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Y9 C. i ]" A9 m新疆且末县吾大其古墓群出土的铜刀。(来源:中国新闻网)* I1 m. j# {0 W; ?1 O
, P5 D+ F6 t1 I; P% ?) ?; n
新疆且末县吾大其古墓群出土的铜镜。(来源:中国新闻网)
6 ?9 d! O% \4 x2 z4 L- N; v* B$ W, r9 K# O7 r8 A' q$ o# T
本文摘自:中国新闻网,作者:孙亭文 龚李义,原题:《新疆挖掘水毁古墓群 有望启动小宛国历史研究》- i, ?- H' u/ G$ [8 G$ C- u
+ j5 C. _! G& p m
经过连续三天的挖掘清理,新疆且末县被洪水冲出的吾大其古墓群抢救性保护工作告一段落。10日,负责考古挖掘工作的新疆博物馆考古部研究员王博告诉记者,吾大其墓地的发掘隐射了古西域三十六国之小宛国的文化,可借此研究小宛国的历史。- t& @6 u! M4 B
8 B# _* F/ C( F$ l# n5 h3 Y; w. U据悉,由于当地今年夏季突发洪水后,一个距今2000多年的古墓群也随之展现在人们眼前,而对于这一古墓群的抢救性挖掘和清理工作已于6日启动,该地点位于海拔2800米高度。+ C, K5 ]0 O% }2 t! W5 B
$ F4 Y, ^ s) z5 f经过连续的古墓抢救性挖掘和清理工作,考古人员收获颇丰,连续出土了饮水用的黑陶、铜器皮带扣、铁骑、随葬的牲畜和成年女性和婴儿的尸骨等,而这个古墓群有12个古墓组成。
! j9 C* Q! K* B3 N" Z/ n8 M* h
( ?) L" b: k8 a且末是“玉石之路”的发祥地和“丝绸之路”南道重镇,古西域三十六国的且末国和小宛国就在其境内。且末国位于平原,曾以农业生产为主,有种植葡萄的记载,该县1985年考古发掘的扎滚鲁克古墓群为研究且末国的历史提供了大量珍贵资料。小宛国位于山区,以养畜为主,但《汉书》中有关记载仅为其城址在且末国以南约300里,大约喀喇米兰河流域中心地带,其余没有更深入的研究,资料很缺乏。 R+ Z1 Z/ E0 D9 f: W
- y: a' a- e% x* j' P1 v
“吾大其墓地在形质上与扎滚鲁克古墓群有较大区别,扎滚鲁克古墓群全部是土坑墓穴,吾大其墓地是石棺墓,这体现了且末国和小宛国的区别”。“这次挖掘的吾大其墓地位于昆仑山北麓沙丘地带,地处平原与山区之间,从地理位置讲,吾大其处于且末国和小宛国的交界。”# o; p6 }. v3 [& m; `
% \4 N5 O5 g8 f9 m+ |
王博说,现在发掘的吾大其墓葬群有两座出土了马头、山羊和绵羊,有的羊头还比较多,说明这的人当时是以养畜为主,与小宛国的生产方式相似,但奇怪的是从墓葬中没有发现牛骨。据现在的吾大其居民讲,他们没有喂养牛的习惯,而是养羊、马和驴,原来,这一处的草场比较稀疏,牛吃不饱,自古就没有养牛的条件。$ T$ a9 s' s+ N+ o, r G
6 p! O- O3 I4 K- G. ~3 B: P E! p
而对于今后如何对古墓群进行保护,王博说,洪水冲出的断裂面弯弯曲曲400余米,墓葬底平面低于现河漫滩90公分,说明历史上这里曾发生多次洪水。现在看到的就是古墓被冲刷过的迹象,进行保护,从河水流向看主要是把洪水挡住,因为墓地面积不清,如全面进行发掘,难度很大,可通过拦坝或人工改道来解决。
: h8 [( _! Y3 U! J- f$ e* J- Z1 r1 C3 X& S
小宛国古西域国名,《汉书·小宛国传》记载,王治圩零城。去长安七千二百一十里。户百五十,口千五十,胜兵二百人。辅国侯,左右都尉各一人。西北至都护治所二千五百五十八里,东与婼羌接,辟南不当道。小宛国在今且末正南,喀拉米兰河北岸一带,由于其南为可可西里山,所以比较偏僻。居民从事农业生产,为古塞种人,属印欧语系伊朗语族之民族。; h4 P* O6 J$ W4 ~
) s9 x2 `$ x6 S7 b% `# j7 |
且末县地处塔里木盆地东南缘,南依昆仑雪山,北临塔克拉玛干沙漠。县境主要是沙漠和绝大部分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地广人稀,平均每平方公里还不到半个人。国道315线和塔中沙漠公路横贯境内,距离乌鲁木齐市约1500公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