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化石网上关于氧气含量和哺乳动物的关系:
$ A2 T0 e8 A# o0 V研究人员报告说,大气中氧气含量增加的时期与哺乳动物进化的重要阶段相符,意味着氧气的增加使哺乳动物多样化和变大成为可能。Paul Falkowski和同事通过分析原始沉积物中碳和硫的同位素记录,重建了过去2.05亿年中大气的氧含量。他们发现在超大陆-联合大陆(Pangea)分裂成较小的大陆、大西洋海盆形成期间,大气中的氧含量大约增加了一倍。在大陆边缘生活的浮游植物的进化极大地增加了海洋沉积物中的有机物质,这最终使更多的氧气释放到大气中。这些作者的结果还显示,氧含量在侏罗纪(约2亿到1.45亿年前)和始新世初期(约5500万到4000万年前)增加相对地快。他们指出,鸟类和哺乳类的代谢比爬行类的代谢需要更多的氧,有胎盘的哺乳类的多样化时期与大气中一个氧含量相对高和稳定的时期一致。作者说,虽然发生在白垩系-第三系界线的大灭绝为后来哺乳类的兴起提供了生态机会,但是大气中氧的条件也许促进了这个过程。
7 e: P- Q8 `. U k7 W, G( l
3)一项新研究表明,多数现代哺乳动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恐龙消失很久之后出现的生物大暴发时期。新结论对关于现代地球生命的一个基本理论提出了挑战。因为当今的主流观点认为,恐龙在大约6500万年前白垩纪末灭绝时,一直在附近静等的哺乳动物欣然接管了它们的地盘,并迅速变得多样化,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哺乳动物物种的各个家族。但新结论认为哺乳动物多样性通过两个重要阶段逐渐形成。第一个阶段发生在白垩纪结束前几百万年,另一个阶段发生在白垩纪结束后几百万年。2 }' M$ N- ^; V2 \6 ^2 C9 ?& w
科学家绘制了当今几乎所有4500个哺乳动物物种的基因“族谱”,发现在1.6亿年的跨度中,哺乳动物在大约9300万年前经历了首次多样化大暴发。当今灵长类动物、啮齿动物和有蹄动物的祖先最早出现在大约7500万年前左右。期间,许多哺乳动物物种像恐龙一样遭受灭顶之灾。第二次多样化发生在大约3500万年前,产生了现今哺乳动物的家族。在哺乳动物的进化过程中,有一个明显的趋势就是:许多类群的体型逐渐增大,特别是在第四纪冰期的化石中,含有很多大型的种类。对此现象有几种不同的解释。
# A }/ `8 b, H, C+ A1 v 第一种观点认为,体重增大是对寒冷气候条件下减少体热散失的适应。 第二种观点是, 体型增大有利于延长动物寿命,对于需要等待适宜条件才能繁殖的动物来说,增加了繁殖机会。5 [% B" _ n5 ~1 I- `9 a8 j7 A9 t+ m
第三种观点是所谓的“古生物体型增大定律”。简言之,该定律就是:“在古生物的每一小分支中,都是从小的体型开始,以后体型逐渐增大,最后达到最大体型。当一种古生物达到最大体型时,这一分支就灭绝了。” 也有学者从另一个角度来解释,认为竞争作用、捕食作用以及资源利用的特化对哺乳动物进化过程的影响使得其在进化过程中体型变大。哺乳动物进化过程中体型增大有4 个方面的原因,即:(1) 较大的种类在与利用相同资源的较小种类的竞争中具有优势; (2) 为了避免激烈的种间竞争,一些种类专门利用某些只适合于体型较大者利用的资源; (3) 某些食草动物依靠增大体型来增强对付天敌的能力; (4) 捕食者—猎物之间的协同进化导致两者体型增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