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青木公

一楼一帖,野外安全与自救

 火..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4-17 18:25:45 | 显示全部楼层
野外生存的取火方式
7 I' ^. f* G1 U9 a2 n- \9 P
火柴的使用   火柴是点火的最便利的工具。多携带一些标有"非安全"、"可以在任何地方划着"标记的火柴,把它们扎成一捆防在防水容器内,防止它们相互摩擦,意外自燃,另外也可防止火柴自身变潮。  注意:火柴受潮也是有办法补救的,如果头发干燥并且不油腻,可将潮湿的火柴放在头发里摩擦一番,头发产生的静电会使它干燥。  另外,通过在火柴滴蜡可防止火柴变潮。点火时,可用指甲将蜡层剥除。 使用凸透镜  强烈的阳光通过凸透镜聚焦后,可产生足够的热量点燃火种。其中,取火最为迅速的是照射汽油和酒精,可在1-2秒内点燃火种。 放大镜或望远镜以及照相机里的凸镜,都可以代替凸透镜为你服务。另外,在手电筒反光碗的焦点上放火种,向着太阳也能取火。如果在有冰雪的环境下,将冰块加工成中间厚,周边薄的形状代替凸透镜也可以的。 击石取火   找一块坚硬的石头做"火石",用小刀的背或小片钢铁下敲击"火石",使火花落到火种上,一条边缘带齿的钢锯比普通小刀可产生更多的火星。当火种开始冒烟时,缓缓地吹或扇,使其燃起明火。当然并不是任何一块石头都能点燃火种的,石头击出的火花必须有一定的热量和持续时间才能点燃火种。 电池生火   若有电量较大的电池,将正负两极接在削了木皮的铅笔芯的两端,顷刻间,铅笔芯就会烧成像电炉丝一样通红。 如驾车旅行的话,可取两根长导线,连在电瓶的正负两极接线柱上。如果没有电线,可以用两个扳手或其它金属工具代替。如导线不够长,可将电池从车中取出。将两根导线抹端慢慢接触,短路会产生火花。这时,一块沾了汽油的布是最好的火种。 弓钻取火   用强韧的树枝或竹片绑上鞋带、绳子或皮带,做成一个弓子。在弓子缠一根干燥的木棍,用它在一小块硬 木上迅速地旋转。这样会钻出黑色粉末,最后,这些粉末会冒出烟而生出火花,点燃火种。 藤条取火    找一根干的树干,一头劈开,并用将裂缝撑开,塞上火种,用一根长约两尺的藤条,穿在火种后面,双脚踩紧树干,迅速地左右抽动藤条,使之摩擦发热而将火种点燃。 其它方法  在平坦的木板上摩擦玻璃片,也能生热发火。待剧烈摩擦发烫时,将火种吹燃。 还可用两快软质的木头或竹片用力相互摩擦取火,下面垫以棕榈树皮或椰子叶底部的干燥物作火种。也可以在一块软木底部刨一天直沟,然后用一根矛状硬木尖端前后"犁"行,这样首先产生出火种,然后将其点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17 18:26:19 | 显示全部楼层
野外生存知识:净水小窍门
* D+ T% b- r5 P! u( l0 M: f) Y
当一个人在森林中迷失路径时,在走出困境之前一定要保证有足够的、干净的水喝,不然生存下来的希望就太小了。 当然,森林中可能很容易找到泉水、溪水,这时只要判断一下这样的泉水有没有毒,就可以决定水是否可以饮用了。 一般洁净的水是无色、透明的。因此判断水能不能喝,可以先看颜色。不过,湖泊里的水比较深,看上去常呈现浅兰色,如果用一个玻璃杯或白瓷缸盛上一杯水进行观察,更能准确判断。水越清,证明水质越好;水越混,证明水中杂质越多。如果水色发黄,多半是水中腐败的植物造成的。 其次要闻一闻水的气味。干净的水是没有任何味道的,有异味的水必是被污染过的。可以用矿泉水瓶子取小半瓶水,盖紧瓶塞,用力振荡,然后打开瓶盖闻味儿。最干净的水是没有味儿的;被污染的水带有异味,比如含盐的水带咸味,含铁的水带金属锈味。有异味的水不能喝。当手中没有合适的瓶子时,可以取一张白纸,把少量的水滴在白纸上。纸干后,如在纸上留有斑迹,肯定是水质不纯。  实际上,在观色,闻味之前,完全可以先看看水源周围的情况。如果水源上游离矿山很近,这里的水很可能已被污染。倘若在河岸边看到的石头是异常的茶黄色或黄色,这里的河水被污染的可能性就更大了。另外,水中如果没有任何生物生存的迹象,或者在水源周围有动物的尸体,那麽这样的水十之八九有着致命的毒性,是绝对不能饮用的。即使经过判断,发现湖泊或河流中的水是可以饮用的,也最好把水过滤一下再喝。背包中有漂白粉或明矾的话当然是最好的,用二者中的任何一个都可起到净水的作用。如果没有这样的准备,还可以在野外就地取材。比如,榆树的树皮、树叶或树跟,仙人掌和霸王鞭,都可以起到净水的作用。因为这几种植物中含有较多的黏液质,可以吸附水中的杂质。不如我们在野外发现合适的水源时,正好附近有榆树,那麽取少量的榆树叶捣烂,每取一桶水投入5克这样的树叶就可以起到净水的作用。投入“净水剂”后,用筷子或其他干净的木棒不断的搅拌,大约3分钟后,浊水即可澄清。这时再等上10分钟左右,待沉淀下去,就可以喝了。 倘若连这样简陋的“净水剂”都找不到,那麽还有办法。在离水边约两米的沙地上挖个小坑,坑里渗出的水比比起从河湖中直接提取的水要清洁的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7 21:48:39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篇,服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7 21:52:49 | 显示全部楼层
I服U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1 14:43:34 | 显示全部楼层
6 P, X+ A" y: Y$ ~8 ]4 b

4 v. c$ x+ D6 w6 h  G, r/ Y  x现在服了还早点
) ]" |+ j7 G( z/ X$ j: t1 ^" h2 |; i% S$ `2 {4 \0 D1 R" }
这是长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21 19:50:22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字好多  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2 19:53:2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多多添加资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23 02:17:50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24 21:00:4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27 18:07:23 | 显示全部楼层
野外遇险救护方法2 ]* A0 ~- a' l' s
; g4 @$ X$ N+ D1 ~
近年来,随着户外运动的兴起,户外运动多次出现的无人救援情况让人遗憾。户外安全问题也因此引起多方人士的关注,国内一些相关组织及户外爱好者因此谈了很多有关野外安全的知识,及野外救护培训,经过培训的国际认可的急救员在关键时刻将会露一手“救人一命”。5 U# a- ?" r  [1 j# H3 a& _

$ G( F2 [. ?& K* R  学急救——让人“死而复生”
0 u+ x; i" F9 F& |# y! W; W
& b2 Y& D6 @! @5 ]( y$ W  一般情况下,心脏骤停6分钟,周围的人都不能正确地做心肺复苏术(包括开放气道、人工呼吸、心脏按压),即使之后抢救过来,病人也有可能成为植物人;发生大出血,周围的人可能都不懂得有效的止血方法,如果失血20%以上,病人就有可能死亡。这些致命的教训让人非常痛心,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缺乏正确的救护知识,等医生赶到时,只能摇头叹息。6 e+ I  x; w% B2 x, v
' q& z1 ^% |, v$ D6 ?( y
  在野外发生意外时,自救或互救技巧,包括心肺复苏术、创伤救护、排除气道异物等基本技能。而户外急救员除了必要的急救理论学习,还要掌握心肺复苏、排除气道异物、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技术操作等急救技巧。) e1 ^( q4 ?: W' W, {1 p+ L
  x, [% B# ~8 r5 v/ U' u
  而心肺复苏术非常重要。心脏停止跳动4分钟内如果有人实施初步的心肺复苏术,8分钟内再有专业人员进一步实施心肺复苏,病人“死而复生”的可能性就非常大。, o2 J" U: u% \; T8 n
, J: a" X# z( g/ w1 R; k5 n
  讲窍门——避免无畏牺牲
/ M% G1 j0 F4 E& f
. r0 m# Q( ^" @1 p- o. @+ a  心肺复苏术:首先相关人员要注意保护伤者的颈椎,否则,这很可能造成伤者颈椎以下全部瘫痪。做人工呼吸时,女生很容易气息不足,而不少男生则气量过大,气量太大也不好,可能使伤者胃膨胀、反流,影响施救效果。进行心脏按压时,要找对精确的按压位置,注意力度,按压时肘不要弯曲,这样才能用到你上身的力。
/ J/ b5 v# W$ Z! z4 `9 c% `
+ o8 ]  G2 Y7 |/ P  闪电击伤:发生闪电击伤,应尽快实施口对口人工呼吸。如果十多分钟还没有成功,此时不要轻易放弃抢救,最好坚持1小时左右,成功的几率还是比较大。这里有个窍门:雷雨天,如果你在室外突然感到头发竖立、皮肤刺痛、肌肉发抖,这可能是雷击的前兆,应赶紧卧地蜷缩身子。1 a7 E* n) L9 A; |1 j2 \

: q) `  E: \3 t( }! _6 ~( T. S  溺水:溺水是很危险的,4—7分钟就可能窒息死亡。冬天下水救人要注意脱掉棉衣,因为衣服吸水会让救人者往下沉,救人时千万不要和溺水者正面拥抱,他在惊慌中可能将你死死抱住,都没法游泳。
' H* P7 D* V- s3 ]$ l6 ~, g1 P) }( M9 s( V2 t. ]
  骨折伤:很多人认为包扎和搬运是很容易的,其实,这其中有很多窍门,一个不小心,就可能造成骨折端移位损伤或压迫脊椎造成瘫痪。曾经在多次交通事故中,因群众救护人员不会搬运伤者,造成伤者终身瘫痪。
7 h% c9 Y( h; _" s) V: N% u& q  d; b) k6 W/ T1 m4 m: V5 ?
  急救电话:打急救电话时,一定要对方先挂电话,以免急救人员想问的问题没问到,需要带的工具没有带或找不到地方等,影响施救。, V& A- ~! R8 n* `
8 \6 b. ~/ |! j8 V  Q4 Q

3 J2 J$ l2 k5 b7 y
5 s  ^' b3 P* d( u9 X$ Q5 r3 D, m及时采纳 谢谢合作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27 18:08:10 | 显示全部楼层
户外避雷十大方法# c  h2 N! [4 G6 e4 d- D1 x
雷电通常会击中户外最高的物体尖顶,所以孤立的高大树木或建筑物往往最易遭雷击,人们在雷电大作时,在户外应遵守以下规则,以确保安全。     
. b5 G" \( X+ ?, s# f% ^# @      1、雷雨天气时不要停留在高楼平台上,在户外空旷处不宜进入孤立的棚屋、岗亭等。
1 o- l/ N( w- k' ^6 t) r( G  2、远离建筑物外露的水管、煤气管等金属物体及电力设备。 . s+ j6 T& E- g) L0 Y
  3、不宜在大树下躲避雷雨,如万不得已,则须与树干保持3米距离,下蹲并双腿靠拢。 # O3 |1 B3 Z4 S
  4、如果在雷电交加时,头、颈、手处有蚂蚁爬走感,头发竖起,说明将发生雷击,应赶紧趴在地上,这样可以减少遭雷击的危险,并拿去身上佩戴的金属饰品和发卡、项链等。
2 Q" _4 l7 d: Z5 ^1 ]/ P" V2 y, n      5、如果在户外遭遇雷雨,来不及离开高大物体时,应马上找些干燥的绝缘物放在地上,并将双脚合拢坐在上面,切勿将脚放在绝缘物以外的地面上,因为水能导电。 ! ], C, u- i& z: z1 W, E
  6、在户外躲避雷雨时,应注意不要用手撑地,同时双手抱膝,胸口紧贴膝盖,尽量低下头,因为头部较之身体其他部位最易遭到雷击。 + C- {/ v' `9 z
  7、当在户外看见闪电几秒钟内就听见雷声时,说明正处于近雷暴的危险环境,此时应停止行走,两脚并拢并立即下蹲,不要与人拉在一起,最好使用塑料雨具、雨衣等。 ) l/ y1 f- x1 ~1 b" h6 P
  8、在雷雨天气中,不宜在旷野中打伞,或高举羽毛球拍、高尔夫球棍、锄头等;不宜进行户外球类运动,雷暴天气进行高尔夫球、足球等运动是非常危险的;不宜在水面和水边停留;不宜在河边洗衣服、钓鱼、游泳、玩耍。 ( `9 x. }; N' K  f. {# y0 e: x
  9、在雷雨天气中,不宜快速开摩托、快骑自行车和在雨中狂奔,因为身体的跨步越大,电压就越大,也越容易伤人。
# Y. y1 ?0 N# v/ U+ Q' V  10、如果在户外看到高压线遭雷击断裂,此时应提高警惕,因为高压线断点附近存在跨步电压,身处附近的人此时千万不要跑动,而应双脚并拢,跳离现场。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27 18: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野外遇险救护救命绝招7 A, \5 d2 N% a7 D- `: h. T
学急救  让人“死而复生”" Y2 r1 T  k& Q) \" d
3 K: E& s1 S; N: u) N2 S
   四川省红十字骨科医院主任廖茜介绍,心脏骤停6分钟,周围的人都不能正确地做心肺复苏术(包括开放气道、人工呼吸、心脏按压),即使之后抢救过来,病人也有可能成为植物人;发生大出血,周围的人可能都不懂得有效的止血方法,如果失血20%以上,病人就有可能死亡。这些致命的教训让人非常痛心,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缺乏正确的救护知识,等医生赶到时,只能摇头叹息。
2 P4 X9 t5 P0 [& N6 t7 m! }9 ]( X2 w, E1 a; X# ?! W9 V5 ^8 {0 Z2 d7 z
  这次急救员培训的主要内容是发生意外时的自救互救技巧,包括心肺复苏术、创伤救护、排除气道异物等基本技能。培训时,除了必要的急救理论学习,培训师还手把手地帮助学员们掌握心肺复苏、排除气道异物、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技术操作等急救技巧。7 d* Q1 C4 `% o6 Q( s( g
9 k: F. m, j! Q- X' y* Y: }
  廖茜介绍,学习心肺复苏术非常重要。美国近年发生的心脏停搏60%~70%发生在到医院之前,美国近年加强了急救员培训,每年能抢救20万人的生命。心脏停止跳动4分钟内如果有人实施初步的心肺复苏术,8分钟内再有专业人员进一步实施心肺复苏,病人“死而复生”的可能性就非常大。2 r$ f! Q+ a5 h8 T8 u

- P7 y4 v7 T- L  讲窍门 避免无畏牺牲: `& `- Z3 V7 T- A7 b; y

5 j; f/ U0 ~" F. H) D4 s3 m  心肺复苏术:在学习心肺复苏术时,学员们开始没有意识到要保护伤者的颈椎,培训师说,在现实中,这很可能造成伤者颈椎以下全部瘫痪。做人工呼吸时,女生很容易气息不足,而不少男生则气量过大,气量太大也不好,可能使伤者胃膨胀、反流,影响施救效果。而学习心脏按压时,很多学员开始都找不对精确的按压位置,练习了多次才能正确找到,而女生在按压时很容易力度不够,培训师一再提醒,按压时肘不要弯曲,这样才能用到你上身的力。+ u) U  b" K# h! a, o+ J

7 [8 G0 ^- i& ]: U/ c; _  闪电击伤:发生闪电击伤,应尽快实施口对口人工呼吸。如果十多分钟还没有成功,此时不要轻易放弃抢救,最好坚持1小时左右,成功的几率还是比较大。培训师还教了一个窍门:雷雨天,如果你在室外突然感到头发竖立、皮肤刺痛、肌肉发抖,这可能是雷击的前兆,应赶紧卧地蜷缩身子。
  s. D, h  \6 ?; Y* z& `& {. j1 C* x/ u# c3 P4 E) m
  溺水:溺水是很危险的,4~7分钟就可能窒息死亡。培训师提醒,冬天下水救人要注意脱掉棉衣,因为衣服吸水会让救人者往下沉,救人时千万不要和溺水者正面拥抱,他在惊慌中可能将你死死抱住,都没法游泳。培训师讲了一个例子,某地一个学生溺水,先后有7个学生跳下水救人,但因为救护方法不对和水性不好,8个学生全部遇难,其中多名学生和溺水者正面拥抱。' V2 I8 j4 i% W! E* L2 C
# T! U8 W% d: g$ u
  骨折伤:在学习救骨折伤者时,学员们感触良多,在没有学习前,大家认为包扎和搬运是很容易的,哪知其中有很多窍门,一个不小心,就可能造成骨折端移位损伤或压迫脊椎造成瘫痪。培训师介绍,曾经有多次交通事故中,因群众救护人员不会搬运伤者,造成伤者终身瘫痪。
6 A0 g( x0 q6 [& y( Q, I
; i" o$ ~! Y3 r& _1 f- C  |  急救电话:培训师还特别提醒,打急救电话时,一定要对方先挂电话,以免急救人员想问的问题没问到,需要带的工具没有带或找不到地方等,影响施救。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27 18: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急救基础----胸外心脏按压
) L+ s" I, U. D* B3 W' |2 ~3 c1 胸外心脏按压  2 z0 H8 [3 e: ?0 B
 给停跳心脏施压,藉外力使其收缩,排出血液,压力解除后,心脏舒张,使血液又重新充盈心脏,从而暂时建立有效的大小循环,为心脏自主节律的恢复创造条件。 # b `2 ]3 U9 F* K9 H
! `$ y% D4 ~! u# D4 N9 F方法:病人仰卧硬板上或地面上,双下肢稍抬高。急救人员位于病人一侧,将一手掌根部按在病人胸骨中下1、3交界处略偏左,另一手重迭于前一手背上,向下挤压,使该胸肋部下陷3-4公分为度。压后迅速抬手,使胸骨复位。以每分钟60-70次的节律反复进行。 9 Q/ \: W$ o* R8 u7 c7 e

; @/ @" I: b! l注意压力要均匀,抬手放松要快,下压和放松时间相等或下压稍长于放松时间。压力不能过大,以防止压断肋骨。压迫部位要准确。检查心脏按摩是否有效,可触摸股动脉或颈动脉在按摩时有无搏动出现。  9 T$ R% t  r8 G5 A" w

% O6 z8 `& ]( @. P2 人工呼吸加胸外心脏按摩  
# \  T' X8 ]/ b  m  I, |9 V6 u+ X' k
3 病人呼吸心跳同时停时用此方法。方法要领同前述。可两人分工进行,一人口对口人工呼吸,吹一口气(约4-5秒),另一个人做4-5次心脏按摩,以此反复进行。吹气时按摩动作暂停。如果由一个人兼施时,则先吹一口气,后做8-10次心脏按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27 18: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运动损伤及其预防
" R1 t  N% D9 o3 \- I一、运动损伤的定义
  o2 C3 c) N. n. v3 Z. s在运动过程中及运动之后受机械性和物理性方面因素所产生的,造成人体组织或器官在解剖上的破坏或生理上的紊乱,称为运动损伤。
: z- z# {$ ~. x( ?/ n, n, K/ t
/ t2 n7 y4 T' P" E6 o3 `二、运动损伤的分类
6 q5 [) ^2 x: g9 h! M运动损伤的分类方法很多,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 3 |* G  ]# f/ W4 j: R$ j
    (一)损伤组织的种类分类:如肌肉肌腱损伤、滑囊损伤、关节囊和韧带损伤、关节脱位、内脏损伤、脑震荡、神经损伤、骨折等 5 s7 E# ~" {# t2 D( u  u
    (二)损伤机制:烧伤、冻伤、溺水等 : c; h& i6 I2 F
    (三)运动创伤的轻重分类:(1)不损失工作能力的为轻伤;(2)失掉工作能力24小时以上,并需要在门诊治疗的为中等伤;(3)需要长期住院治疗的重伤。这种分类法有助于了解工矿、农村、机关和学校等开展群众体育活动中的损伤情况。 : r" H4 o0 j# Q
    (四)运动能力丧失的程度分类:(1)受伤后能按锻炼计划进行训练的为“轻度伤”;(2)受伤后不能按锻炼计划进行练习,需停止患部练习或减少患部活动的为“中度伤”;(3)完全不能锻炼的为“重度伤”。 1 n# r  @7 t" E. k
     (五)损伤组织是否有创口与外界相通的分类:(1)开放性损伤,开放性损伤与外界相通,容易引起出血和感染,常见有组织液渗出和血液自创口流出,在运动中最常见的有擦伤、裂伤、切伤和刺伤,开放性骨折也可以归在此类;(2)与闭合性损伤,闭合性损伤包括挫伤、肌肉筋膜拉伤、关节囊和韧带扭伤、肌腱腱鞘和滑囊损伤等,其特点是皮肤、粘膜完整,损伤无裂口与外界相通。
. ], G) v8 B( O$ J    (六)发病的缓急分类:急性损伤 (瞬间遭受直接或间接暴力而造成的称为急性损伤,发病急,病程短,症状骤起;
  T; \5 U( H& {( O# s- G, t                           慢性损伤  因局部长期负担过度,由反复微细损伤积累而成的称慢性损伤,发病缓慢,症状渐起,病程较长。急性损伤处理不当或未完全康复而过早运动而转变为慢性损伤。
' C) L; u- i' ?. t  ^: |    (七)根据病因,又可分为原发性损伤和继发性损伤等。
* G& J. ~5 y5 f( k. M4 i4 m4 ?3 Z. r
  j; H0 i# Y, @! @" I. m
, i- v5 D/ F9 w8 C4 r% n/ @3 c
8 O: O: c3 z  M6 f三、运动损伤的原因 ) g; I) T; }/ c. L
(一)基本原因
" t8 q$ ~$ c- _+ ^. K& O! e/ c- c1、思想方面:对运动损伤的认识理解不足,不够重视、逞能、恐惧、急于求成、急躁 5 l) H5 b: i1 x$ }
2、准备活动:准备活动的目的是进一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各器官系统的功能活动,使人体从相对的静止状态过渡到紧张的活动状态       不做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不充分、准备活动的正确与否、准备活动的量、准备活动与正式运动之间的时间。据国内有关调查资料分析,缺乏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不合理,是造成运动损伤的首位或第二位的原因。
; ~# c. f. u" v3、技术上的错误或缺点:技术动作的错误,违反了人体结构功能的特点及运动时的力学原理而造成损伤,这是初参加运动训练的人或学习新动作时发生损伤的主要原因。
  A! ]& l2 d( J6 N; j4、运动量、运动负荷(尤其是局部负担量)过大:运动负荷超过了锻炼者可以承受的生理负担量,尤其是局部负担过大,引起损伤或因微细损伤的积累而发生劳损。 ) K3 _. F; U( v' v
5、身体状况和心理状态不良:睡眠或休息不好、患病受伤或伤病初愈阶段,以及疲劳时,肌肉力量、动作的准确性和身体的协调市性显著下降,警觉性和注意力减退,反应较迟钝,此时参加剧烈运动或练习较难的动作,就可能发生损伤。 : r- u5 b# w/ w9 C# G9 P4 N5 e
6、组织方法不当:在训练中,不遵守循序渐进、系统性和个别对待的原则,缺乏正确的示范和耐心细致的教导、缺乏保护和自我保护。
7 c) w& _$ \( z7 i0 j: a7 g. C4 q7、动作粗野或违反规则  在比赛中不遵守比赛规则,或在训练中相互逗闹,动作粗野,故意犯规等,这是篮球、足球运动中发生损伤的重要原因 , t/ S- {  [2 R- J2 O% B
8、场地特点或运动防护装备:也能引起运动损伤运动场地地形特点,山路难行,有小碎石或灌木;跑道太硬或太滑;器械维护不良或年久失修,表面不光滑或有裂缝;器械安装不牢固或按放位置不妥当。缺乏必要的防护用具(如护腕、护踝、护腰等);运动时的服装和鞋袜不符合运动卫生要求等
6 ?+ B' H; e9 ~3 e( U3 R9、不良气象的影响  气温过高易引起疲劳和中暑,气温过低易发生冻伤,或因肌肉僵硬,身体协调性降低而引起肌肉韧带损伤;潮湿高热易引起大量出汗,发生肌肉痉挛或虚脱;光线不足,能见度差,影响视力,使兴奋性降低和反应迟钝而导致受伤。
8 Y; G6 T* H9 [; f(二)诱因
( _+ e0 Z; p  T& z2 T1、不同运动的不同技术特点:由于各项运动项目都有自己的技术特点,人体各部位的负担量不尽相同,因此,各运动项目都会导致人体的易伤部位
8 @, d; X. Q( U' I4 b2、解剖生理特点:身体不同组织在结构上较为薄弱,或在某个角度时比较薄弱。 ! N) O8 s3 D! r% {

; _0 Y( J0 m3 I8 X$ |
3 @" [/ G2 w0 n* ?* j# P
; b$ C, C3 e8 a$ c四、运动损伤的预防 : M. _8 Z" r& n
1、思想上重视。严格遵循不同运动的运动规律。加强身体的各方面的锻炼,提高身体全面的素质、 3 J: C9 I# g1 o( X# t; a; H
2、热身、放松、恢复、营养、 " I# g1 }3 v- Y! p
(1)运动前应作好充分的准备活动 1 B9 K! `- Y- J5 q: {9 l- h; n
准备活动不但能使提高身体核心部位温度、提高软组织(肌肉和结缔组织)的温度/柔韧度/弹性、增加关节液分泌/扩大关节的活动范围、特定部位的伸展,也能减少锻炼前的紧张感和压力感,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预防损伤的发生。 6 D/ N' j) E$ h+ b/ }' b
(2)运动后应注意放松活动 9 ?9 ~2 X0 D$ Q8 l& |. y* a
放松活动是指在运动后通过肌肉韧带拉伸、呼吸调节等放松方法使体温、心率、呼吸、肌肉、韧带的应激反应回复到锻炼前的正常水平,有助于机体在运动的恢复。 ; f: }* X- I" u' \) J3 R0 W
(3)自我恢复与运动后营养 5 Z) _6 l" Q) c' W6 B5 E9 p
了解和懂得简单处理运动后肌肉酸痛、关节不适的方法。了解如何去补充营养和那些食物可以帮助我们更快的恢复。 . V1 |8 b3 k; w7 x) [
3、了解自己的身体
3 J/ {4 M& ~/ n! f. @0 J* j% N) R只有自己最了解自己的身体,明白自己的身体状况,尽早发现一些不好的身体状况,尽早预防。 ( y( L  }# s2 d
4、自我保护、学习
; d% t- ?* U. J' `% K/ |在安全的环境下运动,选责安全的运动环境和运动场所,选取不同的运动所使用的不同运动用具和防护装备,学习在不同环境下不同项目中运动的知识技能。
- \, n# J; ~) ]5 F8 p+ T& W5注意科学运动
# m& b0 O  u# S& V; J包括五大要素,即全面性、渐进性、个别性、反复性、意识性,前三个要素对预防损伤较为重要。
: ~, K% G5 q8 u9 X. Q7 {1 S4 b全面性是指锻炼者应对体能进行全面训练,而不是单纯针对某一特定动作的反复练习。 % H3 U( u0 ~& x% M2 y# S* A
渐进性是指锻炼者应逐步提高运动负荷和增加锻炼时间,以防机体一时不能适应而导致运动损伤。 " u" v9 p2 ~2 D" E! a; t3 _! `
个别性是指锻炼必须因人而异。性别、年龄、体力、技术熟练程度不同,活动量和方法也应不同。
6 r9 N% w" A% y  r  f6、加强易伤部位训练
9 n* s- }* ?' B5 o加强易伤部位和相对较弱部位的训练, 提高它们的机体功能,是预防运动损伤的一种积极手段。根据不同部位进行针对行训练,例如,为了预防膝关节损伤,应主要加强股四头肌的力量训练,并对膝关节周围韧带进行静力对抗训练,增强其协调性和拮抗的平衡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27 18: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在野外判断方向
1 r9 T! d+ {( A) O6 Y在野外活动,诸如地质考察、登山、徒步旅行、探险、旅游等,为防止迷路,正确地判定所在位置和方向,必须掌握定位和侧向方法。在自然界,某些动物具有辨别方向的本能,如鸽子,人类的某些成员也具备这种能力,但绝大多数人不具备,或者只有这种潜能,因此野外确定方向主要依靠经验和工具。
2 ]) L" S" h3 b. p) d) X8 W  野外判定方向和位置的方法有许多,这里介绍几种常见的方法。
# i8 l# {' o8 b* ]9 W+ R2 h  利用罗盘(指北针)
: P& Z) @+ g; b( y  把罗盘或指北针水平放置使气泡居中,此时磁针静止后,其标有“N”的黑一端所指的便是北方。除了测出正北方向外,罗盘或指北针还可以测出某一目标的具体方位,方法是开罗盘将照准器对准目标,或将刻度盘上的0刻度对准目标,使目标、0刻度和磁中点在同一直线上,罗盘水平静止后,N端所指的刻度便是测量点至目标的方位,如磁针N端指向36°。则目标在测量位置的北偏东36°。
# f% ?( C$ k# O# q& s; O9 u: E3 D4 \' h$ Q* P1 a) H( r6 }6 p0 n# T& V
      利用罗盘或指北针辨别方向虽然简单快捷,但需要注意:1、尽量保持水平;2、不要离磁性物质太近;3、勿将磁针的S端误作北方,造180°的方向误差;4、掌握活动地区的磁偏角进行校正。 6 P% D) I2 R8 s0 C0 @3 m. f- P4 u
  利用太阳 3 |9 J2 [- M, v. w: C  t
  在晴朗的白昼,根据日出、日落就可以很方便地知道东方和西方,也就可判断方,但只能是大致的估计,较准确的测定有下列几种方法:1、手表测向“时数折半对太阳,12指的是北方”,一般在上午9时至下午4时之间可以很快地辨别出方向,用时间的一半所指的方向对向太阳,12时刻度就是北方,如下午14:40的时间,其一半为7:20,把时针对向太阳,那么12指的就是北方,或者是把表平置,时针指向太阳,时针与12时刻度平分线的反向延伸方向就是北方;或者置手表,将一根小棍垂直立在手表中央转动手表,使小棍的影子与时针重合,时针与12时刻度之间的平分线即是北方。 . Y' ~0 |7 |7 n0 d4 F% q+ ?
  必须注意:(1)判定方向时,手表应平置;(2)在南、北纬20°30′之间地区的中午前后不宜使用,即以标准时的经线为准,每向东15°加1小时,向西15°减1小时。2、日影测向为晴天,在地上竖立一木棍,木棍的影子随太阳位置的变化而移动,这些影在中午最短,其末端的连线是一条直线,该直线的垂直线为南北方向。在一张50×50cm的绘图纸上绘制一系列同心圆,同心圆的半径以1cm递增,钉在平板上并水平固定好,将一根12-15cm长的细钢针或针状物垂直插在圆心上。当太阳位置变化时,影子的端点总会与同心圆相交,标绘出这些点,然后把同一个圆上的两点直线相连,把这些直线的中点与圆心相连,这条连线就是南北方向线,圆弧顶的方向为北方。 % Z! W! z+ O) c) m( ]! D+ K
  夜间星体
+ b& Z. \  ]' Y3 |  当夜晚时,可根据北极星和南十字星来判断方向。 9 |, F6 }* g$ m+ N8 I7 ^( b6 w
  1、北极星:北极星位于正北天空,其出露高度角相当于当地纬度,据此可以很快找到北极星。通常根据北斗七星(大熊星座)或W星(仙后星座)确定。北斗星为七颗较亮的星,形状象一把勺子,将勺头两颗β向α连线并延伸约5倍处便是北极星。当看不到北斗星时,可根据W星,即仙后星座寻找北极星。仙后星座由五颗较亮的星组成,形状象“W”字母,字母的开口方向约开口宽度的两倍距离处是北极星。 . ~) b6 a. r- u  R' Q3 ?$ V# [
  2、南十字星:在北纬23°30′以南地区,夜间有时可见南十字星,由四颗较亮的星组成,形同“十”字,在其右下方,由γ向α两星连线长度的四倍半处(无星)为正南方向。
* }0 [% k+ d5 V, ?4 w  地物和植物特征 1 F1 _4 Y0 m3 H6 h* ]" x" C) b1 l
  有时野外的一些地物和植物生长特征是良好的方向标志,增加这方面的知识可以帮助你快速地辨别方向。
: n( T) |7 m+ g& Q4 T7 W! \# P  1、地物特征:
* Q8 j5 f4 V, n) H  a.房屋:一般门向南开,我国北方尤其如此; 0 x$ ^) S. E8 f% W( J- J3 k
  b.庙宇:通常也是向南开门,尤其庙宇群中的主体建筑;
, Y/ o2 M# \: `1 B6 M3 y$ n9 w  c.突出地物:向北一侧基部较潮湿并可能生长低矮的苔藓植物。
& Y' E$ ]/ `! J- J- W8 q% v" y  L, M  2、植物生长特征:
4 @+ c. V. Y- H! ?6 ~1 n/ D  a.一般阴坡,即北侧山坡,低矮的蕨类和藤本植物比阳面更加发育。 : L# z( I$ X+ ^" B# Y" O
  b.单个植物的向阳面枝叶较茂盛,向北的阴地树干则可能生长苔藓。 & i% O1 Q" Z& O( d. l) u
  c.我国北方的许多树木树干的断面可见清晰的年轮,向南一侧的年轮较为疏稀,向北一侧则年轮较紧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石器网 ( 冀ICP备10012798号-1 )

GMT+8, 2025-7-22 02:47 , Processed in 0.07054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