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自:珍珀馆 原作者:黄金森林
# O' q! S5 B6 N$ H
2 | m b4 V7 Q/ k' I) j4 O 常会被问到“虫珀的价值怎么判断”,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问题。很想沉淀一下自己的看法,希望能对想了解虫珀的朋友有一点帮助,讨论主要建立在多国和波罗的海虫珀上。! u% a4 w7 s$ f& J- W
虫珀的形成可以主要分为这么几种方式:# S# N. J2 l7 m/ B
1. 琥珀树流出的树脂形成了天然的“捕虫器”,过往的飞虫被树脂黏住后,又被新滴下来的树脂包裹;4 x4 T* r0 ~ j' Q: ]* s" r; I
2. 活动在琥珀树上的生物,被突然滴下的树脂包裹;# B2 ]; v2 T3 M# v
3. 一些生物会被树脂主动地吸引,比如无刺蜂和猎蝽,它们就有一定的几率被树脂包裹;# {" K" l% X! V1 t
4. 由于大风,或一些植物枝条的断裂,一些生物被动地靠近树脂,并被包裹。- s, u) _2 \: I7 D% o! p
3 R# c( w, Y5 r' E1 Y* @/ L! s- x2 j
在自然界中,虫珀形成的可能性从1到4递减。20世纪上半叶,英国的一个学者做了一系列很有趣的实验,他们试图用实验的方法模仿琥珀的形成,来比较远古的琥珀森林和现代森林的物种比例。他和他的学生在一个森林里随机放上很多的苍蝇纸,一段时间后对它们进行回收,并计算所有被苍蝇纸粘黏的生物的比例。实验结果显示,由苍蝇纸采集到的生物中,双翅目昆虫的比例非常大,这和琥珀内含物的情况相似。他们的实验受到了很多质疑,因为他们的实验方法忽略了虫珀形成的方式2和3,且没有考虑苍蝇纸和天然树脂的气味对不同物种的不同吸引,对结果造成了扭曲。不过这多少支持了,虫珀的成因主要是上面讲的第一种情况。
" n+ C! ~: ]* A9 z2 ?6 [
! L7 W4 b. I7 J" N3 a8 a: [ 了解虫珀的成因,对判断琥珀内含物的组成有很大的帮助。在琥珀树周围活动的双翅目昆虫,最有可能被树脂包裹形成虫珀。其次是生活在琥珀树上的其他生物,比如蚂蚁,蜘蛛,蟑螂,石蛃,它们随时都有可能会被流淌下来的树脂包裹。无刺蜂采集树脂用来筑巢,年轻的无刺蜂负责照看幼蜂,稍大的负责采集花粉,而采集树脂的任务主要落在年老的无刺蜂身上。这种危险的生活习性就决定了无刺蜂在多米尼加琥珀里的出现频率。大型的生物很难被树脂困住,有些又不在琥珀树周围活动,这些生物在琥珀里就非常罕见,比如豆娘,蜻蜓等,除非是因为一些意外的情况。当然更罕见的还有水生生物。一些水生生物生活在静水中,有些甚至能生活在由植物叶子蓄水形成的小水潭里,在植物枝条断裂的时候,它们有一定的可能被树脂包裹,而这几率是非常之低的。有些生物只能生活在流动水域中,比如小河和溪流,它们在琥珀里就几乎很难出现,每块含有这种生物的琥珀,都是一个谜。
* v* i: J+ ?# F! `; T
: y: V" E/ t# R 了解了虫珀成因和琥珀森林里各类生物的生活习性,就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虫珀内含物的珍稀度,也能让我们更好地欣赏这些大自然的奇迹。稍微总结一下影响内含物珍稀度的主要因素:) H+ N! R, b3 f9 {% V
/ L. v$ o& q: Z& B
1. 大小。越大的生物越容易挣脱树脂的包裹,也就越稀有。比如蜥蜴(图1,2),还有豆娘等大型昆虫(图3,4,5),一般体型较大,能轻易从树脂中逃脱,它们在琥珀里就极其罕见。相比之下,一厘米以下的内含物,在琥珀中就比较常见。
7 J. _; h1 P! _! t( p) t \( x, m0 l' V1 S/ U
6 q" O1 z' W$ X8 \7 h' O/ k1 W1 X9 x
( T: g3 L$ ^5 D! H
图1,2 蜥蜴尾
9 O: r* Q0 C) M% ]
2 B ^. _& x( s. V2 h
" }/ {6 M- [$ p# }/ c
7 l. S( [ _- L8 N
4 i' _2 b* ]' C) f4 h, G5 ]$ |$ a' `, L9 }5 s* Z/ W& z
+ A, a# P) y/ g图3,4,5 豆娘# j$ E( r2 ?+ o& V) v) U7 @* e
+ q; L4 \4 S1 f! x; V! z: e 2. 物种。生活在琥珀树附近的生物,在琥珀里出现的几率会远高于游离于琥珀树之外的生物。总的来说,吃肉的比吃素的少见,寄生的更为罕见。蜗牛虽然也很小,但它在琥珀里非常罕见(图6)。
# z: r2 b5 x% z# q- A' R7 C: u8 B/ [1 S; h/ |: y# z+ C+ i" S2 |1 q
1 u2 s: O/ L4 ]# E图6 蜗牛
& Y" U- [( F/ j" w4 ]+ l / a1 R% p% y5 B& Z
3. 产地。波罗的海的琥珀森林属于亚热带气候,产生琥珀的植物为松科;多米尼加的为热带气候,琥珀由豆科植物分泌的树脂形成。活动在这两种琥珀树周围的生物群肯定是不一样的,所以即便是相似的物种,在不同产地出现的频率也不一样。比如蚜虫,在波罗的海琥珀里非常常见,在多米尼加琥珀里就屈指可数;相反,无刺蜂和平足甲虫在多米尼加很常见,在波罗的海琥珀里却难觅踪迹。蜉蝣也有类似的情况,虽然它在波罗的海琥珀(图7)里也很少见,但相比之下,蜉蝣在多米尼加琥珀(图8)里更加珍稀。5 ]) b3 X# ^, X" k* v
q5 k$ Z# S0 D2 A! B
, e% s1 a' y Y- X9 F3 k图7 波罗的海琥珀里的蜉蝣。1 ? F I2 G, b0 g4 U6 f
. A$ I! q. H3 L) v$ V
" L- W- j |) K
图8 多米尼加琥珀里的蜉蝣。
+ l3 y* O/ F5 j; b" @
) m7 R8 g6 }( [7 I 4. 内含物的行为。有“情景”的虫珀,可能只是含有一些比较一般的物种,但如果呈现出某种特殊的动作或行为,其珍稀度就不能同日而语。比如拟蝎和大蚊,如果是独立的两块虫珀,再好的品相也不过小几百美金,但如果它们展示出一幅“拟蝎搭车”的画面(图9,10),那么其价格至少飙升10倍。还有驼舞虻求偶(图11,12),也是难得一见的琥珀情景。" y& M2 `% Q! B/ ]2 O Q
& F8 j3 Q! e( ]6 S& k. U" W
! ]7 s8 m u) c8 U6 t" @8 d9 e' l+ ~
) A: d. F: [+ H图9,10 波罗的海琥珀里的“拟蝎搭车”。拟蝎钳住大蚊的腿,借助大蚊的飞行能力开发新的领地
( h1 ]7 i) Z# {& ^3 Q, g# J C1 n
. A( M7 `% |$ z z7 i$ u+ L
8 l8 ]0 Y) U* A( \) R5 {" h O, @8 d/ f
3 {. u8 S& ]" B8 w/ d$ s! }; \图11,12 驼舞虻求偶 |
评分
-
2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