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湖人 发表于 2010-4-16 17:55:06

让我们来看看:石灰岩、粉色花纹、左手使用、多刃、多方位刮削器吧:

龙山湖人 发表于 2010-4-16 17:55:42

让我们来看看:石灰岩、粉色花纹、左手使用、多刃、多方位刮削器吧:

龙山湖人 发表于 2010-4-19 08:27:35

巨贴欣赏学习.
寻根问祖 发表于 2010-4-17 01:23 http://www.chnshiqi.com/bbs/images/common/back.gif


    谢谢兄弟!:handshake

龙山湖人 发表于 2010-4-20 16:37:22

本帖最后由 龙山湖人 于 2010-4-20 20:32 编辑

说到手斧,我要罗嗦几句:

    半个多世纪以来,西方考古学界一直认为:早期东方人的智商比欧洲人、非洲人低,早期东方人类文化远远落后于西方。其理论根据就是:美国哈佛大学人类学家莫维士于上世纪20-30年代提出的“莫氏线”理论。所谓“莫氏线”理论,就是莫维士依据“阿舍利文化”中最有特色的“阿舍利手斧”(被认为是史前时代第一种两面打制、加工精细的重型工具,这种手斧在非洲产生于150万年前,在欧洲产生于50万年前)的一些特征,结合其在东南亚考察发现大批单面打制石器的特点,在欧亚大陆的中部划了一条线,人称“莫氏线”。该线将旧石器时代早期划分为:先进的“手斧文化圈”(包括全非洲、欧洲的南、中、西部以及中东和印度半岛)和落后的“砍斫器文化圈”(包括东亚、东南亚和印巴次大陆北部)。
    按照这个理论,旧大陆在过去200万年的绝大部分时间里,生活在非洲、欧洲和西亚的灵巧的直立人掌握着先进的阿舍利或“模式Ⅱ”技术,能够打制程序规范、技术复杂的手斧等两面打制工具;而智商较低的亚洲兄弟则缺少这样的能力,只能使用“模式Ⅰ”技术打制简单的工具,如砍斫器和未经加工的石片。西方的“手斧文化圈”代表人类文化发展的主流;而东方的“砍斫器文化圈”是一个“文化滞后的边缘地区”。

龙山湖人 发表于 2010-4-20 16:44:33

非洲阿舍利手斧:

龙山湖人 发表于 2010-4-20 16:45:32

为推翻“莫氏线”理论,从上世纪40年代起,中国、朝鲜、韩国、日本等亚洲国家的考古学家们进行了苦苦的搜寻,希望能寻找到旧石器时代的重要证据。虽未达目的,但他们始终坚信:人类进化的历史总是在人们不断进行的考古发现中改写的。
    2005年12月6日在广西百色开幕的,由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美国史密森研究院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共同主办的百色盆地旧石器研究暨旧大陆早期人类迁徙与演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明确指出:广西自然博物馆和广西文物工作队在百色盆地发现的原生地层中手斧与玻璃陨石共生的现象,进一步明确了百色手斧的地层和时代,使得百色手斧年代距今80.3万年的争论尘埃落定,从而从根本上推翻了世界考古学界的“莫氏线”理论。

龙山湖人 发表于 2010-4-20 16:46:09

广西百色手斧:

龙山湖人 发表于 2010-4-20 16:47:35

    根据以上摘编,我要说的是:一个美国人划了一条线,强化西方人矮化东方人,令东方的一些考古学者寝食不安,四处寻找类似所谓“阿舍利文化”的证据,以其脱掉“低人一等”的帽子。我认为这是东方人的自我矮化!为什么西方人画一条线,东方人就主动让他牵着鼻子走?
    我想:早期人类制作工具的目的是实用,没有刻意的审美追求,“好用”是唯一标准。天然砾石,只要好用不敲不打直接使用;发现刃不合用或手抓不适的才进行适当砸制或者打制,不考虑单面还是双面打制,更不考虑是否对称地打砸掉几块,而是好用即止。这才是真正聪明的古人!而那种双面打制、精工细作的石器,只能让人怀疑它的制作年代(非早期人类工具)以及工具的非实用性(祭器、礼器)。除此以外,只能理解那个制作工具的古人不够聪明,或者是现代人曲解不同地区古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造成“聪明与不聪明”的误判。
    如果“莫氏线”用人类迁移解说:聪明人去了西方,低能儿到了东方,显然荒唐之极!按照我先前关于“人类迁移猜想”,早先人类进行的是“水平迁移”,是先同温区内而后由温度较高地区向温度较低地区的迁移,它是以“温度”为迁移路线的。而不是先到西方,后到东方。再者,“人类迁移是强者出击”,最晚迁移到的人应该相对先进。
    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最终有说服力的只能是通过科学检测定论的原始工具的制作年代和使用年代。因此,“考古学”离开客观真实的历史年代只能称作为“猜想学”或“推理猜想学”。   
    毋庸置疑,早期黄儿岗人是江浙人的祖先之一,也很有可能是琉球人的祖先。江浙人的聪明度在当今中国应属前茅,这或许与其祖先的遗传有关。早期的黄儿岗人在世界同时代人类中是聪明的!

龙山湖人 发表于 2010-4-20 16:49:52

让我们看看黄儿岗人的大石斧吧:

龙山湖人 发表于 2010-4-20 16:50:21

让我们看看黄儿岗人的大石斧吧:

龙山湖人 发表于 2010-4-20 16:50:50

让我们看看黄儿岗人的大石斧吧:

龙山湖人 发表于 2010-4-20 16:51:45

让我们看看黄儿岗人的大石斧吧:

龙山湖人 发表于 2010-4-20 16:54:00

让我们看看黄儿岗人的大石斧吧(2区出土):

龙山湖人 发表于 2010-4-20 16:54:42

让我们看看黄儿岗人的大石斧吧(2区出土):

龙山湖人 发表于 2010-4-20 17:06:50

再看看二区的陶瓷片吧,纹样与一区有些区别: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查看完整版本: 黄儿岗遗址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