& ~# b1 _; R; C2 e2 ?% z5 B之后,敌人收走了孛罗城所有武器,并将城民赶到了孛罗城的北边,把他们集体活埋了。
6 R! K- c; O+ L7 b, x& m这时,突然滔天洪水而至,敌人来不及带走城中的金银珠宝就匆匆逃离孛罗城。$ G5 Y" R7 `. [7 q' U4 @: J

# z2 E4 J; T; k8 w! \2 \7 S可是,达勒特古城没有出土一样兵器。' `4 J+ P7 l! J, Z/ D6 L
难道在洪水袭来之际,逃命的敌人连孛罗城的金银财宝都顾不上带走,还顾得上搬运他们收缴的兵器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7 15: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777777777777.jpg 孛罗城如何突逝在历史的长河中?

1 ~# F5 i6 ~3 O" `& @7 T. x  Q# `
城中为何有大量尸骨,至今都没有准确的说法.


- Q6 J3 b6 g, I. N. @

孛罗城留下的千年疑云,也许就像破城子村老村民赵曰财感叹的那样


: e; T6 I, q& ]6 e

——只有太阳知道,月亮知道。(完)


6 H; U' V6 p6 o  q4 w; G! f0 ^. N" U: Z+ 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石器网 ( 冀ICP备10012798号-1 )

GMT+8, 2025-10-14 12:54 , Processed in 0.07781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