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百色旧石器考古综论/ n/ t9 t% s) X/ @' Y7 v8 @$ p
1 w" h, z! ]+ p. ~【中文摘要】本文综述了20世纪以来在百色盆地已发现的83处旧石器文化遗址。尤其是2005年为配合南宁至百色高速公路建设开展的大规模考古发掘,除发现了大量的旧石器外,再一次发现了百色手斧与玻璃陨石共存于一个地层中的材料,为研究百色旧石器提供了十分重要的资料。
; {& d- C# V8 ^1 d% H Abstract: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83 Paleolithic sites found in Baise basin since the 21st century.Especially in 2005,a large-scale archaeological excavation coordinating Nanning to Baise expressway construction,excepting earthed a lot of Paleolithic stone tools,once again,found hand exes coexisting with the glass meteorite in the same layer,which provided very important data for researching Baise Paleolithic stone tools. ) T" }7 X! b# k2 {6 A% D- i4 S0 a
" k* L! ]3 b% D8 l0 ~
7 I8 E3 p. J# ?/ g; p: j I# A . q0 _& g7 r, R% I+ y; E: a, U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百色旧石器时代遗址的考古工作又有了新的进展。据初步统计,迄今为止,百色盆地己发现83处旧石器时代遗址。2000~2006年,为配合南宁至百色、百色至罗村口高速公路的修建和百色水利枢纽工程等基本建设。对高速公路沿线和水淹区的古遗址、古墓葬等进行了考古发掘。其中百色旧石器时代遗址共发掘了18处。出土文物约一万多件。尤其是2005年为配合南宁一百色高速公路修建。开展了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发现了大量的旧石器,再度发现了百色手斧与玻璃陨石共存于一个地层的资料。百色旧石器早、晚地层的发现和用火痕迹的发现,为研究百色旧石器提供了十分宝贵的资料。这些考古新发现,也曾在电视、中国文物报等报刊予以报导,〔1〕使更多的考古学界瞭解更多的情况,现将百色旧石器考古基本情况综述如下:
3 N5 N9 w# {3 c; i" {$ v1 B8 b 一、百色旧石器的考古发掘 , S5 q3 n# C" Z1 ~
, Y8 y& |% S4 E. _ 百色旧石器的考古发掘,持续时间最长,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至今已达30多年的历史,在长达90公里、宽15公里,面积约1350平方公里的右江河谷里,断断续续地进行调查和发掘,尤其是近几年的考古发掘,对处在基本建设范围内的石器时代遗址,都进行了发掘。如2005年至2006年2月,为配合南宁至百色高速公路的修建,投入了八百多万元发掘经费,有九支考古发掘队伍,在十五个考古发掘工地上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考古发掘,其中旧石器时代遗址12处,发掘面积达2?8万平方米〔2〕,是百色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量最多的一年。而且也是发现文物最多的一年。百色手斧文化的发现轰动了世界考古学界,美、日、韩、法、德、英、俄罗斯等国学者。纷至踏来,深入百色盆地调查研究,2005年,在百色市召开了国际学术研讨会,把百色旧石器研究推向了新的高潮。为此,特将2000年以来百色旧石器考古发掘情况作一简单介绍: 5 Y2 `# K) e. i" z% t
O( @/ H% z9 Y, T/ J4 `/ f! F 1.上宋村旧石器时代遗址〔3〕
" [" n9 Q; Q: L1 G 1 G; |! F: m3 A3 x# u2 D
2002年,为配合百色——罗村口高速公路而发掘上宋村旧石器时代遗址,〔4〕该遗址在1973年首次调查发现了石锤、尖状器、砍砸器,刮削器、砍砸器等11件旧石器之后,这次发掘是一次有计划的发掘,由于该遗址被百色一罗村口高速公路从中间穿过,因此,该遗址无法保留,只好进行抢救性发掘。发掘地点位于百色市右江区那毕乡百法村上宋屯西北约500米的六羊山,右江的南岸,发掘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出土文物300多件。具有砍砸器、刮削器、砾石、石锤、石核、石片、玻璃陨石等文物。遗址年代大约在旧石器时代初期。 3 X4 I6 L9 {2 k1 s3 {
# Z8 e! |# U0 s- T$ v; F+ j' w4 v/ f
2.百达遗址〔5〕
|! t5 m4 Q8 h/ g8 P9 I
H% f* E8 t2 y8 Y) @9 e) G0 n8 O% x 该遗址位于百色市阳圩镇六丰村百达屯西侧的山坡上,右江与其支流——者仙河在这里汇合,幷且自西向东奔流。两河交汇使这里形成了三角州地带。适合人类生存与繁衍。因此,该遗址堆积有大量的新、旧石器时代文化堆积物。人类在这里生息、繁衍之久可想而知。如此跨越新、旧石器时代的史前文化遗址是十分少见的,其分布范围大约3万平方米,2004年广西文物工作队为配合百色水利枢纽工程进行考古发掘,发掘面积1万平方米,出土文物约5万多件。旧石器时代遗址被新石器时代所叠压。旧石器时代文化堆积厚度达3米以上,地层堆积主要为棕红色,文化堆积可分为两个时期,第一期的石器是以手镐为主要特色,石器个体大且笨重。第二期没有手镐,主要以砍砸器、石锤、石片等为主。石器以砍砸器为主,石制品有不同程度的风化,石料主要以砂岩砾石为主。石器多数是用砾石直接打制而成,单面加工。制作简单粗糙。器身大部分保留砾石面。遗址年代大约在更新世晚期。 6 `" _# ^- h/ h% G2 J
. S1 R# F1 f' r 3.大梅遗址
) s" H5 w2 G9 q% v8 l7 D" K
# [: E N9 G% y) x6 a7 U 2005年进行发掘,该遗址位于百色市右江区四塘镇桂明村大梅屯东北侧,右江河的南岸,发掘面积达6000平方米,发现了尖状器、砍砸器等文物,尤其是多个时期文物的发现,如旧石器时代早、晚期不同文化地层的发现,中石器时代大型石器加工场和中石器时代用火遗迹的发现,都是大梅遗址最新的发现。
8 y6 W5 X8 @0 @, `; n6 Q
: x0 r/ s: h4 f, |! I 4.南半山遗址
0 p& {! U4 }' r* g% T9 N6 q ; q }3 X+ @+ i! x) j* [" W
2005年进行发掘,该遗址位于百色市右江区桂明村大梅屯东则,右江南岸的第四级阶地的网纹红土,与大梅遗址相距l公里。该遗址地表已裸露出一片红土,地表挖下十几至二十多厘米就发现文物,总发掘面积达2500平方米。出土文物有手斧、砍砸器,玻璃陨石等文物374件,其中旧石器215件,玻璃陨石159件。而且玻璃陨石与手斧等石器共存于网纹红土之中。该遗址网纹红土十分显眼清楚,有的厚达1?5至2米,部份深达基岩。是百色盆地发育最好的网纹红土。遗址年代大约在旧石器时代初期。 8 \3 [" u+ W- P
7 u& ]1 A! [8 y0 i 5.六怀山遗址
3 E1 N, h# u# N
1 I3 w4 Q! q. M 2005年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进行发掘,该遗址位于百色市右江区龙景街道办事处大湾村六怀山,发掘面积1000平方米。出土旧石器有石片、石核、砍砸器、手镐等文物173件。遗址年代大约在旧石器时代初期。 0 g9 N# f8 t/ M9 v5 F
) h. y6 b8 G9 d% `( R 6.六拉山遗址
' X3 ~* T7 x+ M4 ]! D# P* z) q5 f6 t 8 Z- ^$ F% Y6 Z
2005年进行发掘,遗址位于百色市右江区四塘镇永靖村冻演屯六拉山,右江南岸第四级阶地。发掘面积达500平方米,出土旧石器有石片、石核、手镐、砸砸器等文物,这里的网纹红土发育良好。厚达l?5米左右。遗址年代大约在旧石器时代初期。 - A/ i; B3 S! z' X
* u+ i% A; `! g
7.六合遗址 & a8 N, X+ T. k- g8 ], ]" i
4 s/ e8 E5 p! D G( @; e2 B6 C5 `" ^, C
2005年发掘,遗址位于百色市右江区龙景街道办事处大湾村六合屯西南面约600米处的六合山。发掘面积1000平方米。出土旧石器有手镐、砍砸器、刮削器、石片、石核、石锤、断块石器等文物69件。另外还有玻璃陨石伴随出土。在遗址上层还发现有石锛、砺石等新石器时代文物。这里也是跨越新、旧石器两个时代的遗址。旧石器时代文化堆积年代大约在旧石器时代初期 ; F$ N& F2 [/ m, _8 ?
/ s1 O: D6 n) V; R) w ^
8.那赖遗址 ( S. b5 S1 T7 b$ q2 p
: ^: @; O2 x4 v M& ^
该遗址位于百色市田阳县田州镇兴城村那赖屯,与田阳县城隔右江相望,2004年,我们曾在这里进行调查,在地表发现手斧、砍砸器等旧石器时代文物。手斧由田阳县博物馆黄明标带回该馆收藏〔6〕。2005年,由广西考古研究所发掘,发掘面积4000平方米,发现了大量的石器,这里网纹红土发育良好,石器多分布于网纹红土中,遗址文化堆积厚,有旧石器早、晚和新石器早期石器。旧石器出土砍砸器、手镐、手斧、玻璃陨石等文物。新、旧石器地层叠压明显,新石器地层是一处新石器加工场地,有许多石器半成品和石料等。旧石器文化堆积年代大约在旧石器时代初期。 * j( J [8 I5 S: @+ o; V; N
7 h4 S3 Z1 W( ?% J( X# H: J 9.那满遗址
T2 y- d$ @8 A
& U" R- }- {" E% ^7 ] 该遗址位于田阳县那满镇那满中学背后,2005年10月,由广东省考古所邱立城副所长组织发掘,发掘面积1000平方米。发现石核、石片、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薄刃斧、石锤等文物。遗址年代大约在旧石器时代初期。
" W4 V5 q5 J P) w: K
/ a! A( T, R) p: g+ v 10.那哈遗址 . `0 k+ x# S1 @
" C# j0 K3 {8 f! L- ]
该遗址位于田阳县那满镇治塘村塘例屯东约500米的那哈山上。2005年发掘,发掘面积2000平方米。遗层可分为四期,自旧石器时代早期至新石器时代晚期。遗物有砍砸器、尖状器等。遗址年代大约在旧石器时代初期。 : i' S" |, H0 n$ u& C$ r
" T* X8 _& ^* d1 x. Z
11.百渡遗址 ! q) t+ [% f" j1 _3 P
! d% T# a$ c9 [' @ 该遗址位于田东县详周镇百度村南约300米的緑林坡上。发掘面积2000平方米,2005年发掘,出土文物有砍砸器、尖状器、刮削器、薄刃器、手镐、石片等,石器遗址年代大约在旧石器时代初期。
/ q4 J% @" g; r2 \
2 N* l- F3 c# \9 ~2 t% ?3 B0 |1 m ! j* A& F6 L% \'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