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10-25 07:39:58 来源:云南网社会频道
+ n& ^, r$ x8 y9 T3 j: y
$ d& j- q3 i4 W3 \ a4 ]大小三叶虫化石堆满屋 富民农民想办化石博物馆
U3 [+ u5 v# y* @4 O& L
# X( L o1 p4 ^1 s' w% g0 Z“这个是云南头虫,这个是关杨虫。”前天下午,站在富民县东村乡杜朗村垭口公路边的废石头堆上,龙云松指着石头里的图案如数家珍。他说,这些三叶虫化石和昆明海口、黑林铺玉案山段以及澄江发现的三叶虫化石群都属于寒武纪时期,只是被日晒雨淋后大多风化了。
* Z- U# v7 h$ [% M, U 在龙云松的家里,大大小小的三叶虫化石更是堆满了一个小屋。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有钱时就搜集古董,没钱时就上山寻找化石。龙云松是富民县款庄乡马街社区居委会沈家村村民,应该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他怎么会对三叶虫化石如此熟悉呢?
' \. n8 p2 p4 D7 b8 L& t5 G 骑车上山一整天找化石9 u) r1 z0 h$ n( O! ~6 M: H: z2 N
龙云松今年40岁,只有初中文化,个子不高,常年在室外干活,皮肤黝黑。记者前天见到他时,他正戴着一顶草帽,在杜朗村垭口公路边的乱石堆里,不停地拨弄着即将风化的石头寻找化石。公路下边就是普渡河(当地人也称螳螂川)。
4 M. T; ?3 M/ w$ m “云南头虫、关杨虫、古莱得利基虫等三叶虫种类这里都有,还有一些叫不上名字的贝壳。”龙云松说,普渡河两边的山上,很多地方能发掘到三叶虫的化石。说起自己对三叶虫化石的痴迷,缘于一次偶然的参观。; I/ P5 J; k0 X }/ d- Z
2006年,在昆明打工的龙云松有一次去昆明博物馆,看到了里面展览的三叶虫化石标本。“那种虫子在老家的山上肯定有。”龙云松说,那次看到三叶虫化石的标本后,他觉得这些虫子非常好看,回到富民老家后,就开始上山寻找化石。
* K, P2 H. a4 g+ Q9 G* ` “刚开始家里人都不理解,老婆和父母都反对,都说我不务正业。”龙云松迷上化石那会儿,早上吃完早餐,戴上草帽,将小榔头、螺丝刀、刷子等工具放进摩托车的后备箱,备着一瓶矿泉水,骑车上山就是一天。太阳下山时,他带着大块小块的石头回来。
, G% \- ^( ~. p 遇到图案比较完整的,他就用刷子仔细地清理出来,然后对着书上的图片,确认是什么品种、叫什么名字,记清楚后再用塑料袋扎扎实实地裹起来,一个一个装在鞋盒子里,当宝贝似的收藏起来。8 t/ \6 `$ x. ?
在龙云松的卧室,床正对着的衣柜上,贴着他从昆明博物馆抄来的图表。上面从新生代到太古代,每一个时期各种动植物的进化历程和代表动植物种类。
w# W \& f, G 除了床和柜子,卧室里大大小小堆满了石头盒子,墙上还挂着若干块木匾。其中一块“红军步十三团二营第八连”送给当地一名老中医的“春暖杏林”木匾(本报去年5月10日曾作过报道),是他花了450元从其他村民手中买过来的。另外还有滇军总司令官顾平之颁给寻甸甲长丁朝仁的牌匾,上面“捍卫桑梓”4个大字苍劲有力,只是金黄色的漆有些脱落。
% G" r$ F5 e. Y0 D% k3 t# ^# ~: W# O4 E' f( W" E/ z! R
8 X) H) e" T5 u0 b0 g! Y+ _6 G# Y$ o& z* G+ u$ d; i+ _- y
龙云松在东村挖到的古生物化石 |
评分
-
3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