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滑坡与泥石流避灾自救
2 x+ C6 C' r. [9 W* B5 w8 @避灾自救——滑坡与泥石流(一)5 A; N% Z% J" ` }( d: p) q3 |
- z7 ^- K% }5 M( m1 r: m. l
一、滑坡发生时的自救与互救3 A7 i! A' J! ~7 } ]
# W9 w9 Y" T; Y1 _1、滑坡来临前山坡有何变化 n N1 o2 X W5 F/ X* i
2 S* l# g5 f7 b8 a- i
专家提示:滑坡裂缝是滑坡形成过程中的一种重要的伴生现象。
" [ C! {/ N7 A8 l: T) X8 ]# d, |
( q! w/ R4 v% M+ N相关知识:①土质滑坡张开的裂缝延伸方向往往与斜坡延伸方向平行,弧形特征较为明显,其水平扭动的裂缝走向常与斜坡走向直接相交,并较为平直。②岩质滑坡裂缝的展布方向往往受到岩层面和节理面的控制。③当地面裂缝出现时,已经暗示该山坡已处于不稳定状态了。
- w. D- J/ q8 ~! a) ]8 t$ Z* U( \" E" ]
禁与忌:①认为山坡出现裂缝为正常现象。②根本不在乎。+ h" t" N7 H# R/ e- ?2 R3 t
2 q( W' N3 ^& c- }( j# _# U
2、滑坡到来前周围事物有哪些变化- \! L( p4 i; `
, l* a+ `, E; C" N) [专家提示:滑坡到来前有许多前兆,应正确辨别。6 @; P& O: C1 K* t$ B
$ i+ I/ V" L! M2 a相关知识:①当斜坡局部深陷,而且该沉降与地下存在的洞室以及地面较厚的人工填土无关时,将有可能发生滑坡。②山坡上建筑物变形,而且变形构筑物在空间展布具有一定的规律。③泉水、井水的水质浑浊,原本干燥的地方突然渗水或出现泉水蓄水池大量漏水现象。④地下发生异常声响,而在出现这种响动的同时,家禽、家畜有异常反应。
* }2 t7 H: D. _1 O/ R0 f8 q( {
* z$ x& q+ {* F9 ~4 I W7 ?) Y禁与忌:①不做出正确的判断,便慌忙失措。②将其他因素干扰带来的异常视为滑坡来临前的前兆。4 x# p' x! y: }
$ V* F/ B$ a! Z9 ]3 a# H. C. q3、当山体崩滑时如何逃生
8 _0 U: v1 e2 ^' z" X$ O7 c ~
- N @2 K$ w" Z+ L1 r8 [9 r专家提示:遇到山体崩滑时要朝向垂直于滚石前进的方向跑。& ~$ @. S, _! I, |( W
2 S; I7 n- x r9 u3 b相关知识:①遇到山体崩滑时,可躲避在结实的障碍物下,或蹲在地坎、地沟里。②应注意保护好头部,可利用身边的衣物裹住头部。
* ~- q! m Y6 v0 d. F8 z: X* \
0 m4 `5 m) W9 o2 [% n& o. b: L5 t禁与忌:①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②没有保护头部。
& j4 m S3 ]6 R: q' e# {! A2 [5 P' Q6 U6 I d
4、滑坡最易发生在什么期间 J6 E6 h; T2 m
' E4 B; W: F0 u
专家提示:在滑坡易发期间,应充分做好减灾、救灾工作。& Z E; Z% Q) X) i2 F: `1 [
; T/ {9 B5 U! Z W! c: a相关知识:①一场大雨过后或正处在连阴雨中。②各类建筑施工和地震期间。③每年春季融雪期。" V4 f/ W. S' a5 `) `
# ]' k/ S6 o% t+ O( s$ X
禁与忌:①在滑坡易发生期间麻痹大意②缺乏相关知识。" u" p1 c0 ^. J9 u
# ?% ?+ \, q$ W. d9 H5、外出旅游如何避免遭遇滑坡
0 y; x/ ~4 V o7 i. s
0 W ~* |% M& R专家提示:尽量避免在滑坡频发季节到滑坡多发地区旅游。' q, J$ F- ]' N. [0 I! l6 P
9 n) |+ d; W. I" Q$ H自救互救要领:①外出旅游时一定要远离滑坡多发区。②应在滑坡发生可能性最小的季节通过那些易发生滑坡的地区。" C& [2 ]. A. C8 N. X) e1 z+ |
# N* ]1 }0 q/ V
禁与忌:①在滑坡易发生的季节去旅游。②不在意滑坡的前兆。
1 v ~# E9 l9 A! ]
7 `- j4 L2 r" b6 n6、野营时如何避免遭遇滑坡
5 }8 k+ `2 e+ X* c- z* b) i" c5 G# A6 |1 a6 n
专家提示:野营时应避开沟壑和陡峭的悬崖。$ b# H5 A, C# s' b; a0 ?, G
3 @, k6 ]+ S4 q6 y4 t3 A自救互救要领:①野营时避开陡峭的悬崖和沟壑。②野营时避开植被稀少的山坡。③非常潮湿的山坡也是滑坡的可能发生地区。
4 P7 b8 M% | M- J. A* m$ O& ]% `8 |- z+ P* N x; ?8 m+ a
禁与忌:①在已出现裂缝的山坡游玩、宿营。②在雨季来临时进入滑坡多发区旅游。8 @$ u2 m' \3 l% \& H/ O! T3 Q' V
, n6 ~/ T/ H" u7、在易发生滑坡地区如何选择房屋) p5 Y6 H. d+ Q$ i( P
. T/ J9 T- [4 W' {5 Q专家提示:检查房屋及周围物体的变化非常重要。. r( N7 J# ]6 r3 H, a1 F8 a7 ^
" I0 \5 D9 U2 u: N
自救互救要领:①检查房屋地下室的墙上是否存有裂缝裂纹。②观察房屋周围的电线杆是否有向一方倾斜的现象。③房屋附近的柏油马路是否已发生变形。
[% t6 P9 @& ?, H5 P0 T1 ~2 q1 ^% @% C( Y3 b4 T( j' H( j2 f
禁与忌:①买房或租房前不做任何检查。②错把人为所至的门、墙裂缝以及电线杆倾斜当作滑坡前兆。: u1 ^, E5 W! U4 j( I7 M" K
6 k) |. `; _( C# |# }8、滑坡过后,如何面对完好的房屋
' ?: T7 X% T3 H! k: Z( p
3 X: h B! q" Q0 X1 k专家提示:仔细检查房屋各种设施是否遭到损坏。' v: c$ e2 E8 d) X; y" E5 g( b
( V" A# H* a: C2 W3 \
自救互救要领:在重新入住之前,应注意检查屋内水、电、煤气等设施是否损坏;管道、电线等是否发生破裂和折断,如发现故障,应立刻拨打报修电话。, s! H! t* z/ |+ z. ?! c) G* c* C
8 ^. s7 D" G- F3 ^& P
禁与忌:没有仔细进行水、电、煤气安全检查便进入房屋。
$ Q' T. t1 M2 m% `. `( |: p; O6 T* i9 k
9、驱车从发生滑坡地区经过时应怎么办! }3 z6 v O" N
5 m8 x4 h, x1 q: `专家提示:严密观察,注意安全行驶。
4 t6 L6 M& A3 e7 P/ ?1 Q, _4 ~, H [* g u
自救互救要领:①注意路上随时可能出现的各种危险,如掉落的石头、树枝等。②查看清楚前方道路是否存有塌方、沟壑等,以免发生危险。* @& z) K+ E; ^- H$ o* W( I# H6 e
' y) s) ?5 F/ `* G2 d3 Y
禁与忌:①不探明情况,便驱车通过。②刚刚发生滑坡,便通过此地区。, I. w$ h" Q8 P2 C& G% o- X6 C/ ]
$ p$ s4 g9 R* o
10、发生滑坡后我们应该怎样做) p# \/ M/ b0 h# Z; Z+ b9 r
) J/ i+ k3 D. i. E
专家提示:不要再闯入已经发生滑坡的地区找寻损失的财物。7 g s D0 W @$ E
+ l) ^1 X% x* D+ t8 d自救互救要领:①可以马上参与营救其他遇险者。②不要在滑坡危险期未过就回发生滑坡的地区居住,以免第二次滑坡的发生。③滑坡已经过去,并且自家的房屋远离滑坡,确认完好安全后,方可进入。0 @ O, Y9 x( Y$ `- U) C( w- U
9 u9 N- ~' ?7 i# F
禁与忌:①滑坡停止后,不应立刻回家检查情况。②忽视滑坡会连续发生,贸然回家,从而遭到第二次滑坡的侵害。5 T) [5 |5 O- c- a
8 ]/ |) B. R! \9 `; E9 l; j
11、滑坡发生时正在滑坡的山体上怎么办
# }" _0 L( c; M' N9 r& X: k# k [) W- }: T
专家提示:沉着冷静,不要慌乱。
H$ _8 @! n" o/ _
2 K j' v- C1 p3 P自救互救要领:①向垂直于滑坡的方向逃离,并尽快在周围寻找安全地带。②当无法继续逃离时,应迅速抱住身边的树木等固定物体。
8 |3 h& k3 ^; x8 w( i( v9 N# r+ ^5 b
禁与忌:①逃离时朝着滑坡方向跑。②不知所措,随滑坡滚动。" y- w; t8 F$ P- r
# W e! H/ h" d- G12、滑坡发生时身处非滑坡山体区怎么办. c: ?- r+ _3 _
' v2 H- T! L. |* ^' Z1 X+ {专家提示:立刻将灾害发生的情况报告相关政府部门或单位。
/ K$ {5 P$ r; P8 s2 c
5 K: Q8 t; d! z2 U! Z2 a: D) _- `& j自救互救要领:①不要慌张,尽可能将灾害发生的详细情况迅速报告相关政府部门和单位。②做好自身的安全防护工作。+ i# d$ s' ]" u9 j( \8 G
7 j1 p' m* ~7 Y: g; U) u3 R
禁与忌:①认为与自己无关,不予报告。②只身前去抢险救灾。8 c6 B0 }$ |, J) d, H; Q
) b/ N4 ]$ Q- z5 c! |# _
13、如何选择临时避灾场地! R% D" k: n0 s* h6 n
8 r3 M: C1 K1 p. ~* p/ ?7 i( g专家提示:提前搬迁到安全场地是防御滑坡灾害的最佳方法。* \+ }9 e) j0 k
9 h% W% r% A/ x8 @0 u* U自救互救要领:①应在滑坡隐患区附近提前选择几处安全的避难场所。②避灾场地应选择在易滑坡两侧边界外围。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离原居住处越近越好,交通、水、电越方便越好。
) Y! l: i% ?; V/ H$ z- V4 d+ y7 X
1 k3 {! |1 a+ o" B禁与忌:①将避灾场地选择在滑坡的上坡或下坡。②不经全面考察,从一个危险区搬迁到另一个危险区。
z: M0 w+ |- q+ \# k! |7 s, J& y# y' M9 Y E! H% Y
14、如何选择撤离路线
# s5 Y3 c0 Q! r5 ^0 a' ?) R7 K; R ` C2 c, x
专家提示:必须经过实地勘察,确定正确的撤离路线。
- x1 j; o1 \* q0 ]2 V- |: }
3 k; r6 p+ Z s& J4 }7 ~) p. d. Z自救互救要领:①由地质专家实地进行考察勘测。②快捷、方便、安全。% l F% q* ~+ P D t( o5 V9 _
. X6 \; q" W+ t. p禁与忌:①慌不择路,进入危险区。②不听从统一安排,自择路线。
0 K8 C$ ]7 I% q& {4 F' d4 d( Y B
8 ^. F, T5 @! W; \避灾自救——滑坡与泥石流(二)3 i' b2 y9 f& l5 }; O! N
" J! R4 Y9 A: I: L15、滑坡来临前,如何提前做好必要的物资准备
1 c- |, f' x9 @5 h$ E) Q
4 O: L7 {$ s' O u专家提示:可能的情况下,应在避灾场所预先做好必要的物资准备,为群众提供基本的生活条件。7 o; x0 s& Q1 [2 Y# K; O8 m& { _2 M4 I4 T
+ C4 |9 Y$ `, E( p5 t自救互救要领:①应事先在避灾场所找寻临时住所。②事先将群众的财产和生活用品转移到避灾场所。③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地准备交通工具、通讯器材、常备药品及雨具等。④准备充足的食品和饮用水。( B5 u: k* Q; K% A) B' y1 X
2 Y0 ^2 i5 c; _2 c% c: i- w( E禁与忌:①不做任何准备,临时避灾场所条件恶劣。②缺衣少药。0 f: b; C4 O8 x. K- D/ R* H* {
& E# _! `) G( R0 n16、抢救被滑坡掩埋的人和物时应注意什么, d; p {9 I2 B' l: l- p0 s
" q& [' z. z7 v g9 j2 G专家提示:应从滑坡体的侧面进行挖掘。
5 p# l: m# ]4 J. G$ v) O. A
0 B9 w, R3 \, i( m% k自救互救要领:①将滑坡体后缘的水排开。②从滑坡体的侧面开始挖掘。③先救人,后救物。 p* \1 B3 V* u: B5 V8 e
# Z& B. P+ h4 f5 V" {% R, [
禁与忌:①从滑体下缘开挖,使滑坡加快。②只顾自家,不顾他人。
( g: k; ~' n, I7 h1 z9 u! Y1 v* s2 r' t9 U" F$ ]1 B
二、泥石流发生时的自救与互救
) s" {# `! H# I' d( A" Y% ^
6 ~5 k4 M$ o0 g8 v, _2 U1、泥石流到来前有何征兆) Z! n% W$ p6 q
6 _+ S$ V. X( g- z
专家提示:连续长时间的降雨后,有可能会发生泥石流。5 ^4 v" w% R" D$ e
* Q" _$ y' H. V% x8 o自救互救要领:①发现河谷里已有泥石流形成,应及时通知大家转移。②在逃离过程中,应照顾好老弱病残者。
# A0 w. Z. e" \ c0 Z7 e3 I3 K$ f* o
禁与忌:①暴雨时在山谷中行走。②听到山谷中有声响而不在乎。4 b" j' R0 y' i- z( e
* k4 ?( _( ?- @ \) }; K2、泥石流来临时怎样逃生' G- w! d. t3 }3 D" B
; o" u* t7 f. j# Z# N# Z
专家提示:立刻向与泥石流成垂直方向两边的山坡上面爬。( i% U$ m# X' Z1 B# i1 @
# t6 ]* K e# M' }
自救互救要领:①立刻向河床两岸高处跑。②向与泥石流成垂直方向的两边山坡高处爬。③来不及奔跑时要就地抱住河岸上的树木。
2 E) {4 H+ N& I: y+ M3 A; a
' G2 ?& y4 U5 c5 K3 t0 ~禁与忌:①往泥石流的下游方向逃生。②千万不要顺着泥石流方向奔跑。+ N* u9 ^/ c5 N. J; {# r
7 L( E' Q+ \+ D. y6 k3、在野外露营时如何避免遭遇泥石流( T$ Y& ]% y8 i: k; e
& K0 m" t8 w0 y3 \$ d; c( C
专家提示:雨季来临时,千万不要在山谷和河沟底部露营。" i+ t$ v3 S. G0 p, R/ ?
+ w0 P" `% k) c
自救互救要领:①露营时避开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山坡下面。②平整的高地不失为夜晚露宿的好地方。
1 O2 s- H; e/ I& h
! |1 v6 Y& P7 y V禁与忌:①认为山谷温暖,就在山谷中露营。②在有大量堆积物的山坡下避风、休息。③河滩和山谷中不要露营。/ e# D# l9 I" a& E) B
% t7 f; C5 Z, n" V! E W4、什么地方可以躲避泥石流 j* J1 e7 E. [) c4 X k x& j
) d# F' w5 t( s) l' a专家提示:安全的高地是最好的避灾场所。* B* W- F$ Z& D/ S2 X |, C5 S( q$ Z
q ~8 g" [; G6 ?8 m% U' H" _' @/ L
自救互救要领:①离泥石流发生地较远的安全高地。②河谷两岸的山坡高处。③河床两岸高处。
( { X7 s3 A# i j: [
$ K6 ]) c0 s! i% q: w禁与忌:①站在泥石流岸边观看。②躲在河谷旁边的大石头后面。+ M. H6 f1 O5 P& w* k) m. m- I, i
# `" @+ P k3 y
5、在野外如何防止遭遇泥石流
1 H6 g6 s _& J" u
/ Z( B) a9 g8 \ a0 E; J. Y专家提示:雨季不要在野外沟谷中长时间停留或行走。+ N" ^6 O" }2 ~! H" a3 ?8 _
% I; X# s) u7 U2 T2 `自救互救要领:①下雨天在沟谷中放牧或劳动时,不要停留过长时间。②一旦听到连续不断雷鸣般的响声,应立即向两侧山坡上转移。③在穿越沟谷时,应先观察,确定安全后方可穿越沟谷。④去野外游玩或劳作前要了前掌握当地的气象趋势及灾害预报。
; c- X0 o' ?, @# k) I6 ~( P
6 i- v; o5 ^" ?* Y7 Q禁与忌:①刚下过雨便到野外游玩。②雨后到山野河沟中嬉水、劳动。
: Y; r* l1 M9 `* j4 @; X0 _! \9 J0 |: s2 F( I$ w7 K
6、食品不足,水源污染了怎么办: D& w' e, w1 W; P
& a- g8 V1 ]# c2 x专家提示:千万不要饮用被污染的水。! q9 V# _7 {; d1 k" _. K( }
3 v3 V; f& o. [4 n- g* ~
自救互救要领:①食品不足时,应适量进食,来维持生命。②若食物已短缺,应一边寻找山果等充饥,一边等待政府救援物资。③水源污染后,应立刻停止使用被污染的水,以免发生中毒现象。④可收集雨水进行饮用。
' M* [7 M# z) A* G. z' B: V: ~0 p7 d8 q5 K9 }
禁与忌:①继续饮用被污染的水。②食品不足,不想办法充饥,使身体虚脱。. X, B; g% J, `/ Z% i* m
8 {7 m4 K* E+ X1 M! X5 y
三、滑坡灾害常识( ?; B; o# {0 N5 a: K
- Y, ~, t' ^. G q1、什么样的山体易产生滑坡
, ]' l$ e* P( P4 z6 G+ W0 R: r. `( ]* t8 \: F) e' l! J
专家提示:①斜坡岩、土只有被各种地质构造面分离成不连续状态时,才可能具备向下滑动的条件。②若山坡上明显出现裂缝,并有加宽、加长的现象,这意味着可能会发生滑坡。: c: \6 {8 b; a# w* N& ?
, m6 L2 u" S0 e2 Y M
相关知识:经过雨水的作用,其性质易发生变化,如黄土、页岩、泥岩、板岩、凝灰岩等软硬相同的岩层易发生滑坡。! x* Y: J4 e3 T1 v3 W4 _
2 K {7 E& h6 [7 W5 \
禁与忌:①误认为什么样的山体都可能发生滑坡。②没有注意到周围的山体具有滑坡的特征。
: }1 ~- o& l# F6 Y$ A/ D( m, v# d6 l+ G. v0 k1 B+ i* z- z5 M
2、滑坡灾害多发区的建房要求是什么- d* B$ X6 R+ K/ v3 S; U
/ t- c: _7 ^( A) R4 w6 ~
专家提示:一定要选择安全场地修建房屋,这是防止滑坡灾害的重要措施。
& ~9 I! O3 \ e3 B$ U `, k2 J( @0 c$ `( I0 \# |* {5 o
自救互救要领:①选择稳定的场地建设村寨、房舍。②通过专门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来确定村寨、房屋的位置。③在整体村寨规划建设中,应确保民宅、学校等重要建筑物避开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指出的滑坡易发生场地。
+ J% B* F$ B5 a, j& P3 q# b d* J7 W& b: R. l
禁与忌:①私自建筑房屋,不通过专门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②将大批居民住宅或学校建在易发生滑坡地段。
! g% [ g: ^5 T+ L2 v$ g. B( [( u0 O1 j% A1 C& E$ E
3、滑坡灾害的应急措施有哪些
6 x1 q) ^/ ]+ Q$ f! h
4 C1 Y- a% c& P* W" j& R专家提示: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能动性,群策群力,共同防灾、减灾。/ p; c# b( `3 e: k8 o; {6 i6 v
7 P+ r8 a2 r+ S2 i+ g; z相关知识:①及时清理疏浚,保持河道、沟渠通畅。②做好滑坡地区的排水工作,可根据具体情况砍伐临空面上部的危树和高大树木。③公路的陡坡应削坡,以防公路沿线崩塌滑坡。④发动群众,积极配合相关技术人员对村寨、乡镇等存在的隐患地区进行严密排查,特别要对滑坡中的裂缝、泉水、已崩塌滑坡、水量变化等进行群测群防。
2 v4 d0 @& d6 A* V) g* y4 P+ s v! u5 N. ~
禁与忌:①沟道泥沙淤积、漂木阻塞沟口。②缺乏群众的积极配合。9 j0 f( r) G$ h+ }9 o; o. @: z
$ l6 {. b( b* X7 z: L
4、哪些人类活动可能造成滑坡灾害
. r# E0 J5 S c) u" _
5 @1 j; \# W9 |: R0 D专家提示:人类的工程、建筑等活动对自然的破坏是造成滑坡灾害的因素之一。
9 m( _ N( L" d3 T: Y/ U( t
9 ]1 f' o. W& [$ w V相关知识:①在斜坡上堆填加载、兴建住宅楼、重型工厂等产生的大量的矿渣、土石使斜坡失去平衡。②引、排水工程浸溢漏水,工业废水、农业用水大量渗入坡体,从而加大孔隙压力,软化土石。③开挖坡脚修建铁路、公路,使坡体下部失去支撑。④坡地的滥采滥伐及劈山采矿的爆破等,会使山坡水土流失、山体震动破碎,诱发滑坡。
( F4 x7 g1 U" o
# c$ x6 Z/ I8 O! I禁与忌:①不注意坡体的水土保护,滥砍滥伐。②不加强水渠、水库的堤坝管理,使水大量浸渗入山坡中。
& C4 T7 R) C* I. ?/ Z; X7 y7 _9 `: Q
) x* C1 A/ i* K( K1 ?' v u5、造成城市发生滑坡的原因是什么
% P) K% C) r1 p# O+ N2 v5 ]" u1 T9 v H/ l+ z9 Y
专家提示:城市中发生滑坡灾害的可能性大幅度上升,已经不容忽视。
: b2 L( Z7 {$ x% u% Z/ v# V9 o" o3 \0 m$ V! T) L- L0 g4 v6 d A* v
相关知识:①在城市基础建设中,不断开挖地基、路基、坡脚,使斜坡的坡度变陡,坡脚减载,坡顶加载。②工程建设中爆破施工和水循环系统的变更。③利用开发坡地、洼地填土,使土地的稳定性受到破坏。) R- }* m, x3 W7 [4 R
; d3 ]! b! B0 g+ Y2 H, u/ g/ K禁与忌:①不按照城市整体规划自行施工。②城市开发建设过于迅猛。
& J% M* C& T+ Y" m
3 k8 M" \5 c+ a Y6、防治滑坡的工程措施有哪些! ]- v3 w% W0 ]* n; X9 v
9 E6 X% A% `8 R9 \, z* O4 |% ^专家提示:防治滑坡的工程措施主要有消除或减轻水的危害、改变滑坡体外形、设置抗滑坡建筑物和改善滑动带土石性质等五种。. M$ B; v7 \; Z. m7 N: \* x
# m/ p, u2 i) |9 E; C自救互救要领:①设置滑坡体外截水沟,滑体上的地表排水沟;做好引泉工程建设和滑坡区的绿化工程。②建设截水盲沟;支撑盲沟;盲洞、渗井、渗管、垂直钻孔;仰斜孔群。③在滑坡前缘抛石,修筑钢筋混凝土块排管,铺设石笼。④用焙烧法,爆破灌浆法改善滑动带土石性质。+ T' Y' p3 A+ g- X& c, H6 R6 r
0 G- C* ^& v5 n0 `: _禁与忌:①工程措施质量不过关,鱼目混珠。②方法不正确,弄巧成拙。# w5 u8 p& S W
. z9 J; s8 Y c# N- M避灾自救——滑坡与泥石流(三)7 X- m/ i$ [( F" N
2 _% Z- R* r$ G) g7 p. i- X8 V4 {
7、怎样抑制滑坡发展5 r$ U, d+ ~+ P( }+ E
# K% |2 n0 {2 Z( f0 V4 p" k专家提示:主动消除和抑制滑坡形成的因素,不但可能延缓滑坡的形成,还可能避免滑坡的发生。
9 q/ O W9 |& y+ K3 ?2 q' o8 P2 P4 W& W4 C
自救互救要领:①发现滑坡后,立即向政府或地质灾害负责部门报告。②地方政府应号召群众尽可能主动采取措施,延缓或避免滑坡灾害的形成和发生。③使用填埋地面裂缝,把地下水和地表水引出可能发生滑坡区域等方法,提高斜坡的稳定性。+ V+ z8 h9 |6 Y" {
M9 q" E: b' s- \: ~
禁与忌:①采取的措施不正确,加速了滑坡灾害的形成和发展。②认为无大事,没有及时报告。
! U* D7 b, \$ |3 y5 k
6 U8 D- j9 B6 |" ~- g8、如何判断该地区是否发生过滑坡
: Y: m; O# W4 v
t2 s; i6 g/ I& O) T/ s/ s) }. z专家提示:根据地形地貌的特征进行判断。
/ e: A) j. _0 ^$ u) k/ u: N' R! X( x2 \! r( k$ C& R
相关知识:①在山坡上存有圈椅、马蹄状地形,并有多级不正常的沟坎,非常不协调。②山坡上部有洼地,其下部有泥土挤出丘状鼓起的现象,并且坡脚挤占河床。③两条河谷的源头在山坡上部发生转向并且汇合到一处。
: {' }: h3 o9 S: @0 x7 t; r* b2 X: E1 _. k) u' |# c
禁与忌:①不注意观察识别地形地貌特征。②认为曾经发生过滑坡,不会再有危险了。
2 |6 ] w, T. M2 S! |, s ]5 `) l& {9 C% d" }
9、如何根据地下水判断发生滑坡的可能性
* u/ s" s& R, a2 y; B$ A5 n' {! A& m* d
4 I9 c$ v5 e# q3 z+ X7 p3 o# ~3 |- w专家提示:滑坡会破坏原始斜坡含水层的统一性,使地下水流动路径、排汇地点发生改变。2 U& n& n% y) D5 v* ^/ i1 ]
/ [, L3 S8 D- q, D/ b$ i' h; R2 R- \自救互救要领:①斜坡上的部分地方或整个斜坡上面的泉水点、渗水带分布不协调,使许多干燥地方突然渗水或原有泉水在短时间内突然消失。②坡上原有泉水量变大、变小或水质突然变混浊。
9 D# H- Z$ _/ I$ Y# f H- D" v, g6 d, m3 V/ j" D! @% z
禁与忌:①不搜集其他证据,而只凭泉水的变化来进行判断。②把由于雨水充沛等原因引起的正常变化误认为异常变化。
c1 E' T4 z2 D6 }/ T
; p" u6 [8 k. z9 H四、泥石流灾害常识
b; `0 `1 u m/ R0 G# J1 A1 e) L. m* R
1、泥石流易发生在哪些季节
, O( c5 t9 r9 t# K. G! i E
" S0 B- Z( I/ r9 ~7 Y6 L$ L专家提示:我国泥石流的暴发主要因连续降雨、暴雨和特大暴雨等集中降雨而诱发的。其发生的时间与集中降雨时间相一致,季节性明显。* P' S$ _9 d* H
' c$ r2 e8 p# g' n9 C( c0 L4 d
相关知识:①西南地区,如四川、云南等地的降雨多集中在6—9月,其泥石流也多发于6—9月。②西北地区降雨多集中在6—8月,特别是7、8两个月,其泥石流也多发于7、8月。
, H4 W) H p8 g8 z2 C2 t5 i; |0 a+ {, G7 r
禁与忌:①在泥石流易发季节到易发生滑坡地区旅游。②泥石流易发季节,没有做好防灾减灾措施。. A1 I3 j) r* S1 ~4 ^' v2 w- C
& U/ l3 U( [/ T* y
2、泥石流形成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 X$ }+ B, f2 T) M) P2 E7 d; H' ^; h2 `8 \; V* ?$ Y
专家提示:①陡峻的山坡和山谷是便于集水的地形地貌。②地表存在着大量而且丰富的松散土石等固体物质。③短时间内有充足的水源。
) y5 X4 @& g0 i: E9 |6 l& T% r+ L5 }8 A
自救互救要领:具备上述条件的地区,应在汛期到来之前,做好相关的知识宣传和防范工作。
- |0 n* Q8 i1 X
* T$ Z9 d) F6 C+ O) B禁与忌:①骤降暴雨,仍然在山谷中活动。②由于缺乏泥石流知识,无法注意到泥石流形成的条件已成熟。
- F# v( _ M- l5 A( z& { s& G$ N% E5 w# g; W6 T) }4 u/ d9 K* s: C: H
3、对地震引起的泥石流如何采取应急措施: g8 C G! ~. h
* C# {0 i/ c D+ [& i& S
专家提示:由地震引起的泥石流必须采取紧急的应急措施,以免灾害扩大。2 g6 g- R: ?) i: ^( E8 h: U9 @
' F+ W8 H2 }9 m9 y o' j自救互救要领:①炸开泥石流堆积区主流道形成的堤坝,使流水畅通。以免堤坝溃塌,使下游遭到洪水的侵害。②同时做好上游地区的排除水源的工作,使泥石流不会发生进一步的扩展。3 v: o; H4 h- V
9 k9 k- z4 e2 P7 S( f禁与忌:只顾避灾,而没有采取可行措施抑制泥石流的进一步发展。% {0 x7 @. B& w; F
0 A$ l$ o) U5 \7 H ^1 t4、泥石流对农田村寨的危害有哪些2 l* x" w# B7 f) \5 x7 `
9 k& q( B6 |0 _! |3 `专家提示:泥石流对农田村寨的危害极大,严重时可导致村毁人亡。! n5 J' B6 x& Y7 a& g# D f* ~
/ j3 k* `+ z9 ~* h
相关知识:①泥石流直接淤埋农田村寨。②泥石流常可在江河中形成“堆石坝”,堵断江河,形成湖泊,淹没沿江两岸的农田和村寨。③泥石流冲蚀沟谷、吞食坡地,使农田面积锐减,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u B: Z3 i+ ?9 l( e
. d9 T# u9 @3 s6 i- c* g
禁与忌:只知道躲避,不知进行合理的预防治理,使泥石流接二连三地吞噬家园。1 c1 b1 _7 @& x5 P6 q3 r* n. m9 C; {. y
2 c# S8 y: W% q! V0 L5、诱发泥石流的因素有哪些: O* F. U6 `9 _% ?# ^5 V0 y# G
! q5 o0 \8 C6 V( Z# E1 H7 ]1 O
专家提示:水源是诱发泥石流的重要因素。" _, c$ P1 f, l5 }& l
* W8 |1 r d% N, p
相关知识:①地质因素表现巨大的构造断裂带,复杂的老构造,而新构造差异运动幅度大。②强烈而且频繁的地震,导致岩体破碎,山体失去稳定性。③松散固体物质储量大。④暴雨地带的气候特点,为泥石流提供了水源。⑤高山冰川的积累与消融给强烈冰崩、雪崩提供了水源和动力。⑥人们缺乏保护自然、预防泥石流的相关知识,乱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 A" p- b0 u, O9 j& I- m9 ?
8 w+ z) n; M7 t" q* ~" M禁与忌:只注意诱发泥石流的自然因素,而忽略了人为因素。3 ]. p! q. s7 y" b- j# ^
; @. E5 y/ h. K8 b& e5 |9 A
6、泥石流灾害多发区建房有哪些要求9 g4 Z4 i; b5 `9 D# a: L
* T' s) l7 h7 i: H6 C, B
专家提示:在泥石流灾害多发区,不要将房屋建在沟口、沟道上。
( [# `" m; p" u: H( }. e0 S1 \) N* N) T
相关知识:①应将占据沟道的房屋搬迁到安全地带。②在沟道两侧应修筑防护堤并大面积植树,防止泥石流溢出沟道造成危害。
0 J$ u4 t, e8 f# t$ w: V8 M# Z- y4 R* c( o8 H. o/ E: P, l
禁与忌:①房屋建设在干涸的沟道中。②破坏沟道两侧的防护林。' \. l4 H4 B1 G; Q) f* K
5 j( ], c9 B |/ x* W7、泥石流多发区为何应保持冲沟通畅
* j' T1 E' H7 V. o4 ?
8 F1 M) z3 o3 V( ^3 |专家提示:泥石流多发区应在雨季到来之前做好清除沟道中障碍物的工作,保持冲沟通畅。
9 c! R0 b& G$ G% T4 x6 r k2 q) k+ x. U6 w# ^3 N' c
相关知识:若在冲沟中堆放垃圾、堆石、弃土,会为泥石流提供固体资源,加强泥石流的活动。垃圾堆积成坝后,泥石流会溢向两岸,造成更大的灾害。
: Q( t: m5 ?+ m; [" G' z# h( G4 o4 Y
7 Z/ U1 o6 p/ B; g! K6 ?! w禁与忌:①将建筑产生的废弃土石大量堆在沟道里。②居民将生活垃圾倾倒在沟道里。
# e' i$ }+ X( V8 Y2 o e
: g% |7 H) |; b( V) y8、哪些人类工程活动能诱发泥石流 K( c& {/ x0 G. [" ?) E* Y
1 K( M1 |7 j/ }/ e8 J. x2 O
专家提示:人类不合理的工程活动是诱发泥石流的因素之一。
9 ]1 J6 N/ H$ {9 T) ~: ^4 B5 `
9 X$ R7 E W. _相关知识:①不合理修建铁路、公路、水渠以及其他工程建筑。②不合理地进行弃土、弃渣、采石活动。③滥垦滥伐严重破坏森林植被、树木,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破坏了山坡的稳定性,为泥石流产生创造了条件。
8 U F/ W- l! `2 M, m, d) e7 s! g* J, ^6 {& U
禁与忌:①不经有关部门批准,私自进行开挖工程。②滥砍滥伐,开垦荒地。# ]1 S) R' u0 Z w
/ f3 \* u# \- B) C' Z6 N
9、防治泥石流的工程措施有哪些# t8 j2 |) t/ i, [: R1 |& r+ c9 |) @
# o4 ]: v0 s! l9 ~专家提示:当地政府应加强防御工程的管理,只建不管等于不治,甚至造成更大的隐患。
% x$ Y/ X; P2 d) _9 Q
/ P* W6 j5 _" f! L. A- J1 N相关知识:①修建桥梁等从泥石流上方通过的跨越工程。②修建从泥石流下方通过的隧道、渡槽、明洞。③修建丁坝、顺坝、挡墙、护坡。④修建急流槽、束流堤、导流堤。⑤修建储淤场、拦渣坝、支挡工程、截洪工程。
u# l* k" \/ x; ?0 R. |3 k2 a$ e+ F5 A C+ c R& [$ H4 N' z
禁与忌:①工程不符合防治泥石流要求。②豆腐渣工程。8 Q0 }- h+ j3 m, u& J
5 T' O9 f5 T/ s# D S$ O10、我国泥石流主要颁布在哪些区域
, a1 k$ }* w. q' T
! [8 [* {0 B" Y$ t l专家提示:我国是世界泥石流灾害较严重的国家之一,遭泥石流危害的有20多个省、市、自治区。' \7 ]' G% N9 L! z! x% f
+ j- G% F5 |2 c& p0 c- k# a# B) `相关知识:根据泥石流形成的自然环境以及泥石流的类型与活动特点的差异,我国的泥石流主要分布在以下6个区域:①青藏高原边缘山区。青藏高原南部和东南部边缘山区是我国冰川类泥石流最发育地区。②横断山区和川滇山区。这一地区是降雨类泥石流最发育地区。③西北地区。包括祁连山、天山和昆仑山山地多爆发大型冰雪融水型泥石流。④黄土高原山区。黄河上游两岸、渭河两岸以及陕北、陇东、晋南等地都曾发生灾害泥石流。⑤华北和东北地区。秦岭东段的华山地区、河北太行山区、北京西山地区、辽西辽南和吉南山地多形成非粘性的水石质泥石流。⑥东南部山区。秦岭、大别山以南,云贵高原以东的中国南方山地以及江西、广东、福建、台湾和海南岛一带山地均曾发生灾害泥石流。, U6 R% w2 k- q# I: Q2 _) \
6 T3 b; k! R6 a7 {/ n9 }# [6 l
禁与忌:不注意水土保持,人为破坏植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