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的旧石器文化:200万年前的巫山人和龙骨坡文化(中)2010-11-20 00:24“对于巫山人的研究,我还是很有信心的,我相信随着更多的人类骨骼的发现,国内外的科学界早晚都会承认的。”已经年过七旬的黄万波研究员语气坚定地说。“我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发掘出更多的人类骨骼!”面对学术界的质疑,黄万波研究员准备用足够多的人类骨骼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人类骨骼是最好的证据!”) R/ s9 L$ [ B6 m; a
$ [& Z4 x) j% z3 h$ Q9 e1985年,他们在洞内挖出了一块古人的一段左侧下牙床和一个内侧门齿和两件石器。“但古人的头盖骨一直未被发现。”黄万波遗憾地说。
& [- u& M/ d2 J7 A
& X5 N2 w; H% b后来,巫山发现的“巫山人”标本分别经过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专家用古地磁方法和北京大学考古系陈铁梅教授的电子自旋共振法的测定,发现其已有204万年的历史。发现的石器经过著名古人类学家贾兰坡院士等权威学者的鉴定,“巫山人”发现的两件石器都带有人工打击的痕迹,是古人类所使用的工具。
+ m/ ]$ [% V3 @$ E! F! [: J' y
# Q3 B9 }' L u$ T1 C此前,西方学者大多认为东亚现代人20万年前来自非洲,龙骨坡巫山古人的发现,将东亚人来自非洲的时间向前推了200万年,这对人类演化历史是个极大的冲击。黄万波认为人类在非洲起源以后,在200万年以前就来到大三峡地区,然后慢慢演化成了现代人。“换句话说,人类在非洲起源,但是中国、东亚的现代人是在大三峡地区演化的。”黄万波介绍说。& x/ X* J9 @) C( M
0 p; C. t& y9 v
北大的陈铁梅教授介绍,他用电子自旋共振断代的方法对巫山遗址的出土标本进行了年代测定,结论是早于126万年。“有些人和媒体把一些观点强加在我的身上。”陈铁梅教授气愤地说。- }6 T- K0 o5 O- D3 F" Q- A
; E( @* S3 A+ H; O& L) k3 |# D% I4 a* ]! V& R* T. _( k0 B
在考古界测定标本年代的方法主要有:钾—氩法断代、古地磁断代、电子自旋共振断代等十余种方法。其中“古地磁断代法就是通过对样品的磁偏角、倾角和强度的测定来判断年代的方法。因其测定年代的误差较大,使用时应当与其他方法配合使用。”陈铁梅教授说。
: x) v' u4 t6 T
6 U0 t8 L& b1 f) q% c. n3 t+ d“目前钾—氩法断代是古人类考古中常用的发射性年代测定方法之一。其原理是从2000到45亿年前,钾的放射性同位素钾40中有11%会自发地衰变成氩40。年代越久,氩的含量越多,利用此特征,可以判断无机物的年代。”陈铁梅教授说。
+ X+ L2 }8 F+ N! I% F V# a1 ]$ ]2 Q( W) l+ {# @ P; _' V
“但是,这种方法有一个前提,就是遗址处以前必须发生过火山喷发,地层中才会有钾40。所以,对于没有发生过火山喷发活动的巫山地区,显然不能用这种方法。”陈铁梅坦言。
8 |9 s# }# {+ |( ]7 ]% q* Q
f7 o+ `( R4 @- H) v: b4 _8 F% i
对于外界的质疑,黄万波给美国古人类学家石汉博士去信邀请他到巫山龙骨坡古人类遗址亲自选取化石样品,进行年代的测定。
8 E ~! X$ z; q) c g& _; O
; N, w, ~3 y/ z! q3 R“1993年,石汉博士来到中国后,在巫山龙骨坡古人类遗址的第四层选取了化石标本,他拿回国后用氨基酸测定的方法对化石标本的年代进行测定,认为化石标本的年代是在距今100万年前。”黄万波研究员介绍说。“而我们发现古人的一段左侧下牙床和一个内侧门齿的地层是在第八层,年代肯定比美国科学家拿走的化石标本的地层遥远。” 4 V3 ?9 @# [$ R1 m' o7 _, n
1 c/ S; p# p# Y, w3 i. _: M+ x“从此,国际上对于龙骨坡古人类遗址的年代测定再也没有提出过疑问。”黄万波研究员介绍说。1995年美国古人类学家石汉博士和黄万波研究员合作在权威科学杂志《自然》第6554期上发表了“亚洲的早期人类及其人工制品”一文,报道了他们的发现。由于当时只挖掘出两件石器,当时学术界对“巫山人”是古猿还是人存在争论,这次最新发现给这场争论暂时画上了句号。0 |2 f2 W2 p4 V
& E2 Y W& C; R& u# d
6 n4 D# c' e% k与北京山顶洞遗址发现上万件人类制造使用的石器相比,巫山龙骨坡古人类遗址没有更多石器被专家发现。这在黄万波研究员看来,寻找更多的石器和人类骨骼证据是他的当务之急。5 {: _/ `* }9 O H/ `5 e. g+ o
" r8 ]& W) Q4 j" D1 \, ?, L带着这个想法,1997年,黄万波研究员率领的考古队对龙骨坡遗址进行了第二阶段的首次发掘,在第五至第七水平层上发现了20余件以石灰岩为原料打制的大型石制品;其中有的石器制作得很精致,有的石片打制得很典型。这些发现使得巫山猿人及其文化在国内外得到公认。中科院院士贾兰坡看后总结“毫无疑问是人工制造的”。后来经过考证,这些石制品代表了200余万年前混沌初开的石器工业,这被称为“龙骨坡文化”。
- i5 J9 K# a4 y/ y4 B
$ e5 a4 c7 `& M( \6 |, Z1 |- f0 }% ^% V5 B4 g% y0 h6 Z# K; T
从2003年至今,中法联合科考队对巫山龙骨坡古人类文化遗址进行了三次清理考察,第三次清理弄清了遗址的地质文化分层。根据清理结果,专家将龙骨坡遗址分为三大地质文化层,由上到下第一层为角砾层,厚度约为8米;第二层为橘黄色细角砾层,厚度约为12米;第三层为黏土层。古人类、动物化石及石器主要分布在第二层,有近20个文化带。" |( O# W5 k. k" W# ]3 r# `
- S, c3 M4 `- X0 |% W; ~
经测定,第二层最上面的化石年代为180万年,最下面的为200万年,文化层跨度为20多万年。意味着巫山古人在龙骨坡山洞生活了近20万年的时间。- n; e- h& s1 R7 M2 {. @: V
8 V& [% p6 v; Y
“2003年,中法联合科考队发现了一个3平方米左右的化石层,重叠堆积着大量的大型动物的前、后腿骨化石,并发现大量石器。化石年代为200万年。”黄万波研究员称,化石有明显的石器砸削痕迹,证明有人类活动。“发现大量的大型动物只有前、后腿骨化石,说明古人思维意识的发展,在外打猎无法搬动大型动物时,就将肉最多的前后腿砍下搬回洞中。”黄万波研究员介绍说,大型动物的化石主是象、鹿、牛、麂子等大型草食动物。 A% E$ f4 r% R" \4 p6 c
: P: d$ s" D1 D! ~( ~7 }2 g9 r
黄万波介绍说,通过考古研究,“龙骨坡文化”得到了认可。“文化很重要,文化是根啊!只有中华民族没有文化是不行的,中华文化是怎么传承的,我们必须要找到脉络,这才是最根本的东西。”黄万波说。
/ v" i$ Q7 ?$ w: k, D: g: |: O& _
* t9 t. r- N3 V5 R“我们发现的大量石器证明,中国的史前文明可以再向前推进100万年。至于‘巫山人’是猿还是人,只有等待更多的证据出现来证明,现在讨论没有意义。”黄万波肯定地说。. b' J) y/ Z9 i9 q
! v# @* ], l# m. ~1 p4 |$ d
“现在有关巫山龙骨坡古人类遗址的质疑中,年代测定和石器的问题已经解决,下面的工作是发现更多的古人的骨骼。”黄万波自信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