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舞蹈,简单些说,既是“手舞足蹈”。舞蹈其实是人的一种身体运动,这种运动具有较强的节奏性。并且,作为一种人体的生理机能,舞蹈这种节奏性较强的身体运动又往往和人的一定的心理状态相联系。而无论是生理机能还是心理状态,都是人的生命力的体现。
$ z5 P5 V! J4 p( Z$ f/ b0 ~ 人的生命力的体现可以有许多途径,许多方式。由于远古时期人的生命力的体现主要通过自己的身体运动来显示,使得舞蹈在他们的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他们看来,不跳舞,猎物不会出现;不跳舞,谷物不会结穗;不跳舞,疾病就会缠身;不跳舞,战争就会失利……甚至有的人类学家断言,在一些较为原始的部落中,舞蹈是比语言更为重要的交流手段。舞蹈在生活中的这种地位,使得远古时期人的舞蹈意识极为强烈。说他们的舞蹈意识强,有两个意思:一是说他们对生活中许多事物的感受都能迅速通过舞蹈的方式体现出来;二是说他们对舞蹈自身的感觉十分敏锐,他们不是用身体在跳舞而且用生命在跳舞。
5 z6 ~! w, [: Q( T 莱辛在《拉奥孔》一书中说:“古代的舞蹈艺术远胜于近代的舞蹈艺术。”普列汉诺夫在《论艺术》一书中也有类似的看法,说“现代舞蹈同古代社会的舞蹈相比,是萎退的。”这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了就人类整体而吉,舞蹈意识在不断地削弱、谈化。或许,就专业舞蹈家的舞蹈技巧水准和表现能力来看,现代社会的舞蹈未必不如古代社会的舞蹈。但舞蹈者在舞蹈中的投入和沉迷状态、观舞者对舞蹈的感受能力较之古代社会而言,的确是萎退的。这一方面是由于人类语言文字的发达,使得舞蹈主要不是社会交往的手段而是娱乐消遗的方式;另一方面是出于现代科技的进步和现代社会的发达主要是与人的智能的发展相关的,人的生命力的呈现方式就其主导倾向而言,由体力的呈现向智能的呈现转移。
, X9 O4 ] H5 \' x& Q 可以说,在所有的艺术中,舞蹈与人的生命有着最直接的关系,同时也是人的生命力在极度高涨时的呈现。《毛诗》序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磋叹之,磋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里的“情”,可以认为是生命力的一种流露,这种流露最初通过一般的语言陈述,不能尽情时使用吟颂的语言来表述,又不能尽情时就通过歌唱……只有“情”极度高涨,才会手舞足蹈。由于舞蹈本身是人的生命力极度高涨时的呈现,所以舞蹈又具有激发起人的生命力的功能。这也是舞蹈与人的生命的关系的一个方面。
9 ?1 {& J5 D$ {, @6 f% x1 H" R. E5 T1 t2 y5 t' B$ W6 Q
民族舞蹈教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