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0-5-24 10:57:07
|
显示全部楼层
2 、 接柄式:即刀体是用骨料分别制作刀身与刀柄后再接装在一起,配成一器。
+ O. d2 d$ A# K$ h( V# L' ]" x' c5 _$ e V# I% e
甲:露刃式:在骨体尖端就开始开槽镶嵌玉刃,玉刃前端与骨体前端有时平齐,有时玉刃前端突出骨体前端。
& Y: }! y7 E2 F+ a! m. e 鸳鸯池M93,骨体用牛肋骨磨成(?)。刀身扁薄,直背,刃侧略外弧,与柄相接处刻有深槽。刃口内残留细石器叶片,叶片细长。柄亦扁平状,圆弧形柄首中部有一孔。柄、身搭接。通长46厘米。林家、皇娘娘台、那斯台等亦有此式。此类型骨体嵌细石器刀似乎为西北地区更为常见。
]# b7 q8 R1 G/ x: p/ F4 ~
! f, Q9 p* \( j! t D4 G) f' Z. f' N" K* \
乙 、缩刃式:玉刃前端与骨体前端不平齐,即在骨体前端留出一段距离,然后开槽镶嵌玉刃。
7 v" m2 f! I) ~) U( J
# U( x: j0 R, @, Z. i7 c* J! t% m B型:剑形骨体嵌细石器工具。即在剑形骨体一侧或两侧开槽嵌装细石器叶片。器身扁平,前端尖锐,后端略宽,侧边平直多平行对称,通称骨体嵌细石器剑。* J: p, W7 D" i3 n' f! m9 q7 J# l( j
1、通柄式:即剑体用整块骨料磨成。然后在骨体一侧或两侧开槽镶嵌细石器叶片。. b) U8 H9 {2 l2 r
% ]9 v! i8 ~( f& s# ^9 X" B
甲 、单侧露刃式:既在剑形骨体一侧尖端开槽镶嵌玉刃。另一侧保留原形。刃片有时与骨体平齐,有时露出骨体尖端。 S+ w3 L- d2 [) Q1 y
# X7 P/ x( L* K; z 乙、 双侧露刃式:即在剑形骨体两侧尖端同时开槽镶嵌细石器叶片。
2 \9 U( G g7 `+ p( I# h0 E0 S' e. i" Z* i
昂昂溪文化遗址出土一枚,已残断。无刃,两侧沟槽,柄端施一园孔, X B9 m% ]- p. e
3 L C0 l+ p4 O 丙 、单侧缩刃式:即在剑形骨体一侧前端留出一段距离,然后开槽镶嵌细石器叶片。另一侧保留剑体原形。
+ R+ @1 K9 H* y
, J7 O& R! Y B$ t3 v 丁 、双侧缩刃式:即在剑形骨体前端两侧皆留出一段距离,然后开槽镶嵌细石器叶片。
{, [! P+ k' {" _ 呼伦贝尔东乌珠尔细石器墓出土二件,经修复较完整一件,平面呈剑型,但其剑尖歪向一侧,骨体两侧中间下凹,前端尖部两侧留有一段距离,无刃。柄端有一孔,为骨料原神经孔。通长28厘米、宽4厘米、厚1厘米* d: M" ?& L) f9 A
2、 接柄式:即剑体是用骨料分别制作剑身和剑柄后再接装成一器。# g1 L) H8 w. W
鸳鸯池M92,前端尖,体扁平两侧面略鼓,两侧边平直,石刃保存完好,刃后部两侧骨体作尖状突起。柄扁平状,有二孔,前端一孔用于与短剑体搭接时的加固。
1 R2 W/ Q9 D+ `9 F+ x3 K7 |) q# Q 甲、 单刃接柄式:(除柄的方式不同外,其他同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