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老石器

石器上的人工痕迹与天然痕迹能绝对区别吗?

 火...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8-25 11: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石器 于 2010-9-15 12:42 编辑   k% }: Z7 h8 Z) M$ F, |

8 z' D( A  |# u& M1 p回复 60# feifei : c/ b5 g: q4 m, F) E9 X2 d; ~( O
6 [, l6 @0 q; p, Q! w: {2 h2 f
. B3 l- y3 n9 Z- v* D/ w0 N* }
    绝对没有巧合是不可能的。但实在是太少太少了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5 12:02: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没有巧合呢2 n% W: h; l" T, ]$ h8 K. g0 }
feifei 发表于 2010-8-25 09:33
我认为这种几率几乎为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25 14:57: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2# 高地
4 Z3 D0 {# [/ t
, Y% ?6 U% H1 D, M4 J
$ v' n" j) w. J    客观的说巧合的可能性是很小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6 08:59:21 | 显示全部楼层
感悟很重要~有时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3 u' M9 G! \" m  B( f5 ^6 h) N高地 发表于 2010-8-19 12:34
. I; i, w3 g8 K
" T7 w6 x  e/ _  }
! x& x, w; g1 z2 l
    鉴定石器靠感悟意会?无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6 09:29:34 | 显示全部楼层
真(老)东西会说话,谁能听懂谁是高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6 09: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鉴定石器靠感悟意会?无语
4 A, G; B3 @. f; {linyi 发表于 2010-8-26 08:59
2 Y8 I0 q8 g* h
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26 10:33: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石器 于 2010-9-15 12:46 编辑 4 F: i1 S- m* g
3 p8 L9 l# O. r' ]$ P2 V
回复 64# linyi
, N6 g+ J% N+ `. a& J% D1 ?7 ~! j. Z% _, c0 j7 O! c9 ^

5 ~# ^2 x6 Z( J$ P, g    说实话,鉴定石器肯定是有原则可循的,所谓感悟只是各人对原则理解的程度问题,任何感悟都是源于对原则的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26 21:54: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人对石器感悟好,只是说明他对鉴别石器的原则理解得透切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www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0-8-27 11:36:4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30 09:49: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石器 于 2010-8-31 19:32 编辑
" @5 e" V' F5 E& W( W) C9 b
; l9 L6 J, E9 ^! k& K9 W希望石器网的专家们能给出一个具体的石器上人工痕迹与天然痕迹区别的办法,以便我们能够发现更多更好的石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1 14:43: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石器 于 2010-9-1 14:45 编辑
7 X& I& g) \  O) m" M1 G" |2 W; v
7 c: _1 V1 h7 Z) ~: E/ U% X我想石器痕迹的研究也可以借鉴现代痕迹学的方法开展痕迹研究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2 17:04:44 | 显示全部楼层
判断一块石头是经否人工磨制,要多方面观测才能确定.古人磨过的平面一般较平,且与原石的天然表皮或老崩多有交接过渡.鉴别石器只有原理和规律可循,绝不可能制定标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2 23:04: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石器 于 2010-9-2 23:08 编辑 # ]/ c( c3 H1 H! Q* g+ a, H3 C; s& I, P

- z4 s, A" O* [! g回复 72# 石奔
- Z* x6 Q. }$ n
) ]0 s) k( r$ a% A+ h( ~% a: i, X, T& s& L& ~( u" c5 Z  G1 H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3 11: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石器 于 2010-9-3 11:19 编辑
' [/ O; G' Z) d4 G5 T' y' @6 @- k" p. }, g6 Y# C* V2 [  j6 C
回复 72# 石奔
& l: {9 t* V! E! ^8 y: I6 ]- J: G$ s  W0 J9 l
+ R" J! k# J% i4 h& G0 c" i$ T8 _- y
    任何事情都可以上升到理论的啊,有理论指导就能更好的实践,反过来有了实践又可以不断完善理论,只有反复的实践理论、理论实践才能不断的提高水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3 11:26: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举个简单的例子,现在奇石市场把透与不透作为判断玉与不玉的标准(暂且不论透与玉的关系)。透就分好多种了 ...  N( e: @, H1 Y8 A) r% h" r/ s6 J
XRJ-2 发表于 2010-6-25 21:11
, T* X& g/ y: k( Y
) C% ^: p: k4 M( E2 c
是不是玉仪器鉴定以透闪石含量有没有超过95%为标准,肉眼鉴定以内部云絮状纹理为判断依据,和透不透没关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石器网 ( 冀ICP备10012798号-1 )

GMT+8, 2024-11-23 15:15 , Processed in 0.053459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