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表于 2010-6-17 14:41: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dnimi 于 2010-6-17 14:50 编辑
8 A4 o1 {0 |/ ?, e4 t9 X, ~- V' q$ x3 o, I6 U
关于蓝珀的再融说,目前只是一种学说/假说(注意,是假说,就和进化论一样),可以解释一些现象。至于js怎么用,怎么说都不足为奇。我觉得也没有什么可以证明所谓再融论是某个js所造(因为我坚信他们还没那个水平),而我分析,js通常都是套用一些理论、假说、名词以达到他们的目的。但是你要是对这些专业的东西有一定了解,你就会觉得这些js很可笑。
1 S( j3 k0 W# c7 J& D" C) e9 H1 ^8 C
' r. V/ i l! l另外所谓二次融合,这个其实不想楼主那样理解。琥珀的形成是一系列的理化反应。在之前,树脂干透的时候,或者柯巴状态时的再融,和形成琥珀后的再融(二代),肯定是不一样的。/ _3 i7 e/ ?+ g2 U4 v# [
9 q$ C0 [2 `" x# \3 O缅甸确实是丰富的琥珀产地,不过到宝石级的,珀质净透的,块头够大的,恐怕价格不一定比多国的便宜多少了。。至少我问到的是如此。35一克的珀,质量也就是soso吧,再好的我就没敢问。
/ B) w' |( z# B# {& w" H
- e: ~! B5 m, f蓝珀的稀少性是肯定的,不论是产自哪里,尤其是和成吨上万的波罗的海琥珀相比。不过盲目迷信产地就不足取(无论是迷信多米尼加抑或缅甸),最终还是要回归美学价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