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334|回复: 2

中国学者破解树枝状岩石成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18 17: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吴亚生的研究组对重庆老龙洞微生物岩的研究取得重要成果,揭开了树枝状岩石的成因。

微生物可以形成岩石,即微生物岩。在地质历史时期,有大量由微生物形成的岩石。

1994年,中英两国学者发现了一种现代热泉的泉华沉积,呈树枝状。他们认为,这种树枝状的泉华是微生物形成的。

1999年,英国学者克肖在重庆北碚的老龙洞进行地质考察时,发现了一种特殊的地质现象:在石灰岩岩石中有树枝状的结构,它由纵向延伸的、直径不到1厘米的较深色岩石构成。克肖认为,老龙洞的树枝状岩石与之前报道的泉华在形态上相似,因而可能也是由微生物形成的。

2003年,日本学者伊索扎克和北京大学副教授刘建波对老龙洞附近华蓥山的同样树枝状岩石进行了研究。他们从树枝状岩石中采集样品,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发现了几个微米大小的蓝细菌形成的微生物化石。他们还注意到,在显微镜下,树枝状岩石内部有一些斑点状的物质,他们把这种斑点叫凝块,认为是微生物吸附细粒沉积物形成的。据此他们提出,树枝状岩石是由微生物形成的凝块构成的。但是,克肖等对这一观点并不认可。

为了揭开这一现象的成因,2006年5月,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支持下,吴亚生的研究组对老龙洞的树枝状岩石进行了考察。他们发现,这种树枝状岩石的表面长满了青苔,因而不容易观察。研究人员用化学溶剂对岩石表面进行了大规模清洗,最终使岩石表面的构造清晰可见。他们对岩石表面进行了大范围仔细观察、描述、拍照,发现树枝状结构的形态变化很大;大多数地方不呈典型的树枝状;有些地方呈雨水沿玻璃窗下延的痕迹。他们将树枝状岩石制成切片并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树枝状岩石是由大块方解石组成,大块方解石内部包含一些不规则的斑点状物质。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大块方解石是化学沉积形成的,而不是微生物形成的。而包含的斑点是原来岩石发生岩溶后残存的碎屑。

研究人员对树枝状岩石周围的岩石进行切片研究后发现,有很多几十微米大小的不规则囊状化石。通过与现代微生物的对比研究,他们认为,这是古代菌落形成的化石。

经过进一步研究,研究人员提出3点看法:第一,树枝状岩石形态跟现代泉华的形态有很大区别,所以不能根据形态确定其是微生物形成的。第二,树枝状岩石不是由凝块组成的,而是由无机成因的大块方解石组成。第三,树枝状岩石含有丰富的微生物化石,但主要是几十微米大小的菌落化石,而几微米大小的蓝细菌化石只是局部现象。

日前,吴亚生等已将这一成果发表在《岩石学报》上。
发表于 2010-5-23 18:02:19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只是极个别,砖家也不想想,会不会是氧化猛树枝石刚好渗透到了蓝藻化石上,这砖家蠢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ooo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0-5-23 22:37:0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石器网 ( 冀ICP备10012798号-1 )

GMT+8, 2024-5-4 23:30 , Processed in 0.054204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