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779|回复: 11

三星堆文明是否真没有文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16 01:44: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自《古道寻踪》

作者: 骆汉城等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器种类和造型都具有极为强烈的个性和本地特征。它们的出土,首次向世人展示了商代中晚期蜀国青铜文明的高度发达和独具一格的面貌。
     三星堆的发现将古蜀国的历史推前到五千年前。一直以来,由于甲骨文的出现至今只有三千年,所以很多的外国学者把中国列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的最后一名。
     三星堆文物的发现不仅为中国的古文明增添了色彩,而且使中国的古文明在时间上也大大提前了。可是问题也随之而来,首先就是三星堆文化来自何方?这里数量庞大的青铜人像和动物,不归属于中原青铜器的任何一类。许多学者认为,青铜器上没有留下任何文字,让人不可思议。这里出土的青铜人像深目高鼻、颧骨凸出、阔嘴大耳,耳朵上还有穿孔,不像中国人倒像是“老外”。
     四川省文物考古所三星堆工作站站长陈德安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三星堆人有可能来自其他大陆,三星堆文明可能是“杂交文明”。不过,专家们的考证似乎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因为无法根据文明的最基本要素文字,来进行考察。难道三星堆文明真的没有文字吗?
     三星堆先民拥有高大的城墙,密集的房屋建筑遗址,以及祭祀坑和其中出土的上千件文物。这些实物例证无可辩驳地说明了三星堆古国不仅存在,而且非常辉煌。
一个民族必备的文明要素,如城市,严明的等级差别等,三星堆都已具备。由此推测,三星堆先民完全具备了形成文字的条件。遗憾的是,从目前发现的大量三星堆文物中尚未发现有说服力的文字资料。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0-5-16 01:45:18 | 显示全部楼层
《蜀王本纪》认为古蜀人“不晓文字,未有礼乐”;《华阳国志》则说蜀人“多斑彩文章”。这次对古蜀文明起源的考察,我们发现在三星堆的青铜器和金杖上都刻有大量符号,这些符号到底是图案呢?还是文字?一些专家认为三星堆的刻画符号基本上单个存在,不代表是语言;而另一些专家则认为,如果单个的符号反复出现,而且代表的是同一个意思,那么它就是文字。
       对有无文字的界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术课题。如果能解读这些图案和符号,必将极大促进三星堆文明之谜的破解。
      文字的诞生是人类告别蛮荒走向文明理性时代的重要标志,人类由于文字的发明及其应用,极大地推进了文明的进程。
      关于汉字的起源,古代典籍中有各种不同的记载。《周易·系辞(下)》中说到,古代结绳记事,八卦为最早的标志符号。郑玄注:“结绳为约,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从文字发展史的立场来看,在甲骨文字体系产生之前尚存在一个漫长的前文字历史阶段,结绳、八卦是文字产生之前的一种替代性符号。但不论是结绳还是八卦,都没有办法完全行使文字的功能。结绳帮助记忆却无法表达思想;八卦虽然是内容非常丰富的象征性符号,但它更多的是表达一种概念,不像文字那样富有针对性。
      如果某种图案或者符号能较明确地表达意义和思想,并且可以描述事件,那么这种符号在功能上就与文字很相近了。随着时间的发展,这种符号就可能演变为成熟的文字。
      除此以外,专家们认为文字起源于图腾崇拜,即文字最早的原型就是图腾。图腾就像DNA一样,是各部族的标志和象征。因此它非常显著,以至于达到了与神同等的地位,所有的人都不可能忽略它。随着人类抽象思维的发展,图腾也逐渐简化,这就是最早的文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6 01:45:56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三星堆出土的上千件文物当中,祭祀用的器物占了绝大部分。当时的统治者极其信奉巫术,经常举行祭祀仪式,这些都离不开语言文字进行沟通协调。很多祭祀用的器物的确都出现了刻划符号,这些符号是否记录了当时祭祀的情景?能否传达一些当时人们的思想?
       很多专家认为这些符号还不能起到记录和表达思想的作用,因为从目前的研究情况来看,他们还无法从三星堆的刻画符号上来推测当时的祭祀情景。
      在战国中晚期曾广泛流行“仓颉造字说”,并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但是文字作为约定俗成的符号体系,它的产生源于人类社会群际间思想交流的需要,而不可能由一人所独创。仓颉造字的传说至多表明,仓颉作为黄帝史官对文字有搜集整理之功。
      由于上古文字为大巫师和统治阶级所垄断,成为接地通天的媒介,因而造成对于文字符号的崇拜,并进而将文字的创造归结为某一具有神意禀赋的人物的创造。这在三星堆也不例外,在那里出土的用于祭祀的文物上,基本都刻有各种不同的图案符号,而这些器物在当时都归统治阶级所有,所以刻画在器物上的图案和符号也只有统治阶级中的少数人才能看懂。有些专家认为这种刻画在器物上的符号图案就是后来巴蜀文字的雏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6 01:46:42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文字是语言的表象。任何民族的文字都和语言一样,是劳动人民在劳动生活中,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多头尝试到约定俗成。
      很多人以为殷墟的甲骨文是最早的汉字,这是不正确的。甲骨文只不过是商代后期的文字,字的个数已经超过5000,而且从字的结构看,传统的所谓“六书”已经具备了。所以甲骨文是一种相当发展的文字系统,汉字的演变在它以前肯定有一个很长的过程。有学者认为,与其说殷墟甲骨文代表着中国文字的成熟,不如说其反映着文字载体的突然改变。
      众所周知,殷商国王十分重视占卜、祭祀和记录,而从事这些工作的巫师习惯于将文字刻画在甲骨上。虽然刻画甲骨文,不如“笔”书文字方便,但“笔”书文字或经日月磨损而踪影全无,或因载体腐朽而荡然无存,唯甲骨耐蚀、刻画深刻,方使大批甲骨文得以重见天日。
      由此可以联想到,是否三星堆先民们也有比较发达的文字,但是由于载体的不坚固,而使我们直到现在都没有看到比较成熟的文字?这个设想是有一定道理的,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当时三星堆的气候湿润,城镇周围都是大片大片的森林,木头肯定是居民们大量使用的材料。他们很有可能把大量文字刻在木头上,而在青铜器或玉器上刻字,在当时来看确是非常费事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刻字的木头都已腐烂不存在了,以至于现在我们无法发掘出更多的文字资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6 01:47:29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字的发展是一个十分缓慢的过程,中国文字的起源应远在殷墟甲骨文之前,这一点已被不断涌现的考古发掘资料所证实,并得到国内学术界的公认。至于具体起源时间,目前尚有不同认识,几乎所有的专家都认为,良渚文化的多字陶文和龙山文化的丁公陶文已是文字,甚至是相当成熟的文字,只是对它们与古汉字的渊源关系等方面有些不同看法。距今6000年前的半坡陶文或距今约4500年前的大汶口陶文即为中国文字的源头。
      而距今八九千年的河南舞阳贾湖遗址也出土了很多刻划符号,比如龟壳上有一符号,犹如右手持着叉形器的人。贾湖遗址出土有18个类似的叉形器,考古学家虽不能明确其具体用途,但推断它确为原始宗教或祭祀用具无疑。有趣的是,除去右手的叉形器,上述符号的剩余部分与甲骨文中某些表述人的符号十分相近,由此可见,这一符号应表示与原始宗教或祭祀相关的特定含义。倘若如此,它应该就是文字,而且是一个会意文字。除这一符号外,贾湖遗址还有若干具有文字性质的符号。
      很多学者不能接受贾湖遗址的刻划符号为中国文字的源头,因为他们认为,文字规范化持续发展的时间,不应长达5000年。安徽省蚌埠市双墩遗址距今约7000多年,那里出土的很多陶器上刻划着符号。甚至有的符号和甲骨文的部分文字非常相像,有些学者认为这些刻划符号有可能就是古文字的源头。还有一种陶器符号,大多数学者认为可能是原始文字,这就是大汶口文化的陶器符号,因为那些符号用古文字学的方法分析,大多能够释读。
    大汶口文化和良渚文化是两种颇不相同的文化,但互相有密切的关系。1987年在江苏新沂花厅发掘了一大批大汶口文化墓葬,其中出土不少良渚文化玉器,说明两种文化的人民存在着交往。大汶口与良渚使用符号的相似,很可能标志着这些符号是原始文字。文化的交往,必然存在文字之间的交往。三星堆文化并不是一个闭塞的文化,它也存在着与其他文化相互交流的情况。通过沟通、交流而保留下来的符号必定有记录事件甚至思想的功能,那么三星堆的刻画符号究竟算不算是一种文字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6 01:47: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星堆真的没有文字吗?

我们在古蜀文明起源的考察中,很多地方都发现了古老的彝族文字,这些字形和字义与三星堆器物上刻画的图案及符号非常相近。
      专门从事古文字研究的专家王大有坚定地认为,三星堆不仅有文字,而且是非常成熟的文字。王大有在三星堆出土的器物上认出了很多古蜀文字,如“风”字,代表了当时的风族。为什么“风”字是这样写的呢?据王大有所说,这与风族的图腾有关。“风”字,上面是个“山”,念“风”,中华大字典里有一个几字里面一横一个日字。现在道士头上戴的是一个山形的帽子,说明道教和风族的某种联系。所有三星堆器物上几乎都可以看到山形的符号。按照王大有的说法,这个符号是风族的特有标志,风族的祭司一般都是女性。女祭司祭奠祖先,她们戴的耳环又称为“玄”,所以是“玄女”。在三星堆标志上除了有山的图案以外,还有玄女的图案,在这种图案上面还有两个S纹,是鱼凫氏的“凫”字的简写。所以“风”字的图案和玄女的图案有两个字,包含着三种意思:第一个意思是风族的大祭司在祭奠祖先。第二个意思是风族的祭司是女性。第三个意思就是这个祭奠的时间是鱼凫时代。
        在三星堆青铜器上刻的“风”字图案和甲骨文里的“风”字一样,字义也相同。它是一种典型的甲骨文体。这个“风”字不仅和甲骨文一样,也和彝族文字中的“风”字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6 01:48: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意思的是,当年王大有在北美的印第安部落考察时,发现当地有很多文化现象和中国文化很相像。比如大巫师衣服上的装饰和图腾上的一些图案,都和中国的许多符号图案相似。这些符号由于年代久远,不仅外国人不认识,就连当地的土著也都不认识。他们只是照葫芦画瓢,把祖先的图案复制到他们的旗帜、器物上。当时印第安部落的一个大酋长说,如果谁能认出这些符号和图案是什么意思,就给他100万美元。结果王大有全部都认出来了,尤其是上文中所提到的“风”字,在很多图腾柱上都看到了这个字。印第安器物上的符号和图案在中国的甲骨文中都可以找到相对应的字体,这真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事。
     按照王大有的说法,最开始“风”的字形是燧人氏的图腾,后来才演变成“风”字。为什么在遥远的、相隔万里的地方都发现了“风”字呢?这个问题还有待进一步考证。王大有说,在古代只有部落里的最高统治者才有权利使用这个字,也就是说“风”字代表着最高统治者。在三星堆出土的器物里,比如玉璋等,也都发现了这个“风”字。在三星堆和北美印第安部落发现的“风”字,其年代也基本差不太多。
     王大有在三星堆出土的器物上还辨认出了“蜀”字,当时的意思是蚕;还有金杖上鱼凫的“凫”字、“戈”字和代表开明王的“虎”字。
     王大有说这些文字最早都是图腾的标志,因此这些文字本身就被赋予了神力,在举行大型祭祀活动的时候,这些文字都代表神的旨意,供人们来膜拜祭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6 01:49:05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文字的演变过程当中,很多字体不仅仅变化多端,也有一些字体又演变回了图案。比如三星堆出土的青铜面具鼻子上的造型又称量天尺,就是由“风”字又转化为图案的造型。其实文字与生物的进化很相像,陆地生物由水生生物演化而来,而有一些动物的四肢又变回鳍。篆刻就是由文字演变为符号的一种艺术,道教里的画符也是由文字演变而来的。在文字的演化过程中也有返祖现象。
      还有的学者认为,汉字体系的正式形成应该是在中原地区。但它的起源不是单一的,经过了多元的、长期的磨合。大概在进入夏纪年之际,先民们在广泛吸收、运用早期符号的经验基础上,创造性地发明了用来记录语言的文字符号系统,从此,汉字体系较快地成熟起来。
      如果三星堆的符号可以视作文字的话,它也是汉字形成的早期来源之一。至于这种符号是否发展成了一种完整的体系,这是目前有待研究的课题。有专家认为,巴蜀文字最后被中原文字同化了。
       三星堆不仅有文字,而且这些文字是相对比较成熟的。之所以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大量的文字,可能是因为当时文字的载体是木头,很难保存;也可能是由于外来文化的侵入,使得本土文字最终被同化,比如四川著名的“巴蜀印章”,就是一种介乎于三星堆文化、彝文、甲骨文和一些图腾符号混合的字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16 09:27:4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16 20:47:45 | 显示全部楼层
灿烂历史中 最神秘的一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16 22:25:56 | 显示全部楼层
哟哟。。。有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23 16:51:34 | 显示全部楼层
视频: 第一部 文明前传之三星堆:文明孤旅(1)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TM5NDg2NzI=/v.swf
视频: 第一部 文明前传之三星堆:文明孤旅(2)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TM5NDg5MTI=/v.swf
视频: 第一部 文明前传之三星堆:文明孤旅(3)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TM5NDg4MTI=/v.swf
视频: 第一部 文明前传之三星堆:文明孤旅(4)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TM5NTA2NzY=/v.swf
视频: 第一部 文明前传之三星堆:文明孤旅(5)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TM5NTA4MjA=/v.swf
视频: 第一部 文明前传之三星堆:文明孤旅(6)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TM5NTExMDg=/v.sw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石器网 ( 冀ICP备10012798号-1 )

GMT+8, 2024-5-19 06:50 , Processed in 0.059991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