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石斧

闲来无事,大家随评,这个开门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3 16: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石斧 发表于 2011-11-3 08:28
4 }5 a" D2 O( A5 g问什么不开门?请教!

0 l& `8 A2 I8 B石斧兄弟,您买的时候,石农说是出水还是出土?
* c( j% f8 f1 K3 D3 U' _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3 16: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七上八下,有些忐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3 16:56:0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孔明显是 后人弄的,里面线条杂乱,发丝大小的转痕都清晰可见,加上白色的新磨痕,再典型不过了。我以前常买假的来研究,您这个孔确实很明显。真的是完全的不同的。
" b& y  a4 j4 _* ]" m3 m% g/ j您的:. p0 N1 v! J- P& ]4 F% r

) `- g0 q8 S; u5 T* X2011-3-12 22:29:16 上传
! Q+ v; ~) }* z0 ^下载附件 (80.51 KB)
/ P2 @1 S* u  Q& O/ n5 T2 p. R  g
6 O- c8 l3 @' f4 S0 R) e* Y! G
; t" O- J2 a9 z0 J7 Q" b+ N+ F& `# h: W8 R3 e! a
3 C1 L3 i: i  B7 D& Q/ S
真的孔
2 t  ?: r. `" t9 n( O2 b 110325110924faac2f0e99811b.jpg
* a8 _- T  E+ o+ S+ f6 s
- f' d  V9 G. k而且不仅孔的问题,整个打磨面和腐蚀处反差巨大,再结合这个型来看,是件老料新工的东西。
+ }/ F' D; e8 e! \* b0 c(多言勿怪)1 {0 z/ \3 o7 k2 `  e& G2 ^, G

% Y1 @6 |3 m9 O; m1 ?' i& D# r& u6 ^8 g4 |2 m, V1 l% p
2011-3-12 22:29:18 上传6 p& ^$ F, [. {/ A: _
下载附件 (68.55 KB)
- ~, p0 F& n& f, n
9 ~; b. Z' r) i$ J, o
9 [5 q  s; ^3 U' q1 D# 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4 21:13:16 | 显示全部楼层
以石清心 发表于 2011-11-3 16:09
# ]$ e# r3 f9 {" f$ z  j/ N石斧兄弟,您买的时候,石农说是出水还是出土?

; S6 T! z$ h1 _这个不详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4 21: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以石清心 发表于 2011-11-3 16:56 $ K% T2 Q# A3 U- E$ l/ ~& q% M% A3 W
这个孔明显是 后人弄的,里面线条杂乱,发丝大小的转痕都清晰可见,加上白色的新磨痕,再典型不过了。我以前 ...
9 j8 w2 q- y7 E; V1 Z$ t
不敢苟同你的观点。这件东西你还是要看实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4 21: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以石清心 发表于 2011-11-3 16:56
) ?# `- Y& F: r( h( Z& h9 H. a这个孔明显是 后人弄的,里面线条杂乱,发丝大小的转痕都清晰可见,加上白色的新磨痕,再典型不过了。我以前 ...

; y) c: Q9 a3 ^  T! S不敢苟同您的观点6 n6 H* h1 |8 u
“里面线条杂乱,发丝大小的转痕都清晰可见”是我用棉布摩擦的,沾山棉布纤维,这件东西沁色自然。冰冻纹处沁色自然。刃部有多个小平面,是古人未能磨平的结果。此物件沾水后,触摸此物表面有粘粘的感觉。
2 P- a, x/ u" 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23 17:08:21 | 显示全部楼层
孔是新钻的,留下白色物体,加工的时候很难磨去,建议处理好后,再做层假皮可以乱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23 17:08:42 | 显示全部楼层
孔是新钻的,留下白色物体,加工的时候很难磨去,建议处理好后,再做层假皮可以乱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3 18: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懂,看各位评论加学习。学无止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10 23: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新仿的吧,气质呆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16 02:46: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太了解这个的,觉得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17 17:34: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看不知道,看了才知道,好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1 11:06:27 | 显示全部楼层
以石清心 发表于 2011-11-3 16:56 , {& c" d% n0 e4 g. d
这个孔明显是 后人弄的,里面线条杂乱,发丝大小的转痕都清晰可见,加上白色的新磨痕,再典型不过了。我以前 ...
4 q4 a1 W5 }1 A2 h' Y1 X2 V9 `! D
因古代设备简陋稳定性差,器物从解料、纹饰、钻孔、研磨都会留下制做痕迹;孔多为喇叭状,中间细两头大,两面钻孔者见斜坡、丝台,孔壁光滑见粗细不等的螺旋纹。
# ^$ V+ C. ^8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5 01: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不回呢,考虑再三,还是不回了吧。
! Z+ p6 M! k- w6 F7 C6 G$ j- 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石器网 ( 冀ICP备10012798号-1 )

GMT+8, 2025-4-10 22:59 , Processed in 0.13847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