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185|回复: 42

西域地区细石器文化遗址发现概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24 11:03: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众所周知:细石器文化与畜牧的起源,发展密切相关。细石器文化是研究人类社会由狩猎采集经济到畜牧经济发展过程的重要依据之一。新疆史称“西域”,我国西域地区的早期历史,是一部从狩猎采集经济到畜牧经济的发展史。

考古界把细石器分为几何形细石器和细石叶形细石器两大系统。几何形细石器主要分布于地中海、北欧、非洲、印度、澳大利亚等地。细石叶形细石器主要分布于亚洲东北部和美洲西部。我国西域地区的细石器文化基本上属于细石叶形细石器系统。不管属哪个系统,细石器作为狩猎采集和畜牧生产工具,这是所有细石器的共性。
 楼主| 发表于 2010-4-24 11:03:33 | 显示全部楼层
从目前已公布的考古资料来看,细石器文化遗址遍布新疆各地(图一),从昆仑山北麓到帕米尔高原的山前地带,从罗布淖尔地区到吐鲁番盆地,从天山西部的伊犁河谷到天山东部的哈密地区,从阿尔泰山南麓到准噶尔盆地西部的克拉玛依市区,都发现有细石器文化遗存。这就为我们研究西域地区早期从狩猎采集经济到畜牧经济的发展形成过程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下面笔者拟就现以公布的资料对西域地区的细石器文化遗址(地点)作以概述,以飧读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4 11:03: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西域地区细石器文化遗址发现概况

(一)三道岭遗址:位于哈密市西80公里的三道岭镇。遗址现已被一大型露天煤矿建设消灭。该遗址发现的细石器,包括用砾石打制成的刮削器、细长石片、锥形石核等。细石器的石料主要为玛瑙和石髓,石器均为地表采集。时代距今一万年左右(1)。最早发现于本世纪三十年代,曾经被杨钟建、德日进等调查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4 11:03:56 | 显示全部楼层
(二)七角井遗址:分两个点。第一地点位于哈密市七角井镇东约七、八百米处。地理座标:东经91°37′42″,北纬43°29′24″,海拔872米。第一地点又分八个小点,彼此同在一个小的地区范围,相隔10米或100米间。第二地点位于七角井镇西10公里左右(2)。文化遗物主要有石核、石片石器及细石镞、石钻头、大量的细石叶、指甲形刮削器等。石核有锥形、柱状、船底形等。石核石器中有一件束腰带尖的石斧或称尖状器,形制硕大,长达31cm。石斧两侧边经两面修整,中部打出凹腰,也可作手斧使用,器型很具特性(图二)。七角井遗址的年代距今九千年左右(3)。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杨钟建、德日进发现了七角井镇西10公里的细石器地点,即第二地点(4)。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八十年代以后,先后有史树青、安志敏、王炳华等先生对七角井细石器遗址进行过调查。七角井遗址先后发现细石器700余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4 11:04: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七城子遗址:位于木垒县大石头乡南约20公里处,地处天山北麓低山地段。地理座标:东经91°08′27″,北纬43°34′42″,海拔高度1700米。文化遗物有石核、石叶、石片石器以及石片等。“细分器型,石核中有楔形石核、半楔形石核、半柱状石核;石叶有宽、中、细石叶之分,部分为加工石叶;石片石器中有扇形、龟背形、条形、三角形、弧形刮削器。此外还有尖状——圆刃刮削器及斧形器等”(5)(图三)。七城子遗址的年代早于七角井。一九八八年八月由昌吉回族自治州文物普查队调查时发现,采集细石器约160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4 11:04: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塔克尔巴斯陶遗址:位于木垒县城东北约32公里处 ,地属木垒县东城乡鸡心梁村二组戈壁牧业点的居住区和放牧区 。地理座标: 东经90°30′,北纬44°4′13″。文化遗物有锥状石核、平柱形石核、楔形石核、圆刃和弧刃刮削器、石片石器、加工石叶等(6)(图四)。塔克尔巴斯陶遗址其时代较七城子细石器遗址为晚,但之间似有渊源或影响关系。一九八八年由昌吉回族自治州文物普查队调查发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4 11:04:27 | 显示全部楼层
(五)木垒河遗址:位于木垒县县城南郊、木垒河东岸的草地上。文化遗物有:柱状石核、长条形石片、弧刃或直刃刮削器、三角形凹底镞,和打制的石锛、刮割器等。石质为隧石、石英、玛瑙、石英岩等(7)(图五)。木垒河遗址发现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该遗址同时发现少量陶片。其时代可能为新石器时代中期(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4 11:04:37 | 显示全部楼层
(六)伊尔卡巴克遗址:位于木垒县城北约38公里处。地理座标:东经90°26′25″,北纬44°08′26″,海拔高度约875米。细石器主要有细石核、小石叶、石镞及石片刮削器等。石镞通体压修、造型规整,呈凹底,十分锐利。(按:遗址内尚见彩陶片、磨石及小件铜器,但均属采集,其彼此关系不明 。)其文化面貌略同木垒河遗址,但晚于它。资料待发(9)。该遗址发现于20世纪80年代初,1988年8月昌吉州文物普查队对该遗址进行过调查(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4 11:04: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七)四道沟遗址:位于木垒县县城西南约10公里的东城乡的四道沟地区。地理座标:东经90°10′32″,北纬43°46′21″。这是一处原始社会村落遗址,面积很大,遗物丰富。其文化内涵,可分早、晚期,为氏族部落的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在生产工具方面,是以石器为主,也有数量较多的骨器、陶器和铜器。在石器中,磨制石器占石器总数的78%,而打石器和压制石器占22%,石器中的石锄、石球、石纺轮、磨盘、石杵等的磨制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有一些骨镞,还发现细石核,石核上有清晰的打剥石片后留下的痕迹。细石核在早晚期文化层中均有发现。四道沟遗址的年代据C14测定距今2400——3000年左右。20世纪80年代初 ,羊毅勇对其进行过调查(11)。1988年8月昌吉州文物普查队又对其进行过普查(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4 11:05:01 | 显示全部楼层
(八)柴窝堡遗址:位于乌鲁木齐市东南约50公里的天山山谷中柴窝堡湖岸地带。该遗址有两个地点,一个地点位于柴窝堡湖东岸约1公里的戈壁湖滩连接地带。另一地点位于紫窝堡湖西南约1公里向东一直延续到湖边。第一地点曾采集到408件石器标本,第二地点采集到251件石器标本,器物类型有石核、细石叶、石片、刮削器、尖状器、雕刻器、镞、粗大石器等。原料为硅质岩、碧玉、隧石、玉髓等。石核类:有船底形石核、楔形石核、圆锥形石核、圆柱形石核(图六)。细石叶是以间接打击法产生的,剖面多呈三角形和梯形。石片主要有长条形和不规则形,为直接打击法产生,一般都带有一个小台面,有些石片背面还保留自然面,少数石片边缘有使用痕迹。刮削器中有长身圆头刮削器、短身圆头刮削器,半月形刮削器或圆刃刮削器、圆形刮削器、叶形刮削器、弧刃刮削器、长刮削器、复刃刮削器、双边刮削器、凹刃刮削器等。尖状器中有双尖尖状器、矩形尖状器、两端尖状器、鸟啄形尖状器。雕刻器有屋脊形雕刻器、凿形雕刻器、石镞用三棱或三角形石片在尖端向背面或错向加工出一个锐尖(图七) 。粗大石器中有板状石器和矩形硕砸器等(13)(图八)。柴窝堡遗址的年代初步推断为新石器时代,但也有人认为它可能早到中石器时代或晚到青铜器时代,时间跨度比较大(14)。20世纪80年代初邢开鼎等人对其进行过调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4 11:05:11 | 显示全部楼层
(九)迪坎尔遗址:位于鄯善县迪坎尔乡迪坎尔村东南约800米处。地理座标:东经89°54′—55′,北纬42°34′—35′。海拔高度—10米。文化遗物有石核、刮削器、细石叶等。石核中分锥形石核、半圆柱形石核。刮削器以圆刃刮削器最为典型。在采集的遗物中细石叶所占的比重较大,细石叶一般较宽。石器主要以细石器为主,器型的加工多以打击法为主,包括直接和间接打击法,还有的经过压剥法(15)(图九)。根据该遗址不见与陶器共存这一点,可断定该遗址为新石器时代早期遗物。文化面貌与七角井遗址大体相同,1988年8月吐鲁番地区文物普查队调查发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4 11:05:23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克孜勒库木遗址:位于鄯善县连木沁乡丘旺克尔村西南约3公里。地理座标:东经89°54′—55′,北纬42°50′—51′,海拔高度260米。文化内涵石器很少,石片量较大,比较典型的器物有加工的细石叶、石核、斧形器。斧形器高9.6,最大宽7.5,最大厚2.5厘米。台面保留砾石自然面弧形。形似宽刃斧、弧刃、刃缘由交互打击而成。柄部横剖面呈梯形,刃缘部横剖面呈三角形。通体纵剖面呈长茄形(图十)。调查者从该遗址采集到一些较典型的细石叶和细石核,但见到的是更多的加工过程中打击下来的石片,这些石片集中并且没有进一步加工痕迹和使用痕迹。由此推断,这里可能为一石器加工点,其时代可能属新石器时代早期(16)。该遗址由吐鲁番地区文物普查队1988年调查发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4 11:06:05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一)洋海阿斯喀勒买来遗址:位于鄯善县吐峪沟乡洋海阿斯喀勒买来村西北约3公里的戈壁上。地理座标:东经89°39′—40′,北纬42°48′—49′,海拔高度—37米。文化遗物有石核、尖状器、刮削器、斧形器等,其中刮削器有鞋底形、五边形等。斧形器形状象靴,柄短,刃缘采用交互打击法制成(17)。该遗址与迪坎尔遗址发现时间相同,其时代为2500年以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4 11:06:15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二)塔西肯艾热克遗址:位于鄯善县鲁克沁镇三个桥村南约1.5公里。地理座标:东经89°48′—49′,北纬42°43′—44′,海拔高度—6米。文化遗物发现有:椭圆柱状石核、锥状石核、细石叶、石箭镞、小圆形刮削器、圆头刮削器、双刃刮削器、敲砸器等,还发现很少夹砂红陶片。石制品大多数石质为硅质岩。其中的细石叶和细石核为典型的细石器产物。从文化面貌上看,该遗址属新石器时代遗址(18)。1988年,为吐鲁番地区文物普查队所调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4 11:06:27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三)阿克提热克遗址:位于鄯善县辟展乡开契克村东南约800米处。地理座标:东经90°11′—12′,北纬42°50′—51′。石制器采集到59件,其中有部分是没有加工和使用痕迹的石片。石器中有扇形刮削器、刀形刮削器、单刃刮削器和双刃刮削器、尖状器等。其中扇形刮削器和刀形刮削器较典型。调查者认为,该遗址为新疆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石器网 ( 冀ICP备10012798号-1 )

GMT+8, 2024-12-24 07:28 , Processed in 0.060034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