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linyi

中国农具的起源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3 09: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1-6-1、铚
铚是刀的一种,是切割禾穗的农具。
一般认为,农业早期,只收禾穗不收秸秆(尚民杰《对早期原始农业初步探索》、《农业考古》92、3)。这种收割方式是由许多因素决定的。首先是出于传统习惯。当人们还生活在采集阶段的时候,从自然界获取在田野中生长的许多可食谷物时,主要是用手或锋利的石片等工具采摘穗头。因为这时人们智力所能达到的就是这些穗头可用以充饥。所以从采集时代人们就习惯了掐穗的收获方式,直到人们学会在田野种植谷物,掐穗仍然是主要的收获方式。甚至当人们发现用石片和蚌壳切穗比用手掐更快捷省力时,人们仍没有改变只收禾穗的传统习惯。这个习惯的形成,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没有经过驯化的野生植物的生长期,是很不一致的,而且它们的生长区域也不是那末集中,常常是这里一块那里一块;这几棵熟了而另外的还在生长。人们必须是熟一棵就掐一稞,要不然,等到大片成熟的时候,早熟的不是已落地生芽,就是被鸟兽啄食了。既便是人们学会种植谷物的早期,植物的这种“野性”仍没有得到彻底改变,野生时的那些现象仍然不同程度的存在,这就迫使人们收获时不得不继续延用原来的分别掐穗的收获方式。有人认为切割穗头要比切割下部的茎杆容易,所以人们才只收禾穗,这可能是原因之一,但还不是主要原因。主要的是社会还没有发展到需要秸秆的时候,生活中人们还没有发现秸秆的用途,人们自然不会去切割那些比穗部细杆坚固的多的根部粗杆。致于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例如留下秸秆以焚烧肥田,恐怕那是以后才认识到的。早期出现掐穗收获方式,原因大约就是这么简单。以后社会发展了,人们懂得了用秸秆盖房子;懂得了用秸秆养牲畜;懂得了秸秆可以编织适当的生活用品。总之,人们发现了秸秆的用途,人们的生活需要秸秆了,虽然收割秸秆仍和原来一样要比收割穗头困难许多,但人们还是收割秸秆了,并且发明了用以收割秸秆的装柄镰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3 09: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是收割穗头的收获方式及工具并没有因发明收割秸秆而消失,而且在历史上一直传留下来,直到近代乃至当代。
对于原始农业初期只收禾穗的收获方式,过去多停留在理论分析上。近年来随着民族学研究的不断发展与深入,使人们找到了“活化石”式的根据。
在云南金平乡新安寨的苦聪人,1958年定居前,尚处在从采集经济向农业经济过度的阶段,虽然已从外地传入了少量镰刀,但每年收获早谷时,多数仍是用手掐下谷穗。在怒族、傈僳族、西盟瓦族等一些少数民族,也还采用掐穗的收获方式;在珞巴族、澄族、独龙族、黎族、门巴族以及台湾的高山族,都曾经历过这种收获方式阶段(《中国大百科全书. 考古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
从手掐穗头,到刀切穗头,最早使用的刀形工具就是铚。
铚是一种什么样的器物,它是怎样产生的。对此还是让我们回过头去从古文献的记载中分析一下吧。
《诗经. 周颂. 臣工》说:“命我众人,庤乃钱镈,奄观 铚艾。”让众人收拾起中耕农具钱镈,准备好收割农具铚艾。毛传:铚,获也。”《玉篇. 禾部》说:“秷,获也。”又《诗经. 周颂. 良耜》:“获之挃挃,积之粟粟。”收割谷穗,挃挃作响,堆积了很多谷物。毛传:“ 秷秷,获禾声也。”《广韵. 质韵》则说:“秷秷,刈禾声。”《吕氏春秋. 上农》说:“祸因胥岁,不举铚艾,数夺民时,大饥乃来。”另外《小尔雅. 广物》说:“禾穗谓之颖,截颖谓之铚。”《书经. 禹贡》:“二百里纳铚。”距王城二百里者要缴纳禾穗。《字汇. 禾部》:“秷,禾穗。”《释名. 释器用》:“铚,获禾铁也。”这当然是金属发明之后的解释。《说文. 金部》:“铚,获禾短镰也,铚铚断禾声也。”《管子. 轻重乙》说:“一农之事,必有一耜、一铫、一镰、一 鎒、一椎、一铚,然后成为农。”等等,类似记述还有不少。分析这些文献中,首先使我们得到的认识是:挃、秷、铚,在一定意义上是相通的。用在适当的地方,都可以①作“禾穗”解;②作“切割禾穗的农具”解;③作“切割禾穗的声音”解。
这里顺便说几句“题外话”(也不完全是题外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3 09: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古农具名称用字,部首多为木、禾、耒、金及扌(提手)。其实这是很有道理的。因为:①古农具多为木制,既便是复式农具也离不了木,所以农具名称用字多从“木”;②农具是离不开庄稼的,没有庄稼也就用不着农具,所以农具名称用字又应从“禾”;③许多农具都是由古农具“耒”发展演变而来,“耒”在一定意义上可认为是农具的鼻祖,所以农具名称用字从“耒”也是顺理成章的;④古农具大都用手操作,所以农具名称用字从“手(扌)也是对的;⑤金属发明之后,原来用木、石、骨等材料作的农具大都改用金属制作,所以这些金属作的农具名称用字改从“金”也是合理的,不过属“金”部的字应该出现较晚。
正是由于这些道理,所以古农具名称用字出现了许多通用字,如这里所说的:挃、铚、 秷。前面提到的:斤、斨、釿。还有:耨、槈、鎒;耜、禾吕、木吕等等,举不胜举。明白了这一点,再遇到农具名称用字中出现异体字时,就不难对付了。
对于铚的具体形态及结构,上述文献多未作明确记述,只有《说文》里说:“铚,获禾短镰也。”估计这里所说的短镰应该是单指镰的刀(头),而不是带柄镰的整体。由此推断,铚和镰形体差不多,铚是比镰刀更短的刀形农具。元朝《王祯农书》画了一个铚的图形(参见图1-6-6),恐不一定准确(理由后述)。考古发掘中也许基于短镰之说,定名了一些叫铚的农具,但多数却将这类农具定名为“刀”,本书引录时均更名为“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3 09: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农具“铚”的发明时间,可能要比文献记载早得多。一般认为,甲骨文已有“至”,写为“ ”(乙七七九五);钟鼎文写作“ ”(盂鼎)、“ ”(害夫钟)。对于“至”的这种形象,一种解释是:“鸟飞从高下至地也。”(《说文. 至部》)另一种解释是:“像矢远来降至地上形,非鸟形也。”(罗振玉语)我们认为,至的这种形象,更象用刀切割禾穗。古“至”字还有另一种写法,即“ ”(《字汇补. 至部》),甲骨文作“ ”,请看“ ”这不正是长在地上的一棵结了禾穗的禾苗吗?禾穗与秸秆之间放了一把刀“ ”不正是形象的表示要切下禾穗吗?由此推断,铚、挃、秷的原字应是“至”,至的原意应是禾苗,当然,“至”的延伸义是很多的。随着社会、农业、文字的发展,割禾穗要用手,于是有了提手旁的“挃”;割的是禾苗,于是又有了“禾”旁的“秷”;金属发明后,铚用铜、铁制作了,于是又发展出了“金”旁的“铚”。由此说明,至(铚)字的出现,最晚也在商周时代。这就是说文献中所见的至(铚)是古时候传留下来的,因此至(铚)应是这种农具的原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3 09:12:19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已知,各地新石器时代遗址,不断有发现石铚的报道,如裴李岗文化遗址、马家浜文化遗址、庙底沟文化遗址、仰韶文化遗址、龙山文化遗址、屈家岭文化遗址、石河文化遗址、大溪文化遗址、良渚文化遗址、河姆渡文化遗址、齐家文化遗址、菘泽文化遗址、大汶口文化遗址等等。根据《农业考古》所载《中国古代农业考古资料索引》及有关资料,发现铚的地区有:河南省的郑县、汝州、武陟、浙川、襄城、临汝、安阳、禹城、新乡、洛阳、新郑、登封、伊川、密县、偃师、永城;陕西的宝鸡、华阳、扶风、兰田、邠县、商丘、邓县、永城、巩县、荥阳、汤阴、陕县、咸阳、眉县、兴平、靖边、临潼、子长、长安、铜川、绥德、神木、西安、渭南、岐山、华阴、凤翔、山阳;三胡北省的宜昌、均县、钟祥、荆门、枣阳、京山;湖南省的津市、怀化、洪湖;吉林省的东丰、永吉、蛟河;山西省的侯马、翼城、定襄、平陆、襄汾、长治、夏县、曲沃、汾阳、芮城、太原;内蒙古地区有:清水河、包头、商都、赤锋、巴林、宁城;广东省有:深圳、高要、封开、揭阳;宁夏有:隆德、海原;江西省有:新余、清江、修水;安徽省有:含山、望江、潜山、肥西;辽宁有:东沟、岫岩、瓦房店、康平、本溪、丹东、大连、新金、凌源、宽甸、振安;江苏省有:沙洲、张家港、昆山、常州、武进、连云港、南京、邳县;四川省有:绵阳、江津、广汉、广元、巴县、巫山;云南省有:宾川;山东省有:临沂、乳山、沂水、济阳、莒县、潍坊、邹平、安丘、茌平、长岛、济宁、海阳、腾县、枣庄、日照、广饶、兖州、曲阜、牟平、昌乐、费县、历城、泗水;甘肃省有:康乐、民乐、广河、岷县、秦安、永昌、宁县、东乡、甘谷、安西、古浪、永靖、武威;西藏有:拉萨、曲贡、林芝;福建省有:平潭、闽侯;上海有:青浦、马桥;青海有:贵南、民和、互助、龙羊峡;河北有:武安、迁安、张家口;黑龙江有:鸡西、齐齐哈尔;新疆有:吐鲁番;天津有:蓟县;浙江有:舟山、吴兴、杭州、桐乡;广西有:钦州;台湾有台北、高雄等等。可以说是遍及黄河上下、大江南北。可见使用铚的时空范围都是很大的。同时也说明早期农业切割禾穗是重要的收割方式。上述这些文物在原报告中多被定名为“刀”,实际上就是古文献上所说的“铚”。当然,其中也可能有判定不准确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3 09:12:36 | 显示全部楼层
铚的文物相当丰富,图1-6-2是各地出土各类铚的图像,其中①内蒙古乌达盟翁牛特旗海金山穿孔石铚,②黑龙江宁安牛场双孔石铚,③广西钦州独料石铚,④河南郑州大何村双孔石铚,⑤陕西西安半坡缺口陶铚,⑥郑家坡遗址单孔石铚,⑦河南郑州大何村单孔石铚,⑧陕西西安半坡穿孔蚌铚。此外,1988年第2期《农业考古》中刊出的王吉怀先的一幅“石刀(铚)举例”图,也有参考价值,现收录于此(图1-6-3),图中石铚的出土地点是①河南柏树圪答,②山西东下冯,③甘肃秦魏家,④郑州大河村,⑤南京北阴阳营,⑥元谋大墩子,⑦广东大谭岗,⑧山东鲁家口,⑨上海马桥,⑩河北下七垣。下面再仅举例作以介绍。
一、陕西凤翔大辛村龙山文化石铚(刀),共发现10件,皆为长方形,通体磨光,分单孔和双孔,均有残。标本T23⑤:1一端残,残长9.1、宽6.3厘米,双孔。蚌铚3件,亦有残,略作长方形,有单孔和双孔两种,标本T30⑤:1长10.9、宽4.5厘米(《陕西凤翔大辛村遗址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85、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3 09: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二、辽宁赤锋夏家店出土的石铚(刀),平面为长圆形或半月形,横断面为三角棱形,中有一孔。
三、河南陕县庙底沟仰韶文化遗址发现一批陶铚(刀),大多为陶片改制而成,个别为陶土制作,陶质多为细泥红陶,少数为泥质灰陶。形制大体分两种,一种为穿孔铚,一种为缺口铚,缺口多在两侧中部,少数偏上。孔多为两面对穿,皆为单孔,孔位于近背部中央。刃多由双面磨成,少数也有打制未磨的。细分约有四式,两侧带缺口式,平面形状不一,分长方形、梯形、倒梯形、带肩形多种,共28件。无缺口及孔式,平面为椭圆形或长方形,共7件。还有长方形穿孔式52件;圆背穿孔式13件。
四、同上遗址还发现了一批仰韶文化石铚(刀),打制、磨制皆有,形制与陶铚大体相同。两侧带缺口的23件;穿一孔,无缺口,平刃,长方形59件。
五、河南陕县庙底沟龙山文化遗址发现的石铚(刀)分打制和磨制,穿孔的18件 ;两侧缺口的10件;半月形穿孔的2件。仅发现蚌铚1件。
六、河南陕县三里桥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也发现了与庙底沟各遗址类似的陶铚和石铚,但数量较少。(以上诸铚之图均见《庙底沟与三里桥》科学出版社1959年)
七、甘肃民乐东灰山新石器时代遗址的石铚(刀),一种用青鹅卵石打击成片,呈栎叶状,一边有刃,整体平面仍为鹅卵形,大者长21.5、宽10、厚2.75厘米;小者长20、宽6、厚0.92厘米。另一种为长方形,有单孔,青砾石磨制而成,长8、宽5、厚0.87厘米(图 见《农业考古》89、1、5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3 09: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八、在属齐家文化的甘肃永靖大河庄,出土石铚(刀)82件,武威娘娘台也出土八十多件,有打制的、两侧带缺口的石铚,也有磨制的长方形穿孔石铚,刃口有平刃也有内弧刃和外弧刃。也有少量体形相似的骨铚(郑乃武《齐家文化的农业遗存》、《农业考古》84、2、58)。
九、江西永修磨盘山出土的石铚,弧背直刃,有二孔,磨制精细,长9.2宽4.2厚0.4厘米。
十、内蒙古翁牛特旗海金山的长圆形(桂叶形)双孔石铚近背部对钻二孔,孔径0.3厘米,长15.2、宽4.8、背厚0.15厘米(参见图1-6-2①)。
铚的制作材料,石制居多,其次为蚌制、陶制和骨制。石制和蚌制差不多是同时代的产物,骨制较晚,陶制更晚。铚的使用方法与其自身形状有密切关系。缺口铚一般在缺口处系绳一周,将手指套于绳内,大拇指再握住内边,另四指握于外边。双孔铚的系绳及手握方法如图1-6-4 所示。
作为农具的铚,在历史上一直没有消失,发明金属之后,出现的铜铚、铁铚,仍然和石铚、陶铚形体基本相同。建国前后仍多有使用者。建国初期在华北地区许多农村还可见到使用一种名叫“爪镰”的收割农具,用以切割禾穗。其实这种爪镰和古代的半月形铁铚没有什么两样,具体使用方法是在爪镰两孔之间系一根短绳,套于右手拇指上,镰背置于手心,四指握住后部,左手抓住禾穗,两手配合将禾穗切下。操作熟练的人也可以单手握刀切穗。为了防止磨手,人们还常常在镰背垫以布垫或皮垫。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到古代铚的使用方法。这类铚在少数民族地区也常有所见,如贵州苗族地区使用一种叫做“温”的摘刀,是在半月形的木板上嵌一个铁片,木板上有孔,孔中系绳,用时绳套在手指上,握“温”切穗。显然这也是古铚的延续和发展(宋兆麟《贵州苗族的农业工具》、《农业考古》83、1)。贵州的水族、侗族、布依族等也使用这种摘刀。
在内蒙古昭乌达盟石棚山原始墓地,发现了一种较特别的石刀。石刀由骨柄和石刃两部分组成,骨柄前端有规整的凹槽,打制好的4件石片排列镶嵌槽内,刀和骨柄之间还用一种黑色胶状物粘连。这种刀是否用于农业尚待考察(《昭乌达盟石棚山考古新发现》、《文物》82、3)。
最后,对铚的定义作以概括:铚,亦可写作秷、挃,原字为“至”。发明于农业初期,由采集时代的一些刀类工工具演变而来,用以切割禾穗,形状多为近似长方形、有些像短的镰刀,也有的为近似半月形,平面多有单孔或双孔,无孔者两端多有缺口,以便系绳套于手上。早期多用石制、蚌制,也有用骨制、陶制。金属发明后渐渐过度为铜制和铁制。这类农具到建国前后仍有使用。“至”可能是这种农具的原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3 09: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1-6-2、鋻
鋻刀是铚的同物异名农具。
古文献中“鋻”的名称并不多见,考古文物中定名为“鋻”的农具也不多。可能是“鋻”作农具名称使用的时间较晚,而且地域也不广。自《王祯农书》在《农器图谱》中列有“粟鋻”条,从此之后的字书大都为“鋻”字增添了一条含义,如《汉语大辞典》谓:“农具名,割禾器。”但“鋻”字并非“鉴”字、“鑒”字;“鑒”同“鑑”,简化为“鉴”;而“鍳”又通“鑒”,故“鍳”、“鑒”、“鑑”相通,但都不与“鋻”相通,也都没有农具的意思,只有“鋻”字本意为“坚硬”。《说文》谓:鋻,刚也。《集韵》谓:鋻,刚铁也。可能由“刚”、“刚铁”这个意思引伸出了农具“鋻刀”、“粟鋻”这个名称。我们曾经说过,古农具所以出现很多“一器多名”的现象,古人在农具名称上出现错别字,是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由于常常有人不注意用字,而将“鋻”字写成“鉴”字,甚至“鉴”、“鍳”、“鑒”、“鑑”都与“鉴”字混淆了,如不及时纠正,也许若干年后,“鉴刀”、“鍳刀”、“鑒刀”、“鑑刀”又都成了“鋻刀”的别名。对于鋻刀的形体结构,《王祯农书》说:“粟鋻,截禾颖刃也……其刃长寸许,上带圆銎,穿之食指,刃向手内,农人收获之际,用摘禾穗。”并且绘了一幅图(图1-6-5),从图看和前面介绍的铚没啥两样。如果前面对“铚”的判断不错的话,这种叫做“粟鋻”的农具应该就是铚。王祯称鋻刀为粟鋻,定义为“截禾颖刃”,即切断禾穗的刀,这个定义也是对的。然而王祯却说:“鋻”与铚形制不同,而名亦异,然用则一……”按王祯所画的铚图(图1-6-6)看确与粟鋻不同,不过,王祯所画这个铚图的正确性却是值得怀疑的,也与文字解说不符,图中并没有见到“圆銎”,而是有个半圆绳套,“銎”字,可能是“绳”字之误。然而王祯却说“与铚形制不同”,看来这其中有些没弄清楚的地方,甚至有些自相矛盾。而王祯所画的粟鋻倒是与古代的铚十分相似。基于上述分析,我们以为,粟鋻(鋻刀)就是铚的别名,早期称铚,后期部分地区称鋻或鋻刀。铚的名称在实用农具中没有传留下来,只保留于文献中。但鋻的名称却随着农具本身一直传留到近代。除鋻之外,铚还有许多其他的名称,1949年前华北地区那些称为爪镰、钎子、掐穗刀的农具,除材料是铁制之外,形体和功能与原始农业时的铚是完全一致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3 09: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1-6-3、镰
镰是典型的刀类农具,民间多称为镰刀,原始农业初期既有应用。尽管历史上在不同地区,镰还有许多别名,镰字还有许多通假字,但在农史界及考古界,对镰的认识和判定,均无大分歧和疏误。为了使镰的定义更准确清晰,这里再对有关资料略作汇述。
镰字是否有甲骨文尚不清楚,但西汉杨雄的《方言》中就记录了许多名称不叫镰但实际上却是镰刀的农具。书中说:“刈钩,江淮南楚之间谓之鉊,或谓之鐹,自关而西谓之钩,或谓之镰,或谓之锲。”说明镰在这个时代,在不同地区就有不同的名称。史游的《急就篇》:“钩即镰也,形曲如钩,因以名云。亦谓之锲,刈禾短镰也。”与杨雄之说类同。这里已基本讲清了镰的形状与功能。元朝《王祯农书》对镰作了一次概括:“镰,刈禾曲刃也。《释名》曰:镰,兼也,薄其所刈,似兼者也。又作鎌。《周礼. 薙氏》:掌杀草。春始生而萌之,夏日至而夷之。郑康成(玄)谓:夷之,钩镰迫地而芟之也。若今取茭矣。《风俗通》曰:“镰刀自揆积刍荛之效。”据古书记载,镰还有一些其他的别名,如《史记. 淮南衡山列传》说:“非直适戎之众,钅几、凿、棘、矜也。”其中“钅几”也是镰的别名。《集韵. 微韵》有“钅几 ,大镰”之说,据于省吾先生考释:“钅几即机”。这个别名当然不存在于原始农业时代,起码应在发明金属之后。不过如果“钅几”是由机变得,那么起始时间可能就会早一些了,因为《易经》、《庄子》中均见“机”字,且“机本作几”。
依照如上所述的形体与功能判断,原始农业时期的出土文物中,有大量的此类器物。因此将这类器物定名为镰是恰当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3 09:15:15 | 显示全部楼层
农业早期,只收禾穗,不收秸秆,因而早期的镰和铚没有明显区别。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懂得了用稻、粟的秸秆盖房子和饲养牲畜,需要收割秸秆了,没有柄的铚、鋻、镰用起来都不方便,于是将体形比铚(鋻)长的镰刀装柄使用了。有人根据各地出土实物,画了一个刀与镰的演变过程图(图1-6-7)(王吉怀《试论新石器时代的镰和刀》.《农业考古》88、2),对于直观的了解镰刀的演变有参考价值。不过这里所绘均是依据旧石器时代末期的文物,说明旧石器时代已存在镰形工具,只是制作还是打制,形体比较粗大。既使如此,仍然可以看出石刀向石镰演变的传承关系。在这幅图的下部,所绘均为齿镰;对于光刃镰刀道理也是一样的。不过齿镰的装柄方法与光刃镰刀不同:光刃镰刀的柄与口,一般呈90度左右的夹角,而齿镰与柄的夹角,则要大于90度,在160到180度之间效果最好(图1-6-8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最有效的发挥锯齿的切割效应。如果成90度安装,不但效果不如光刃镰刀,甚至会更差。镰刀的这种装柄方法,商代妇好墓出土的玉镰(参见第二章)是最好的实物例证。古时镰柄也有专用名称,《玉篇. 木部》说:“柌,镰柄也。”《集韵. 之韵》说:“柌,《博雅》‘柄也’。”镰柄称“柌”是否起源于原始农业时代,尚无佐证。不过原始农业时代镰已装柄使用已成定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3 09: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新石器时代石镰的的出土相当丰富,据有关资料统计,出土镰刀的地方有:山东的邹平、临沂、泰安、历城、梁山、曹县、泗水、济阳、、莒县、茌平、禹城、潍坊、滕州、曲阜、广饶、日照、海阳、昌乐;河南有密县、陕县、郑州、长葛、洛阳、汤阴、汝州、温县、淅川、禹县、安阳、舞阳、济源、新郑、巩县、永固、方城、临汝等;安徽有濉溪;三胡北有枝江、大悟、隋县、枣阳、巫山等;陕西有临潼等;河北有武安、边亭、容城、正定等;四川有绵阳、江津、普格等;江苏有吴江、南京、苏州、昆山、邳县、连云港等;辽宁有大连、丹东等;吉林有怀德等;内蒙古有巴林右旗等;甘肃有岷县、永昌、武威、民乐等;福建有闽侯等;上海有松江等;云南有宾川等;广西有钦州等;广东有鹤山等;新疆有疏附阿克塔拉等。实际上这些资料的统计还很不完整,和实际出土情况相比还要有很大差距。下面是一幅各地出土部分镰刀的图像(图1-5-9),由此也许可使人们对原始农业时代的镰刀能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图中①河南新郑沙窝李石镰,②陕西临潼白家村蚌镰,③河南偃师灰咀蚌镰,④辽宁旅大郭家村蚌镰,⑤河南郑州二里岗石镰,⑥河南新郑裴李岗石镰,⑦三胡北京山屈家岭石镰,⑧同⑥,⑨江苏铜山高皇庙石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3 09: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镰和铚差不多,也是出土最多、分布最广的文物。除石镰外,各地出土新石器时代的骨镰、牙镰、蚌镰也不少,但是没有陶镰。江苏涟水县三甲墩大汶口文化墓地出土镰刀25件,有21件是用猪獠牙骨磨制而成;另有三件蚌镰。齐家文化出土的生产工具,除石器外,更多的为骨制收割用刀、镰类工具。还有河姆渡出土的一些用动物肋骨磨制而成的带齿刀形器(刘军《何姆渡稻谷的启示》、《农业考古》91、1)及青海柳湾原始墓地出土的骨柄石刀(尚民杰《青海原始农业考古概述》、《农业考古》87、1、70),疑也可能是镰类农具。但安徽薛家岗等地出土的那些多孔长条形石刀,作为农具理由尚不充分,究为何物有待研究。
镰和铚(鋻)同属于刀类农具,虽然叫法不同,但都是原始农业时代的主要切割农具,特别在黄河流域使用相当普遍。镰可以称为镰刀,使用状态是装柄的。铚一般不称铚刀,但鋻可以称鋻刀或爪镰,使用时无需装柄。镰、铚、(鋻)都是发明很早的农具,早在旧石器时代就发现了不少形态与后代镰、铚相似的石器,如山西下川遗址,山西峙峪遗址,黑龙江海拉尔中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以及河南安阳小南海遗址出土的镰形器,虽然还比较厚、比较大,但都具备了镰的基本特征。1963年在山西怀仁鹅毛口一个石器制造遗址中发现的三件打制石器,原报告已称之为石镰。此器有背、有刃,刃口两面加工,背部较平,具备了新石器时代石镰的早期特征(《山西怀仁鹅毛口石器制造场遗址》、《考古学报》1973、2)。在其他一些旧石器和细石器遗址中,也有类似的石镰和铚,这大约应该是镰、铚的雏形期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3 09: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以裴李岗为代表的中原地区早期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出土了较多的石镰(王吉怀《从裴李岗文化的生产工具看中原地区早期农业》、《农业考古》85、2、81),虽然具体形态不尽相同,但整体看来是类同的,一般为弯月形,形体扁薄,刃部多为细小的面性锯齿状,柄部稍宽,宽端有一或两个便于系绳的缺口,形体多样,制作精细,通体磨光,可以看出,这些石镰无论造型还是制造技术,都具有了相当水平。裴李岗文化先后经历了近两千年,石镰一直是这个时代主要农业工具之一。与裴李岗文化相似的文化遗址,也有相似的镰、铚出土。在这个时代石镰及铚已是相当盛行,这中间自然还会有一个发展成熟的过程;从选用到打制、磨制过程;从用于野生植物采集到用于农业收割的过程。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镰铚的制作材料也不断扩展,有了骨制、蚌制、牙制及陶制的镰铚。在半坡遗址出土了石铚(刀)67件,而陶铚150件,却不见镰刀。这一方面可能是因为铚(刀)的制作比镰刀要简单,选材、加工都比较容易;另一方面和当时当地的收割方式有直接关系。所以农具的使用也常常会表现出不同的地区特点和文化特点。有人认为裴李岗带齿石镰,是用以在陶坯上压制纹饰的工具。此说恐不确切。农业初期,物质生活是人类生活的第一需要,精神生活则是第二三位的。恩格斯就曾指出:“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行,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装饰只是人们物质生活提高的副产品。带齿石镰的发明,首先是为了采集和农业中切割需要而产生的。当然,带齿石镰发明之后,偶用之于陶器压制花纹,或被制陶时借用为压制花纹的工具,都是可能的。但绝不是为制陶压花纹而发明的齿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3 09: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致于镰和铚在历史上谁早谁晚的问题,也是很难划分的,因为刀形器(包括镰形器)的各式形体,早在旧石器时代都已存在,到了农业初期仍继续沿用并在功能和制作上有所发展,逐渐演变为农具。但各种式样之间的用途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只有随着大量实物的实践,才逐渐察觉到,什么样的形状,用于什么样的农活更方便省力,从而导致了分工的逐渐明确。但交叉使用的情况仍然存在。对于不同遗址发现镰和铚时间不同,只能说明人们对作物种植结构、收割方法等的差异,也不能证明镰和铚(刀)在历史上谁比谁更早些。
致此,对镰的结语是:镰是一种收割农具,通常称为镰刀,多装柄使用。形体多弯曲如钩,薄而锋利,用以割禾或刈草,使用时手握镰柄,刀头紧贴地面芟之。早期多用石制,也有少量骨制、蚌制、牙制等,金属发明后,逐渐演变为铜制,并最终完全过渡为铁制。在不同地区常有不同名称,如 楔、鉊、鐹、钩等。镰的发明很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镰的雏形,只是还不能叫农具。
第七节 原始农业时代的谷物加工农具--石磨盘、石磨棒
石磨盘、石磨棒是新石器时代的重要农具,它是人类使用最早、沿续时间很长、流传范围较广的谷物加工农具,在新石器时代、乃至以后铜器时代、铁器时代的许多地区,它都是人们加工谷物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对人类生活都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下面分几个方面加以讨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石器网 ( 冀ICP备10012798号-1 )

GMT+8, 2024-6-17 21:28 , Processed in 0.06116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