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因其耀眼夺目的光泽、富丽堂皇的质地被人们所喜爱,也因其恒久性及延展性被制作成种类繁多、华美靓丽的首饰。首饰,古称“头面”,本指男女插戴于发髻之上的头饰,后来逐渐演变成穿衣带帽时用于装扮的饰品,包括头饰、耳饰、项饰、手饰及佩饰。首饰是随时代的不同、人们生活习惯和服饰的变化而发展的。佩戴首饰,增加美感,自古以来就是一种风尚,早在商周时期我国就制作出了成套的金质首饰。唐代是金银饰品制作和使用的鼎盛时期,人们把金、银、珍珠、宝石相互搭配,发挥不同材料的特点,充分展示出饰品富丽多姿、华美精致的风采,对后世的金银细作有着深远的影响。明清时期是我国金银工艺史上的又一个鼎盛时期,其制品数量之多、工艺之美,都是空前的。 0 r+ C% {6 R% E1 B4 u. g
' T8 |: p3 c( ?) t& Q, V) R. U
b) W* v8 k' x1 A; d, F 这顶“金镶宝石花蝶凤冠”,通高6.9厘米,口径9.9厘米,重184.8克。粗金丝做成上小下大的攒尖式圆框,框架当心一只金累丝镶宝的大凤,其下贴口沿一溜五只金镶宝小凤在前,一溜金镶宝钿花在后,又以大小不等的金钿花自第二行起依次推向上方,且节节收束,端处则以一簇宝钿花结成一朵而关顶。金冠尺寸不大,刚好可以扣于高髻之端。此冠出土于湖北蕲春刘娘井明墓,墓主人是荆端王次妃劉氏,为荆恭王本生祖母,追封荆庄王之本生母,卒于嘉靖三十九年。
0 L: `8 p. C2 g5 j0 c @3 \. l* W1 y 簪本称“笄”,又称“簪子”,是历史悠久的用于束发盘髻的工具。随着时代的发展,发簪的制作工艺也越来越复杂,材质多用金、银、玉、玳瑁、犀角等贵重材料,造型更日趋精美,累丝、镶嵌、花丝、錾刻、制胎等综合工艺运用十分纯熟。尤其是根据各种宝石的色泽、属性,仿照自然界中的花卉、蔬果、昆虫制作的簪花,形象逼真,宛若天成。
' `/ G2 h5 z s Q7 |8 a 与“挑心”相似,也是单独一支而位于(上髟下狄)髻之端,簪戴方式却是相反,即由上而下,其名为“顶簪”或“关顶簪”。如这件“金镶宝石三层菊花纹簪”,簪首顶部一花双层花瓣,二、三层多朵单层花瓣,下为花叶作托,托与花之间掐丝藤蔓连,藤蔓上开单蕊六瓣朵,做工精美、设计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