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老石器

悬赏解疑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2 16:25:5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认为这种东西不但有很高的研究价值,也有很高的欣赏价值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 16:32:21 | 显示全部楼层
多数是石器制作的边角料,也有整器。, Q( P& V1 O9 I
6 U1 P. P# g- Q* M
边角料稍加修整即可使用,也是石器。' \# I; f( p' `; ]% H
, T/ j3 x; k! f7 z
到了新石器石器后期,古人为了追求美,古人开始切割石头。是用皮条、木片、石头片等加解玉砂,来回往复运动。  效率低,也没别的好办法。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 16:35: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6 17:29:20 | 显示全部楼层
8uy7.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6 19: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enhch 于 2011-12-16 19:58 编辑 8 s# R: r5 k0 z8 @
山海天 发表于 2011-12-2 16:32 ; H: n+ d& P# C6 d7 Y
多数是石器制作的边角料,也有整器。
; g9 J6 z6 E  Y" C: X0 ]- x& q& Z1 I/ r2 W
边角料稍加修整即可使用,也是石器。
到了新石器石器后期,古人为了追求美,古人开始切割石头。是用皮条、木片、石头片等加解玉砂,来回往复运动。  效率低,也没别的好办法。- f2 z  Z1 [' n8 N& G7 E3 B) x5 r
6 v; \! }. z6 g/ R+ G
我觉得这个说法靠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7 08: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7 21:25: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石器 于 2011-12-17 21:29 编辑
  L" a5 V/ V! Y4 n1 _5 Z, y, U
老赵 发表于 2011-12-17 08:22
1 X4 T  s4 v/ \5 F% [1 J/ w" y" v$ r不难,问问车床工
% V1 |; E5 i2 w% I7 e8 a( z

4 e1 J. f- @& i2 w5 l上万年前可能还没有车床工吧?- b( U5 x( q1 m- P, o& U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8 08:36:4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1 19:24: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石器 于 2011-12-31 14:26 编辑
, {+ f, V% I$ X7 c% V. p
) A1 [. u9 I' }6 X2 B9 o; O# u想不到竟还有人对这种石器的真实性表示怀疑啊,也太谨慎了吧,你放开地去研究吧,它的真实性是绝对没有什么可疑问的,敢以党性做保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31 14:27:3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赵 发表于 2011-12-17 08:22
% d* t8 y5 B' o* S# C( ?- g不难,问问车床工

! |; \7 O# |+ |  [4 d( C- h. g放心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6 10:17: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石器 于 2012-1-6 10:20 编辑 ' ], |! [: m/ ?; \# ]( W" A
于小鱼 发表于 2010-9-11 23:16
& w+ L: W4 S. d( s+ `* R5 ~独一无二的可自成一派,大侠霍元甲 的 迷宗拳  你可以来一个 老石器的 迷踪石
6 T5 e" B: {- E) n0 [: h0 L$ ?

: h# o8 q1 k5 y% N2 t# A- l) S( B不是哪个派的问题,我认为对任何一种现象都应该有一个合理的解析才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8 20:44:5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北方的红山文化里,有个典型的代表器“马蹄筒”。) f- T, V' I& ?' L8 _! z1 z

" H* k; ~2 T7 m! h有些“马蹄筒”的内壁上,出现了竖直方向上存在弧形的痕迹。
3 ~0 Y, _( N  s5 U/ z. X6 d9 o$ b/ e5 U) n- G& a+ K% c! F3 _
最神奇的是,制作“马蹄筒”的剩料,是一种束腰型(两头圆中间细)的玉芯结构。- F, U: z: l5 ?/ ~

8 A8 ~* [7 w" C* v) D4 m$ w, j而且在束腰型剩料上也存在弧形的痕迹。一度令学界非常困扰。
3 J" C) u6 a% O0 v. `
/ ?+ U0 v$ z9 r" _2 s后来,有学者亲自试验,证明用线锯的方式(麻绳+解玉砂)完全可做到,即古人的工艺。
  _; P0 K+ s: A+ q- f2 g
& B$ Z) t( q8 Z( f+ D+ P1 v/ f我自己用橡皮泥也试验了一把,证明是可行的。
( l! y0 V3 g/ v1 N7 H, W) |
1 O% h+ o4 m* s6 K, X  e  Y+ x- J遗憾,束腰形玉芯的图片没找到。现在把相关图片发上来,
% X4 G: G( d! n  u$ J. ^$ Q) I( q, i/ s- H7 H+ f
希望对史前文化如此痴迷的老石器先生,有所帮助。; s6 B' r( d. q: w. z

+ A  b+ l+ |- u, w3 n另,红山文化里有很多玉斧都存在这种台阶式拉痕,俗称“开料痕”。* b. E% X+ x: J. [

+ T- n( Y; `, ^( I如果这些还没有为先生解惑,您可读一下《玉根国脉》这本书,或许对解开这个谜有所帮助。9 G- m" W& J. r6 H& [9 A7 w9 g- [

) M$ ^" w4 {# f* [    周大雪敬上3 `4 O2 G& k7 z/ v3 k

  F' R. ^" @1 j& ^, j4 p 33333.jpg 00.jpg 0.0.jpg 01.jpg 040404.jpg
, ?" t. ?) c: l1 O0 u' J5 _& \* s  s2 r+ k0 D* M; V

评分

3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0 21:25:26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老木匠用的线铇见过吧?不排除古人就是用硬石作刃具加砂子往复研磨而成的。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08:47:56 | 显示全部楼层
祝大家新春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8 08:58:14 | 显示全部楼层
周大雪 发表于 2012-1-8 20:44 ( \" a. @& k& X' [0 u
在北方的红山文化里,有个典型的代表器“马蹄筒”。
6 D8 `9 ]( y8 R9 m( q, E  }$ ]" d; \% m) D
有些“马蹄筒”的内壁上,出现了竖直方向上存在弧形 ...

8 i: _2 i- o7 z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石器网 ( 冀ICP备10012798号-1 )

GMT+8, 2025-11-6 07:46 , Processed in 0.06842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