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茫茫的北方草原上流淌着两条河流,一条叫西拉沐伦河,意思是“黄水”;另一条河叫“老哈河”,也叫“土河”,两河流域孕育了草原上的文明。7月10日,湖南省博物馆将举办《草原牧歌——契丹民族文物精品特展》。6月21日开始,红网记者往返蒙湘两地,见证推出“草原文化湖湘之旅”系列报道。! y t7 x @0 J% @2 N1 [5 H' p
, G. t* P4 ?' z6 C+ u& ^9 A 红网长沙6月29日讯(记者 汤红辉 通讯员 黄志华 刘赫子)三件(套)琥珀制品,都是出自辽代陈国公主墓中。今日,湖南省博物馆举行的契丹文物开箱布展工作时,三件精美的琥珀制品,带着契丹文化的神秘色彩,展示着它们的宗教文化和生死观念的信仰。
琥珀握手:契丹人信奉死后灵魂不灭 & u% @4 D L! [3 ^, J $ N/ v. b1 n) \: @' Q7 y) K “这两件东西出土时分别握于公主和驸马的手上。”今天开箱的双凤纹、蟠龙纹琥珀握手,是1986年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青龙山镇陈国公主墓中出土的。5 v m! `9 w* L
5 C! d; @$ k2 R- a5 F8 ^ 双凤纹握手长6.7、宽4.3、厚2厘米;金链长9厘米;蟠龙形握手长6.2、宽4.8、厚2.1厘米;金链长9厘米。一件为浮雕双凤纹握手,一件为圆雕蟠龙纹握手,首尾相接,两侧均横穿一孔,内穿金丝,系有金链。龙、凤的形象均取卧姿,驯服可爱,生动传神。: r0 R. \* o1 U/ A+ H
/ l+ U" U. H: m6 y9 j5 T 湖南省博物馆展览项目负责人郑曙斌教授介绍说,握手又叫“握”,是指握在墓主人手中以象征财富与权力之物,它是一种中原汉族礼法,被吸纳到契丹文化中并融入契丹故俗。琥珀通常不为中原王朝所采用,却在契丹人中却大行其道,不仅是奢华生活及显赫地位的象征,也是对其民族身份的一种标榜。契丹人认为琥珀具有定魂魄的功能,以琥珀制成的握手是契丹人“灵魂不灭”信仰和“事死如生”观念的形象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