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孔虫是一类长有伪足的微小的单细胞原生动物,它们当中的大多数都有矿物质形成的硬壳,壳上多有开口,壳壁上还有许多小孔。有孔虫的身体由一团细胞质构成,细胞质分化为两层,外层又薄又透明,叫做外质;内层颜色较深,叫做内质。外质围绕着壳并且伸出许多根状或丝状的伪足,主要功能是运动、取食、消化食物、清除废物和分泌外壳。内质包在壳里,有一个或几个细胞核,而且还含有食物泡。
+ R' T7 ~7 g- u* }- R, C O) N" h7 W, [9 C
现代的有孔虫绝大多数都是海生的,只有少数生活在泻湖、河口等半咸水的环境里,也有极少数广盐性的可以生活在超过正常盐度的咸水里,还有极个别的可以生活在淡水里,如瓶形虫超科中的个别种属。大多数的有孔虫营底栖生活,少数为浮游生物。底栖的有孔虫通常都可以在海底缓慢移动,只有少数固着生长。
/ k- s6 a5 z2 e0 \2 W. E
. \ Z! D2 P6 y" ^4 d. X" U3 H 有孔虫经历了从寒武纪到现代的漫长岁月,其间不断演化发展,总的趋势是越来越繁盛,但是在不同地质历史时期又表现出一定的特征,使得整个发展过程形成几个高潮,分别出现在古生代的石炭纪到二叠纪、中生代的白垩纪以及新生代的始新世和中新世,现代则又是有孔虫的一个繁盛时期。
' T- u" G& v; y6 O2 t* b
% i( J, c# X& v9 L7 ] 由于有孔虫的某些类群演变迅速,在地质历史中存留的时间短,因此常常成为相关时代的重要标准化石。尤其是因为它们体形小、数量多,同时它们的化石在钻井岩心和海底取样中比较容易被大量采集到,因而有孔虫在蕴藏有石油的地区进行井下海相地层对比、划分以及进行海洋地质研究等领域都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