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 O3 z F! e- M- f- A7 L) M; M
明代的耳环和耳坠之间有些并没有明显的区别,通常把垂饰部分能够自如晃动的称为“耳坠”或“坠子”,垂饰与上部的弯钩为一个整体,不能自如晃动的则称为“耳环”。典型的明代耳环簪戴起来,耳后会露出很长的细长弯脚,而耳坠则不是这样。在官方的舆服制度中,耳环比耳坠更加正式。葫芦耳环是明代耳环最为流行的样式,它从元代继承而来,就基本造型来说,变化不大,但以添饰上盖和托座而显得更有意趣。这对“葫芦形金耳环”顶覆四片金瓜叶,中间二珠为金拉丝的花球,两两相叠,做成葫芦,玲珑之至,亚腰处是小金珠做成的圆环,下端又用金叶托底,制作精致细巧。
/ Q! F/ @) I r+ l* W
唐代时把戴在手腕处的钏称为“腕钏”,而戴在手臂处的称为“臂钏”或“臂环”。迄今为止,唐代玉臂环仅见于何家村窖藏,展出的即是其中的一件。其以金质铰链将三段弧形白玉连接在一起,环正面有三条凸棱纹,每段玉的两端均包以金质兽形铰链,内侧用金钉铆接。节与节之间双兽的吻部正好交合于中轴,由三个中空的圆穿扣接,穿内置金轴铆接相连。可以自由曲伸,合之则圆。合口处金轴为双条形插销,球形钉帽,末端闭合与圆穿内置横档相扣合,以防插销脱失。销钉既可以灵活插入或拨出,又不能完全脱开,便于佩戴时的开启与闭合。此件器物制作工艺精湛,装饰华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